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急性放射皮肤损伤是头颈部肿瘤放疗中最常见的放射反应,不仅给患者增加了身心痛苦与经济负担,且常因此被迫中断放疗,延长了治疗期限,使病情不能得到及时控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治疗急性放射皮炎中可取得一定的效果。

  • 标签: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急性放射性皮炎 鼻咽癌
  • 简介:目的明确超声引导经皮穿刺125I放射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胰腺癌的临床安全。方法回顾分析超声引导经皮穿刺125I放射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的92例胰腺癌手术的安全。结果所有92例均按治疗计划完成手术;术中穿刺针出血25例,出血量2—20ml,均顺利止血;误穿胰管2例,经保守治疗未见胰瘘;无误穿胆管病例;穿刺路径经胃肠道55例,术后未见消化道穿孔表现;未出现严重的术中、术后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125I放射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胰腺癌安全,可靠。

  • 标签: 125碘 胰腺癌 近距离肿瘤放射治疗 安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的放射诊断。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40例肺栓塞患者,对患者治临床体征、血气、心电图检查、胸片或者CT、多排螺旋CT检查后诊断进行分析。结果与胸片检查方法相比,临床症状、血气分析、心电图的检出率更低,分别为50.0%(20/40)、55.0%(22/40)和50.0%(20/40),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03、7.294、6.292,P<0.05)。与CT或螺旋CT检查方法相比,临床症状、血气分析、心电图的检出率更低,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14、7.034、7.842,P<0.05)。结论胸片、CT或多排螺旋CT检查方式具有诊断快、敏感性高、易接受等优点对于肺栓塞疾病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在放射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记录两组放射肺炎患者临床疗效,将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两组放射肺炎患者经上述相应方法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数据对比P<0.05(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提示研究组疗效更优。结论对放射肺炎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 标签: 放射性肺炎 麻杏石甘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在急性肠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肠炎患者180例,按照抽签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患者均90例。对研究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方法,对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予以不同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98.89%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有效率82.22%,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肠炎患者予以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外应用综合护理方法,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有利于患者身体康复,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急性胃肠炎 临床效果
  • 简介:1病历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蒙脱石散联合庆大霉素外敷治疗放射皮炎的效果。方法将放疗过程中发生Ⅲ度、IV度放射皮炎的患者92例,其中45例采用蒙脱石散联合庆大霉素外敷为治疗组,47例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喜辽妥)外敷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蒙脱石散联合庆大霉素治疗放射皮炎,受损局部收敛明显,痊愈时间短,无感染,效果显著,疗效确切,方法简单易行,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标签: 蒙脱石散庆大霉素 放射性皮炎
  • 简介:总结25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并发中性粒细胞减少肠炎的护理体会。25例患者均表现为发热、腹痛、腹胀、腹泻和肠道出血等症状,积极行抗感染、胃肠减压、升白细胞、营养支持治疗,有效监测生命体征,全面细致观察病情变化,并配合饮食、肛周、腹痛、发热、出血等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均保守治疗下有效控制感染。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化疗 中性粒细胞减少性肠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患者16例作为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再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疼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疼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

  • 标签: 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 中西医结合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溃疡肠炎患者采用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手术进行治疗,并探究分析其治疗的效果与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2例溃疡肠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为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经由本院治疗的患者,对其实施全直肠、结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手术,比较术后不同时间患者每日的排便次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排便次数为(14.8±5.3)次,术后2~3个月为(6.1±1.2)次,其不同时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例患者中术后贮袋炎与肠梗阻各发生1例,盆腔感染2例,轻度吻合口狭窄3例,经过实施针对措施后均有所好转。结论通过该手术治疗溃疡肠炎的临床效果较好,并且相对比较安全,在临床上可以广泛使用。

  • 标签: 手术 全结直肠切除 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研究 回肠贮袋肛管吻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肠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病人入院后首先对饮食结构、肠道菌群紊乱和电解质紊乱情况进行纠正,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培氟沙星(0.4g)+5%的葡萄糖进行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在对病人的饮食结构、肠道菌群紊乱和电解质紊乱情况进行纠后,在此基础上采用阿奇霉素(0.5g)+生理盐水的方法进行滴注,1次/d;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7.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3%,两组差异均具有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毒副作用小、治疗成本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阿奇霉素 急性肠炎 患者 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