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COPD患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病,COPD无法治愈,只能通过合理规范的治疗和治疗控制病情的发展。COPD患者应谨遵医嘱,合理的用药,有效的控制疾病,从而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干预能够积极促进其遵医行为、调动其治疗疾病的积极性,同时加强其自我保健的意识,进而使其快速由被动状态转为主动状态,变为康复阶段的主体,从而使其生活状态健康旺盛,这对降低患者死亡率,预防并发症以及延长患者生存的时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COPD的几种治疗方法以及有效治疗的意义。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 治疗 COPD
  • 简介:目的分析医院-社区-家庭康复管理模式在慢性阻塞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s,COPD)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2例)。2组患者住院期间治疗和护理方法相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医院-社区-家庭康复管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慢性阻塞肺病评估测试(CAT)评分和生命质量。结果观察组CAT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生命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医院-社区-家庭康复管理模式能明显改善COPD康复期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提升生命质量,改善治疗预后。

  • 标签: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生命质量 康复 延续性护理 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老年慢性阻塞疾病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老年慢性阻塞疾病,根据实施的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慢阻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能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显著改善患者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综合康复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改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于老年慢性阻塞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患者功能改善作用。方法对照研究,从2015年2月开始筛选住院的老年COPD患者,截止2016年3月,入选对象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n=47),观察组(n=47),对照组常规护理,肺部康复根据患者及其家属意愿开展,观察组给予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获得随访44例,对照组42例;出院时、3个月后,组间对比观察组FEV1、FVC高于对照组,组内对比出院时观察组FEV1、FVC高于入院时、3个月后高于出院时,组内对比出院时对照组FEV1、FVC低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急性发作本身会导致功能受损;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帮助功能恢复。

  • 标签: 肺功能 老年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改善老年慢性阻塞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COPD)患者功能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7年5月,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患者100例,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强加康复护理干预。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FEV1/FVC、6-MWD高于出院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CAT评分低于出院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可改善老年人COPD功能。

  • 标签: 老年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综合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对提高老年慢性阻塞疾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2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46例老年慢性阻塞疾病,分为观察组和参考组,参考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参考组的基础上应用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功能指标,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对照组的功能指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日常活动、社交活动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差异,统计学成立(P<0.05)。讨论舒适护理应用在老年慢性阻塞疾病后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功能指标,护理效果得到提升,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生活质量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学科合作团队对慢性阻塞疾病(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COPD患者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出院指导措施,研究组采用多学科合作团队工作方案实施院内综合康复护理和社区跟踪康复指导。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干预前后StGeorge's呼吸问卷(SGRQ)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生存质量各指标均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SAS以及SDS评分显著的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合作团队能可以有效的改善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和不良情绪,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多学科合作团队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慢阻稳定期患者的治疗中社区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68例慢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家庭组与社区组,家庭组患者病情稳定后回到家中接受家庭管理,社区组患者则在稳定期后去往社区医院接受管理,对两组对象进行随访,并比对双方相关指标。结果社区组对象的相关指标要明显优于家庭组,双方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慢阻稳定期患者临床干预中,社区管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慢阻肺 稳定期 社区管理 家庭管理 治疗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氟西汀治疗慢性阻塞疾病(COPD)患者抑郁症状的疗效,以及评价其对上述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COPD患者心理状态,将存在抑郁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及对照组各(40例)。治疗6月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生活质量评定问卷(GQOLI-74)评估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氟西汀治疗6月末,治疗组患者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则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西汀抗抑郁治疗能够改善COPD患者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抗抑郁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抑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呼吸功能锻炼及饮食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疾病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疾病为研究对象,每组各4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呼吸功能锻炼及饮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SGRQ评分。结果经过护理后,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2.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2.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活动能力评分和疾病影响评分以及呼吸症状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疾病的护理当中,应用饮食护理干预以及呼吸功能锻炼,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可广泛地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呼吸功能锻炼 饮食护理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
  • 简介: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疾病并发糖尿病患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78例慢性阻塞疾病合并糖尿病患给予调整血糖、控制感染、改善营养状况等对症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干预,强化呼吸道护理,合理控制患者的饮食,指导患者适度运动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78例患者经给予对应治疗的同时,给予科学、系统的护理干预,使空腹血糖降至(6.43±1.34)mmol/L;COPD急性期症状均得到改善;肺部感染控制率为95.6%(43/45),患者满意度达62.2%(77/78)。结论对慢性阻塞疾病合并糖尿病患,护理工作在有效地控制血糖、观察患者用药反应的同时,应给予患者以心理支持,强化呼吸道管理,给予饮食、运动干预,以提升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

  • 标签: 护理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糖尿病 效果 影响
  • 简介: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阻塞疾病手术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临床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3年 2月到 2014年 2月择期手术合并 COPD稳定期患者 6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Ⅰ组 32例)和全凭静脉麻醉(Ⅱ组 30例),Ⅰ组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维持麻醉,Ⅱ组予以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维持麻醉,观察两组麻醉前、气管插管,切皮后即刻、拔管后即刻 BIS、 HR、 MAP等生命体征变化,并记录术前 1d和术后 3d内苏醒指标、临床症状和体征、 X线胸片及功能指标变化。结果:两组麻醉效果相同,Ⅰ组循环指标较Ⅱ组稳定( P<0.05),苏醒质量较Ⅱ组好( P<0.05),且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更好。结论: COPD患者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循环稳定,麻醉效果满意,其术后功能恢复更好。    【关键词】慢性阻塞疾病;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时期慢性阻塞疾病(COPD)患者血清炎因子水平和功能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COPD200例,分为急性加重期组和稳定期组,每组100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炎因子水平和功能,并探讨二者的相关。结果急性加重期组和稳定期组白介素-1p(IL-1p)、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均高于对照组,IL-2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加重期组IL-2低于稳定期组,其余指标均高于稳定期组(P〈0.05)。稳定期组和急性加重期组功能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急性加重期组低于稳定期组(P〈0.05)。结论IL-1β、IL-8、IL-2、TNF-α、IL-6、CTGF和IFN-γ是评估COPD病情的重要指标,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炎性因子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阻塞肺部疾病治疗中的护理配合的作用。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肺部疾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值法,将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护理配合措施,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44%,低于观察组的97.78%,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高于观察组的2.22%,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肺部疾病治疗中实施护理配合措施,能大大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改善治疗效果,值得采纳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护理配合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疾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挑选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肺部疾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执行健康教育,对比健康教育前后的功能变化情况与生活质量转变情况。结果对比健康教育前后的病人功能指标第1s用力呼气容量(FEV1.0)、用力呼吸肺活量(FVC)、呼气高峰流量(PEER),健康教育后都明显比健康教育前要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健康教育前后社交能力、生活能力、抑郁心理、焦虑心理,健康教育后都明显比健康教育前要低,生活质量大幅度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健康教育可以大幅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慢性阻塞疾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健康教育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心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疾病(COPD)患者负性情绪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1月收治的64例老年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强化心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以及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1)。两组干预后FEV1、FEV1/FVC均较干预前显著上升(P<0.01),观察组上升更明显(P<0.01)。结论强化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COPD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功能。

  • 标签: 强化心理干预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负性情绪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微信平台在慢性阻塞疾病(COPD)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4例COPD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微信平台服务。比较两组出院后6个月的治疗依从、再次住院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治疗依从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再次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平台可以显著提高COPD患者出院后的治疗依从,降低再次住院率,护理满意度显著的提高,值得进行临床的推广。

  • 标签: 微信平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延续护理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