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患者男,25岁.因反复阵发性心悸、头晕就诊.T36.8℃,P92次/min,BP110/70mmHg.心肺体征(-).临床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悸发作时,心动过速呈突发突止特点.图为V1导联:P波直立,为异位P波.p-P及R-R间期呈长短交替,分别为0.42s及0.35s,互差0.07s,平均0.385s,频率156次/min.R-P间期固定.为起源于交接区心动过速.QRS波呈rsr'型.P及R形态一致.上述现象为交接区异位起搏点分别经快、慢2条径路同步、传导速度比例恒定(R-P间期恒定)的顺传、逆传所致(见梯形图).P-及R波形态一致,系2条径路分别到达心室及心房前,均经共同通道到达心室及心房之故.

  • 标签: 交接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 诊断 P-P间期长短交替 R-R间期长短交替
  • 简介:我是一名2型糖尿病患者,患病两年。目前血糖控制并不满意。空腹血糖控制还好,但餐后血糖较高,最高时可达到15.0mmol/L。目前我用预混胰岛素30R控制血糖。每餐还要加服2片二甲双胍.另外。每日还要服用盐酸吡咯列酮1粒。预混胰岛素30R我每天注射早38单位、晚19单位。但餐后血糖还是高,所以我想换用预混胰岛素50R

  • 标签: 胰岛素30R 血糖控制 餐后血糖 预混胰岛素 糖尿病患 控制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临床医学专业"4+4"模式招生笔试对考查多学科背景本科毕业生医学相关学科知识储备的有效性。方法2020年12月,以2020年报考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进入复试并参加笔试的58名考生的专业背景、本科平均学分绩点(grade point average,GPA)、笔试成绩和录取结果为资料,对此资料和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Spearman秩相关分析和2个独立样本的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参加笔试的学生均来自国内"双一流"院校和全球高水平大学,本科为理学、工学、经济学、农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专业,学生的笔试成绩与GPA之间不相关(r=0.052,P=0.701);拟录取的35名学生与未录取的23名学生的笔试成绩分别为67.0(62.0,71.0)分和58.5(52.5,65.0)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709,P<0.01)。结论参加笔试的学生本科专业背景呈现多样化;笔试对甄别学生医学专业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具有有效性。

  • 标签: 临床医学专业 培养模式改革 试点班 笔试 招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4C"延续护理模式对产妇产褥期的生活质量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2—12月某三级医院产科住院的136名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8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4C"延续护理模式进行干预。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母乳喂养自信心量表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36份,回收有效问卷126份,有效回收率为92.65%。结果干预组产妇干预后的简明健康调查量表、母乳喂养自信心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C"延续护理模式能提高产妇产褥期的生活质量,提高其母乳喂养自我效能。

  • 标签: 产褥期 生活质量 母乳喂养 自我效能 延续护理
  • 简介:目的就脊柱外科临床实习带教中“3+4”教学模式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脊柱外科进行实习的20例七年制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对照组学生采用双语+LBL教学法;而实验组学生则采用“3+4”教学模式,即双语+LBL+PLB教学法。结果实验组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基本的操作技能、治疗方案的拟定、诊断与鉴别诊断、专科查体等评分都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学生,而且实验组学生的总成绩为(92.23±7.23)分,对照组学生成绩为(78.24±7.12)分,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脊柱外科临床实习带教中运用“3+4”教学模式中,相关人员可以灵活的应用双语、LBL、PBL教学法,这样不仅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专业成绩,还能提高实习生的操作实践能力,为其今后的工作做好保障,因此,采用“3+4”教学模式值得在脊柱外科临床实习带教中广泛的推广使用。

  • 标签: 脊柱外科 临床实习 &ldquo 3+4&rdquo 教学模式
  • 简介:2008年被业界称为中国美眼市场的“服务标准年”,由法国博纳集团首创的博纳姿全新4S店营销模式集权威性、专业化、特色化于一身,一定能在中国美眼市场掀起一阵革命性风暴。

  • 标签: 营销模式 市场 服务标准 专业化 特色化 中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4A模式管理在门诊药房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实施前(2020年1月-6月)和实施后(2020年7月-12月)门诊药房的近似错误和调剂差错发生情况、药师专业技能和患者取药满意度评分、药师工作自我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实施4A模式管理后,门诊药房的近似错误发生率和药品调配差错率显著小于实施前(P<0.05),药师专业技能评分、患者取药满意度评分和药师工作自我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4A模式管理在门诊药房的运用,可有效降低门诊药房的近似错误发生率和药品调配差错率,提升药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提高患者取药满意度和药师自我工作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4A模式管理 门诊药房 质量安全管理 药师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分析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歇(≥1.5秒)及临床意义。方法将入选2011年4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率患者120例进行观察。采用动态心电图连续监测24小时心电图,据患者记录的生活日志,分析长R-R间歇、逸搏及逸搏心律出现的时间。结果睡眠相关组85例患者中发生长R-R间歇1.5-2.0秒。睡眠无关组明显高于睡眠相关组(P<0.01),风心病患者R-R间歇>2.0秒,逸搏及逸搏心律频度明显高于其它病种(P<0.01)。结论心房颤动伴长R-R间歇,逸搏及逸搏心律与睡眠相关时,多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歇
  • 简介:BackgroundRightbundlebranchblock(RBBB)maypresentasslurredornotchedSwaveinleadV1.However,slurredornotchedSwavemayalsorepresentslowconductioninthemyocardium.MethodsWeretrospectivelyanalyzedtheQRSpatternsinleadsV3RtoV5Rin7patientswithaslurredornotchedSwaveinleadV1.ResultsIntheleadsV3RtoV5R,6patientsshowedincompleteorcompleteRBBBand1patientslurredornotchedSwave.ConclusionsInthemajorityofECGsinasmallpatientserieswithslurredornotchedSwaveinleadV1,QRSmorphologyindicatingincompleteorcompleteRBBBwaspresentinleadsV3RtoV5R.AfindingoffragmentedQRSintheseleadsmayindicateslowconductioninthemyocardium.

  • 标签: 心电图 缺口 QRS波 引线 患者 传导阻滞
  • 简介:目的探讨55例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测房颤伴长R-R间期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动态心电图仪24小时记录55例患者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长R-R间期发生总次数及昼夜发生频率的相关性。结果55例患者发生1.5秒以上的长R-R间期共1200次,其中夜间900次,占75%,白天300次,占25%。发生频率夜间明显高于白天。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心房颤动并长R-R间期时,应检测长R-R间期发生的频率,发生的时间,结合临床和病史,除外迷走神经作用及病窦可考虑心房颤动合并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临床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必要时行人工起搏器及早给予治疗。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心房颤动 长R-R间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4P”临床护理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与应用价值。方法:在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选取60名实习护生分别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对照组)和“4P”临床护理教学模式(研究组)开展教学活动,记录并对比两组护生的临床护理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经教学后的护理专业素养水平更高;研究组对于教学工作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在组织临床护理教学工作期间,采用“4P”临床护理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提升教学工作的综合效果,其对于高素质护理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建设具有积极的辅助作用。

  • 标签: 临床护理教学 “4P”教学模式 护理专业素养 教学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60例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距的动态心电图(DCG)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以DCG24h记录60例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距的临床资料,统计长R-R间距发生总次数、昼夜发生频率的相关性及长R-R间距、逸搏及逸搏性心律出现的时间是否与睡眠相关,分为与睡眠相关组(A组)及非睡眠相关组(B组)。结果60例发生1.5s以上的长R-R间距共1285次,其中夜间965次,占75%,白天320次,占25%。发生频率夜间明显高于白天。60例中A组42例(70%),B组18例(30%)。A组发生长R-R间距1.5~2.0s、〉2.0s及逸搏(及逸搏性心律)的频率分别100%、9.5%、11.9%;B组发生长R-R间距1.5~2.0s、〉2.0s及逸搏(及逸搏性心律)的频率分别100%、88.8%、83.3%。B组明显高于A组(P〈0.01)。结论DCG诊断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距时,应检测长R-R间距发生的频率、发生时间、与睡眠的相关性,结合临床和病史,除外迷走神经作用及病窦可考虑心房颤动合并病理性房室阻滞,临床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减少甚至停用抑制房室传导的药物,必要时行人工起搏治疗。

  • 标签: 心电图 心房颤动 长R-R间距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心力衰竭的重症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于我院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6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选用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进行重症护理干预措施,在护理完成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服药依从性及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重症护理应用至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可有效提升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心力衰竭 重症护理干预 研究组 观察组
  • 简介:目的优化护理工作流程,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差错率。方法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基于4G网络平台,建立新一代移动护理系统。结果基于4G网络的移动护理系统改变了传统医护工作模式,保证了医护工作的准确性和实效性,提高了患者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获得医护人员广泛好评,在全院快速推广应用。结论基于4G网络的移动护理系统破解了现有护理系统对无线网络环境、硬件设备要求高的难题,建设成本较低,有利于移动护理的普及和推广。

  • 标签: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 移动医疗 4G网络 优质护理服务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4P医学模式社区护理对脑卒中高危人群预防效果。方法:对某小区进行基础调查,选出100例脑卒中高危人群为研究对象,按随机表法分为探讨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50例。参照组50例进行一般健康宣传,探讨组50例进行4P医学模式社区护理,一年后对两组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对比观察,比较两组人员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得分情况以及危险因素控制情况。结果:探讨组人员在自我管理行为中饮食,运动,安全用药,情绪,人际关系方面得分均高于参照组,探讨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强于参照组,数据统计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探讨组危险因素中血压,血糖,血脂以及体重达标人数为47人,达标率为94.0%,参照组危险因素中血压,血糖,血脂以及体重达标人数为40人,达标率为80.0%,探讨组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好于参照组,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4P医学模式社区护理对脑卒中高危人群预防效果明显,能够提升脑卒中高危人群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有效地控制危险因素的发生,建议在基础社区护理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4P医学模式社区护理 脑卒中 高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