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传染法氏囊炎是由传染法氏囊炎病毒引起2~6周龄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病.本文从发病情况、发病症状、诊断措施、治疗方案等方面分析了鸡传染法氏囊炎的防控措施.

  • 标签: 传染性法氏囊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传染胃肠炎(porcinetransmissiblegastroenteritis,TGE)是由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传染胃肠炎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肠道传染病。以呕吐、腹泻、脱水为特征。近年来,该病在我县区广泛流行,造成仔猪大批死亡,严重影响我县生猪产业发展。现将我多年防治TGE的措施与大家分享。

  • 标签: 猪传染性胃肠炎 生猪产业发展 冠状病毒科 PORCINE 肠道传染病 仔猪病死率
  • 简介:山羊传染脓疱又称羊口疮,具有流行传染,会导致羊采食困难,身体状况日益低下,严重的则直接威胁生命。本文针对于山羊传染脓疱病的临床症状、诊断防治进行系统阐述,并提出了对养殖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保证羊舍卫生和定期消毒等预防措施。

  • 标签: 山羊 传染性脓疱 临床症状 诊治
  • 简介:祁门县平里镇政府和畜牧部门对畜牧业结构调整极其重视,鼓励农民养羊,山羊养殖从无到有,现已发展到一定规模。近年来,在饲养中山羊中相继发生一种以口唇等处皮肤和粘膜等处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结成状厚痂为主要病状的病状。初步诊断,是一种病毒所致的山羊传染病,称传染脓疱口炎、脓疱性皮炎。现称山羊传染脓疱。

  • 标签: 羊传染性脓疱 畜牧业结构调整 诊治 山羊养殖 脓疱性皮炎 祁门县
  • 简介:2007年7月。河南省新安县某猪场的猪只发生了以体温升高、体表发红、呼吸困难、死亡率高为特征的传染病。通过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验.结合治疗效果,确诊为猪蓝耳病、传染胸膜怖炎及喘气病混合感染.经采取综合防制措施.一周后控制了病情。

  • 标签: 传染性胸膜肺炎 猪蓝耳病 防制措施 喘气病 实验室检验 呼吸困难
  • 简介:2006年3月,我市某养殖场饲养的罗曼褐育成蛋鸡5000多只,于92日龄时突然发病,出现拉白、绿稀粪,并伴有呼吸道症状,采食量稍减,该养殖户凭经验按大肠杆菌治疗,用药三天后效果不明显,并且死亡率增加。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非典新城疫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病情得到控制。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 标签: 大肠杆菌病 混合感染 非典型鸡新城疫 诊治 非典型性新城疫 呼吸道症状
  • 简介:2008年3月中旬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李先生从外地选购了40头60千克左右的长白肉猪,购回7天左右,猪精神沉郁,采食减少,有4头猪出现流鼻血的现象。据李先生反应这批猪运回来后便拌喂多种抗生素:土霉素、红霉素等作为预防用药,但还是出现了这种现象。

  • 标签: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诊治 预防用药 共和县 海南州 青海省
  • 简介:传染胃肠炎是猪接触传染疾病,本病的病源体是冠状病毒属中的猪传染病毒。不同年龄,不同品种的猪均可感染发病。十五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死亡率最高。三十五日龄以后的仔猪在无并发症的情况下死亡率很低。

  • 标签: 传染性肠炎 诊断 防治
  • 简介:传染浆膜炎又称鸭疫里氏杆菌病,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疾病之一。主要侵害1-8周龄的鸭,2—3周龄易感,一年四季均发,尤以秋末,冬春为甚。它的危害在于高发病率,高死亡率,此病一旦发生较难控制,死亡最高可达80%,给养鸭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笔者长期从事临床兽医工作,根据近10余年的统计,鸭传染浆膜炎为本地区多发病、常见病,现将防治经验介绍如下:

  • 标签: 鸭传染性浆膜炎 防治经验 鸭疫里氏杆菌病 点滴 一年四季 经济损失
  • 简介:传染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主要侵害2~8周龄雏鸭的一种接触传染病。该病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也高,一年四季均可感染发生,是目前养鸭业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我县某蛋鸭基地,2005年12月从南方引进的50~60日龄的青年蛋鸭,相继发生以眼和鼻有浆液分泌物,下痢,共济失调,头颈震颤和昏迷,有神经症状,剖解以纤维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为主要病理变化的疫病。

  • 标签: 鸭传染性浆膜炎 接触性传染病 鸭疫里默氏杆菌 诊治 一年四季 神经症状
  • 简介:传染胃肠炎是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是由冠状病毒科的传染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以腹泻、呕吐和脱水为主要症状,在农村散养和集约化猪场均有发生,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且传播迅速,初期体温高达39~41.5℃,哺乳仔猪病死率很高,5N龄以上仔猪死亡率低,成猪几乎无死亡。现将笔者多年防治猪传染胃肠炎的体会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 标签: 猪传染性胃肠炎 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防制 哺乳仔猪 肠道传染病 集约化猪场
  • 简介:传染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法氏囊病毒引起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法氏囊,法氏囊是禽类特有的淋巴器官,鸡孵出时法氏囊已存在,性成熟前发育最大,此后逐渐萎缩(鸡10个月),直至完全消失,本病具有发病率高、病程短、死亡率高的特点,同时还可导致免疫抑制,诱发多种疫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接种失败。

  • 标签: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防制措施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接触性传染病 免疫接种失败 淋巴器官
  • 简介:传染法氏囊病(IBD),又称传染腔上囊炎,是一种急性接触传染病。现已遍及世界各养鸡国家和地区。我国1980年从进口的鸡群中分离到法氏囊病病毒(IBDV)。1988年开始,鸡传染法氏囊病在我国造成流行趋势,1989~1990年我省少数鸡场发生该病,1991年造成大流行,几乎所有的

  • 标签: 混合感染 法氏囊病 马立克氏病 高免卵黄抗体 腔上囊 大肠杆菌病
  • 简介:传染浆膜炎是由鸭感染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一类传染疾病,其主要病变为全身浆膜面会有纤维素性炎症发生,病鸭会有无法站立等病变特性,急性病常引起死亡,慢性病多会耐过,但会失去经济价值。加15年3月中旬,施秉县城关镇沙坪菜家湾养鸭场陆续有322只雏鸭患病,并有死亡现象发生,故畜主带上5只死亡的雏鸭到县疫病控制中心求诊,该中心接到任务后立即到鸭场进行调查、诊断及治疗,对死亡的15只鸭子进行解剖,根据临床和解剖症状,并结合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鸭传染浆膜炎,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全场鸭病得到有效控制,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 标签: 鸭传染性浆膜炎 实验室诊断 治疗 死亡现象 鸭疫里氏杆菌 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