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背景注册会计在运用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时.通常因为难以对固有风险进行准确评估.而将其简单地确定为高水平.从而直接将审计资源投向实质性测试,忽略了对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行业状况、经营目标和战略等的分析。

  • 标签: 风险导向审计方法 职业判断 审计师 实质性测试 注册会计师 审计资源
  • 简介:本文研究了公司控制权安排对外部审计需求的影响。以客户的盈余反应系数较高的八大会计师事务所作为高质量审计的替代,我们发现:(1)在控制了其他相关的影响因素后,公司选择八大所的概率及其付出的审计费用与第一大股东的国有身份负相关,这种负相关关系在非经营性国有控股公司中更为显著。(2)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外部审计需求之间表现为非线性关系,呈现区间效应。本文的研究为第一大股东在公司外部治理机制中的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论证了目前我国大多数公司国有控股是独立审计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

  • 标签: 公司控制权安排 审计师选择 审计定价
  • 简介:本文从审计变更时机的角度,全面考察了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审计变更问题,以2001至2008年发生审计变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效率观和机会主义动机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审计变更时机选择的因素,以及不同变更时机对审计意见收买、审计选择和审计定价的影响。通过研究,我们发现:(1)审计变更时机与变更动机直接相关,出于机会主义动机发生的审计变更,其变更时间较晚,而出于效率观动机发生的审计变更,其变更时间较早;(2)在财政年度结束以后变更审计的公司,发生收买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显著高于在财政年度结束以前变更审计的公司;(3)公司越晚变更审计,选择高质量继任审计的可能性越低;(4)公司越晚变更审计,被继任审计收取的审计费用越高。综合本文发现,审计变更时机是考察审计变更事件性质及变更动机的重要视角,审计变更时机与年报审计意见分歧、审计质量等密切相关,这需要引起证券市场参与各方更大的关注。

  • 标签: 审计师变更时机 审计意见收买 审计师选择 审计定价
  • 简介:本文旨在探讨聘任电子供应链审计是否影响企业信用风险的评估。实证结果显示:首先,聘任四大审计事务所的供应链审计,对于降低企业信用风险有明显的帮助;其中,以勤业众信、资诚事务所的供应链审计最为明显。其次,聘任不同供应链领域(上、中、下游)的供应链审计,对于企业信用风险的降低皆有明显的帮助;但是,不同供应链领域的供应链审计分别对企业信用风险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力。最后,只有当公司的信用状况良好、财务结构健全时,聘用供应链审计才有相辅相成的正向影响;反之,若公司的信用状况不佳、财务结构脆弱,即使聘用供应链审计也无法对于降低信用风险有明显的影响效果。

  • 标签: 信用风险 信用评级 供应链审计师 产业专家
  • 简介:以2011—2013年A股制造业公司为样本研究高管的审计背景对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和审计收费的影响,在研究审计收费时按照工作内容和职责两个维度将高管进一步细分,分析不同类型的高管事务所关联与审计收费的关系,结果显示:具有审计背景的高管的所在公司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会进行盈余管理,导致会计信息质量降低。事务所为了弥补较高的审计风险会增加审计收费,但是有事务所关联的财务岗位高管凭借人际关系和"校友效应"能够降低审计收费,非财务岗位高管由于职责和利益所限不能降低审计收费。

  • 标签: 高管审计师背景 事务所关联 会计信息质量 审计收费 审计风险 盈余管理
  • 简介:以2005年—2008年的民营企业为样本,实证分析地区环境、政治关系与企业审计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后发现,在市场环境差的地区,企业更倾向于选择低质量的审计、更有动机寻求政治关系,并且在审计选择上,政治关联与地区环境有着相互替代的作用;而有政治关系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低质量的审计,选择低质量审计的企业往往对应着更大程度的盈余管理。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政治关联的文献,而且对我国法制化建设有一定的启示。

  • 标签: 地区环境 政治关联 审计师选择 民营上市公司
  • 简介:近日,山东省内部审计协会召开二届二次常务理事会议,审议通过了《山东省内部审计工作规定(讨论稿)》。张兆喜会长强调,规定的出台有利于促进全省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全省内部审计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

  • 标签: 内部审计师协会 常务理事会议 山东省 内部审计工作 法制化
  • 简介:财务舞弊公司受到相应处罚后管理层会受到外界的压力,外部审计也会加大对舞弊公司的审查力度,但外部审计能否真正起到监督作用,能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以及外部审计与管理层之间的博弈关系是文章研究的重点。文章将财务舞弊公司的账户分成高风险账户与低风险账户两种,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对财务舞弊公司后续期间的管理层与审计之间的行为进行博弈分析,构造了一个审计与管理层对于财务舞弊公司的动态博弈模型,并得到了两者的最优行动策略及相应的策略提升方法。

  • 标签: 财务舞弊公司 博弈分析 后续公司治理水平
  • 简介:以中国上市公司的签字注册会计个人教育经历数据为研究基础,考察上市公司审计报告签字注册会计所学专业、毕业学校水平等个体教育背景对其审计工作质量的影响。采用扩展的Jones模型获得上市公司应计盈余管理水平作为审计工作质量的代理变量,并运用上市公司违规数据进行稳健性检验,使用最小二乘法和逻辑斯特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签字注册会计的专业、学校、学历、学位等个体教育背景与审计质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1)985高校教育背景对于审计质量有正面作用;(2)经管类专业的签字注册会计审计项目的审计质量更高,而文科类专业的签字注册会计审计质量较差;(3)注册会计具备学历教育经历对审计质量的正向影响显著。由此可知,高等教育背景对于审计具有正面影响。

  • 标签: 注册会计师 个体特征 教育背景 审计质量
  • 简介:利用2002至201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对于备受市场关注的高管薪酬乱象,审计发挥了一定的监督职能;相对于“天价薪酬”,审计对“零薪酬”的监督更为充分;相对于非国有上市公司,审计对国有上市公司薪酬乱象的监督更为充分。研究结论表明:一方面,注册会计关注了高管薪酬,审计准则得到了较好的履行;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可能忽视了由“天价薪酬”所带来的重大错报风险。

  • 标签: 高管薪酬 审计师 监督
  • 简介:近日,山东省滨州市内部审计协会召开会长、秘书长座谈会,总结2010年工作,讨论2011年工作计划,谋划协会健康发展的新路子。对于进一步如何搭建平台促进会员单位的沟通交流、总结内部审计成果、探索质量评估、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培训、继续加大《山东省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的宣传力度和抓好贯彻落实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王爱云会长对协会工作提出了“高、细、实”三项标准,

  • 标签: 内部审计师协会 秘书长会议 滨州市 谋划 内部审计成果 内部审计工作
  • 简介:本文以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审计选择的研究视角,沿着“制度环境~客户与审计双向选择一审计定价”的逻辑推理来研究制度环境对审计行为的影响,检验中国法制环境和政治关系如何影响上市公司的审计需求。结果发现,客户与审计双向选择都要受到法制环境和政治关系的影响,政治关系促进了民营企业对高质量审计的有效需求,具体表现为更偏好选择本地大型审计进行审计,在法制环境发达的地区,这种促进效应更为明显,在选择本地大型审计后支付了审计溢价,进一步控制白选择的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仍然成立。本文结论说明了审计服务定价具有高度复杂性,但随着法制环境的逐步改善,强法制环境和政治关系对高质量审计的有效需求表现出更强的促进效应,证实了加强法制环境建设对提高目前中国审计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标签: 法制环境 政治关系 审计师选择 审计定价
  • 简介:已有研究表明,审计会利用上市公司的会计-税收差异信息,但其对会计-税收差异方向不敏感。以2009--2012年亏损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正向会计-税收差异样本中会计-税收差异与审计费用正相关,与审计意见改善正相关;负向会计-税收差异样本中,会计-税收差异与审计费用、审计意见改善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审计会区别对待会计税收-差异信息,本文的结论深化了已有的研究,具有政策借鉴意义。

  • 标签: 会计-税收差异 审计费用 审计意见改善
  • 简介:日前,陕西省内部审计协会二届七次理事(扩大)会议在西安召开。协会各理事、会员单位代表等184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温家宝总理、江泽林副省长的重要讲话和全国、全省审计工作会议以及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理事会议精神,审议通过了陕西省内部审计协会二届七次会议工作报告和陕西省内部审计协会有关议案。

  • 标签: 内部审计师协会 理事扩大会议 陕西 西安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 审计工作会议
  • 简介: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政治身份对公司的经营活动以及审计选择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以2006年—2009年在深圳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民营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实际控制人的政治身份与审计选择之间的关系后发现,实际控制人具有政治身份的民营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选择"十大"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并且实际控制人的政治身份级别越高,越倾向于选择"十大"会计师事务所。

  • 标签: 民营企业 政治身份 信号传递 审计师选择 上市公司
  • 简介:以2009—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投资机会集、所有权性质以及制度环境对上市公司审计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投资机会集越高则越倾向于聘请高质量审计以缓解代理冲突,同时由于非国有公司治理水平相对更弱,作为薄弱的公司治理机制的一种补充,非国有公司选择高质量审计的动机更强;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处于市场化进程较慢、法治水平较低以及政府干预程度较强地区的非国有上市公司投资机会集与高质量审计选择的正相关关系越强。

  • 标签: 投资机会集 审计师选择 控制人性质 制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