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0.35T开放式磁共振扫描仪的肩关节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进行探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肩关节疾病患者2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经0.35T开放式磁共振扫描仪进行横轴位T1、T2斜矢状位,T1、T2加权像,T2斜冠状位,水脂分离像进行扫描,部分患者型关节造影检查,对患者的扫描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经观察发现,所得图像质量均相对较高,水脂分离像技术所得图像效果最佳,能够对骨髓内信号改变、关节囊、关节软骨、软骨下骨病变、肌肉内病变以及周围软组织并不进行清晰的观察,临床诊断价值显著。结论:采取永磁0.35T开放式磁共振扫描仪对肩关节进行扫描的优势明显,可以获得高质量图像,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 标签: 0.35T开放式磁共振扫描仪 肩关节 水脂分离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在肺部小结节扫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42例接受肺部小结节CT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进行常规剂量CT扫描和低剂量薄层CT扫描,比较两种扫描技术对肺部小结节的检出结果,对两种扫描技术所获取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进行评分和比较。结果42例检查对象通过常规剂量共检出肺部小结节63个,而低剂量薄层扫描CT扫描共检出肺部小结节59个,以常规剂量检出肺部小结节为标准,则两种不同检查方式检出肺部小结节的数量之间,并无统计学差异(x2=2.324,P=0.127)。两种不同检查方法在肺部小结节的形态观察上均检出毛刺、密度不均、分叶、支气管充气征以及钙化现象。低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的图像优良率虽然略低于常规剂量,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TDlw和DLP数值均显著低于常规剂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在肺部小结节扫描中不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而且还能显著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 标签: 低剂量 薄层CT扫描 肺部小结节 应用效果 观察比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蒲公英〈拉丁掌名:TaraxacummongolicumHand.-Mazz.)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檬物。根圆锥状,表面橡褐色,皱缩,叶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花葶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

  • 标签: 清热解毒 多年生草本 蒲公英 叶柄
  • 简介:拉米夫定(一种核苷酸类似物)可用于对干扰素治疗无反应病人的长期治疗;人们正在研究其他类型的核苷酸类似物。HBV正在产生突变株,治疗过程中尤其容易出现HBV突变株。人们正在评价采用拉米夫定和阿达夫韦联合治疗来控制突变株的疗效。从事“易暴露操作”的医护人员必须进行HBV的检测;现在认为,HBeAg阳性的人员,包括HBeAb阳性但HBVDNA>1000个基因组/ml的人员都必须停止进行这类操作,因为他们有可能把病毒传染给病人。

  • 标签: 乙型肝炎 丁型肝炎 细胞因子 拉米夫定 阿达伏韦 糖皮质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乌司他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6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常规的抗感染及抗休克治疗,观察组加用乌司他30万U溶于0.9%氯化钠100ml静滴,每8h1次,连用7d。观察两组TNF-α、hs-CRP水平及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发生率、病死率。结果治疗7d后,两组TNF-α、hs-CRP均较前改善(P<0.05或P<0.01),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ODS发生率与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乌司他治疗感染性休克能有效降低TNF-α、hs-CRP水平,减少MODS的发生率与病死率。

  • 标签: 感染性休克 乌司他丁 肿瘤坏死因子-&alpha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常规剂量CT扫描和低剂量CT扫描诊断肺结节的诊断结果展开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CT扫描检查的57例肺结节患者纳入本次研究,病例选取时间范围为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剂量CT扫描与低剂量CT扫描,比较两种扫描检查方式的肺结节形态特征和CT扫描图像优良率。结果两种扫描检查方式的肺结节形态特征和图像优良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常规剂量CT扫描和低剂量CT扫描对肺结节的诊断准确度差异不明显,在不对临床诊断效果产生影响的条件下应尽量为患者实施低剂量CT扫描

  • 标签: 常规剂量 低剂量 CT扫描 肺结节 诊断结果
  • 简介:肺部高分辨率CT扫描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扫描方法,因其具有极好的空间分辨率,能清晰地显示肺部细微结构,几乎能达到显示与人体相似的形态学改变.非对称扫描是双螺旋CT所独有的,是将X线扇形束以不相等的阴影宽度同时投射在两个探测器通道上的特殊扫描模式,在一次扫描过程中可以完成薄层和厚层两组扫描,即10mm层厚轴位扫描和1mm层厚的薄层扫描.本文通过对我院39例同时行HRCT和非对称扫描患者的图像进行比较,探讨标准的HRCT和非对称扫描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非对称扫描能否代替标准肺部螺旋扫描及HRCT.

  • 标签: 双螺旋CT 非对称扫描 高分辨率扫描 肺部 CT征象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东软512层CT机器的快速容积扫描技术与常规扫描技术两种不同扫描技术在儿童患者临床应用中头部扫描所得图像的质量的对比情况。方法:在德阳市人民医院行头部CT扫描临床患者中随机选取年龄在3到5岁的儿童患者60例,其中30例应用常规扫描技术进行扫描作为常规组,30例应用快速容积扫描技术进行扫描作为对照组,将得到最终图像进行对比。主要评价对比的内容包括图像的对比度噪声比(CNR)、图像的信号噪声比(SNR)、扫描的速度和辐射剂量。所有统计数据采用 SPSS23.0 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的扫描技术所得到的图像信噪比,对照组为4.37优于常规组的3.34,对照组的辐射剂量为347.44±8.35mGy*cm与常规组的352.44±8.77mGy*cm差异不大,且对照组的扫描旋转时间为0.4s比常规组的扫描时间0.6S更更短,扫描速度更快,但对照组的图像的对比度噪声比为27.07与常规组的图像的对比度噪声比27.77差异不大。结论:在儿童患者头部扫描的临床应用中使用快速容积扫描技术能在不增加辐射剂量且不降低图像对比度噪声比的前提下缩短扫描时间,提高图像的信噪比,符合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推荐在儿童患者的临床头部扫描中使用。

  • 标签:   快速容积扫描 图像对比度噪声比 信噪比 扫描速度 辐射剂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胆囊疾病的诊断能力。方法本组34例,口服碘番酸片0.5-1克,均用层厚5mm,间距5mm平扫。结果胆囊结石21例,胆囊息肉样变6例,胆囊癌2例,胆囊位置变异3例,胆囊外钙化1例,肝癌低密度灶与胆囊部分重迭1例。结论口服碘番酸CT扫描对诊断胆囊疾病很有帮助。

  • 标签: 碘番酸 疾病 胆囊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胰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早期胰腺癌患者进行胰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诊断。结论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可疑胰头癌的鉴别诊断有很高的价值。

  • 标签: 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探讨儿童胸部CT扫描条件,以及低剂量CT扫描技术对儿童胸部病变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主要选取自2012年—2013年之间入住的儿童需做胸部CT扫描的患者,共计30例,对其进行常规扫描和低剂量胸部CT扫描,然后观察对病变的定量、定性诊断的差异以及辐射剂量。结果与常规剂量CT扫描相比,低剂量CT扫描对对患者病情的确诊以及观察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在此同时辐射剂量大幅度下降。结论由于患者年龄的限制,高倍的辐射剂量对于人体的危害已经不言而喻,由于对于小儿患者的危害更加严重,通过分析可见,低剂量CT扫描技术更加更加适合儿童胸部CT扫描条件的检查,更加有利于儿童胸部的辐射防护。

  • 标签: 儿童 CT扫描 扫描条件 选择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检查前的准备,检查中过敏反应的处理及检查后的注意事项。方法:对1159例CT增强扫描患者中出现副反应的病例进行分析,并对检查前的准备、检查中及检查后的护理,副反应的处理进行总结。结果:本组有轻、中度不良反应者79例,重度反应1例,无1例死亡。结论:虽然非离子型造影剂的应用大大减少CT增强扫描时副反应的发生,检查前严格做好准备工作,检查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出现不良反应及时正确对症处理,密切配合医生,确保检查安全顺利的完成。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