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抑郁症应用康复技能训练缓解症状以及对社会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62例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表法纳入对照组(n=31,辅以常规护理)、研究组(n=31,辅以康复技能训练),对比两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的HAMD评分、SDSS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的HAMD评分、SDS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HAMD评分、SD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实施康复技能训练,能够显著减轻其抑郁症状,利于社会功能恢复。

  • 标签: 抑郁症 康复技能训练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发病的社会心理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本院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4例纳入研究组,另外选择同一时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35例纳入对照组。通过自制问卷,对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及社会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两组性别构成、平均年龄、文化程度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家族史、家庭经济状况、婚姻及家庭状况、家庭关怀程度、生活环境、工作压力、生活事件压力、社会功能、社交及支持、精神紧张程度、正负性情感、性格缺陷、躯体疾病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临床对此应提高重视,尽早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以避免或减少此病症的发生。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社会心理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和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期间选择6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化疗护理,观察组30例采用常规化疗护理(参照对照组)联合社会支持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疾病应对方式评分、生命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面对评分更高,屈服、回避评分更低(P<0.05);观察组的生理状况、社会和家庭状况、情感状况以及功能状况评分更高(P<0.05)。结论:社会支持和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疾病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发挥积极影响,值得应用。

  • 标签: 社会支持和心理护理干预 乳腺癌术后化疗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会支持和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录手术干预后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共计60例,均分为两组;病例选取时间:限定时间为2022年2月到2023年3月;评估社会支持和心理护理干预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干预组依从性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会支持和心理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护理中是关键的。通过提供情感支持、信息支持、教授应对技巧、提供群体支持等方式,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治疗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提高生活质量,并促进康复。

  • 标签: 社会支持 心理护理 乳腺癌 术后化疗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慢性病防控是全球卫生领域的重要议题,社会医学因素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分析了社会医学因素对慢性病治疗与康复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首先社会医学因素对患者治疗方案遵循的影响不可忽视,社会经济地位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可能导致患者难以按时接受治疗,其次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是康复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而社会医学因素可能阻碍这些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也给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带来实质性挑战。因此本文建议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整合各领域资源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支持,同时强化社会医学因素的监测与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优化防控政策,最后通过推动社会医学因素的教育与宣传,提高公众对慢性病的认知水平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

  • 标签: 慢性病 社会医学因素 跨部门合作 监测与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念认知疗法(MBCT)联合药物对轻中度抑郁障碍患者社会功能及正念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期2022年1月-2023年12月,入组轻中度抑郁障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共48例,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组(组数为2,组内患者数24例),观察组给予MBCT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indful Attention Awareness Scale,MA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正念认知疗法(MBCT)联合药物治疗方案引入轻中度抑郁障碍患者中,可提升患者的社会功能,改善正念水平,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正念认知疗法 药物 轻中度抑郁障碍 社会功能 正念水平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健康需求的多样化,中医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医学体系,在现代公共卫生领域重新获得关注。本文深入探讨了中医在新型疾病防治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估其在现代公共卫生体系中的融合现状、面临的挑战和政策环境。中医与西医的结合在临床实践、教育和科研方面取得了进展,但理论和方法上的差异、科学验证的缺乏及国际标准化的需求仍是主要挑战。政策制定者需要评估中医的效果,并根据科学研究和公众接受度调整公共卫生策略。此外,社会文化因素如文化认同、教育水平和经济条件显著影响中医的接受度。文章建议通过加强教育、推动科研和优化政策支持,以提高公众对中医的认知和信任,从而更好地整合中医进入全球公共卫生体系,应对全球健康挑战,特别是在处理慢性病和生活方式疾病以及新型疾病防治方面。

  • 标签: 中医 公共卫生 中西医结合 政策分析 社会文化影响 新型疾病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中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社会技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共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比较社会技能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SPI、GQOL-74评分更高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的社会技能,以及改善其生活质量水平。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 社会技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耳鸣患者护理中认知护理联合社会支持干预的效果及对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30例耳鸣患者进行研究,入院时间为2022年1月~12月。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以及认知护理联合社会支持干预,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得分。结果 患者护理后SAS、SDS、PSQI各维度得分均较对照组低,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耳鸣患者护理中,认知护理联合社会支持干预可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耳鸣 认知护理 社会支持干预 心理状态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将八段锦应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当中对恢复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2022年12月到2023年5月到我院治疗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仅开展常规的康复方案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八段锦干预,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 ①干预前两组研究对象的SDS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DSS评分对照组改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前,两组研究对象的BPRS评分和SAN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BPRS评分和SANS评分比对照组改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常规干预基础上通过八段锦干预能帮助患者改善社会功能缺陷,减轻精神病症状、减轻患者的阴性症状,值得推荐。

  • 标签: 八段锦 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 阴性症状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自我角色认同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06月-2022年0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两组患者均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临床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自我角色认同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社会功能及生活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各维度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角色认同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提高患者的生活满意度。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自我角色认同干预 社会功能 生活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脑外伤患者术后恢复中中医康复护理的应用价值及其对社会支持度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70例脑外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3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中医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评分。 结果 护理后,中医组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评分高于常规组,有差异(P<0.05)。 结论 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外伤术后恢复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外伤 中医康复护理 生活质量 社会支持度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老年失眠症患者采用中药足浴配合中医内科护理的效果,为患者健康生活提供建议。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老年失眠症患者40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观察组采用中药足浴配合中医内科护理,对比临床护理后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社会能力和认知功能评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此外,在睡眠质量对比中观察组PSQI评分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老年失眠症患者实施中药足浴配合中医内科护理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社会能力和认知能力,从多方面改善了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药足浴 中医内科护理 老年失眠症患者 社会能力 认知功能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足浴配合中医内科护理对老年失眠症患者社会能力、认知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老年失眠症患者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时间范围选取自2019年1月-2022年12月之间,依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50)和观察组(中药足浴配合中医内科护理,n=50)。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社会能力、认知功能及睡眠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社会能力、认知功能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睡眠障碍、睡眠质量各项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中药足浴配合中医内科护理对老年失眠症患者具有积极意义,提升社会能力与认知功能,改善睡眠质量,效果理想。

  • 标签: 中药足浴配合中医内科护理 老年失眠症患者 社会能力 认知功能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叙事护理应用在乳腺癌病人化疗期间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我院乳腺癌手术治疗后化疗的患者60名。根据患者入院床位的单双号分组,将60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名。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叙事护理。对两组的心理痛苦、躯体症状及心理社会适应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心理痛苦总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躯体症状总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社会心理适应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实施叙事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心理痛苦程度,减轻躯体症状不适,提高心理社会适应能力。

  • 标签: 叙事护理 乳腺癌 化疗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会支持联合围手术期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23.05-2023.11,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104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利用随机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均52例。对照组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采用社会支持联合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方式效果。结果:①胃肠功能,护理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为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②睡眠质量,护理后PSQI评分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会支持联合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理想,可促进子宫肌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与睡眠质量改善,可推广使用。

  • 标签: 社会支持 围手术期护理 子宫肌瘤 胃肠功能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减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社会功能评分影响。方法:选取60例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减肥术治疗的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结果。结果:WHOQOL-100评分:研究组更高(P<0.05),SFRS评分:研究组更低(P<0.05)。结论:LSG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促使患者生活质量、社会功能得到有效改善。

  • 标签: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减肥术 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急性脑梗死后并发抑郁症患者接受家庭-社会支持护理,对自身心理状态和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 研究时间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研究样本为本单位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后并发抑郁症的患者,根据护理模式差异,根据入院时间前后进行抽样分组;先入院并同意接受常规护理的50例急性脑梗死后并发抑郁症者为对照组,后入院并同意接受家庭-社会支持护理的50例急性脑梗死后并发抑郁症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家庭关怀度指数测评量表(Family-APGAR)、生活自理率(基于Barthel指数评估)、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心理弹性量表(Connor- 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Herth希望量表(Herth Hope Scale)差异。结果 护理前,两组SSRS、Family-APGAR、SDS、CD-RISC、Herth希望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SRS、Family-APGAR、CD-RISC、Herth希望量表评分均较之对照组高,SDS评分较之对照组低,且观察组生活自理率高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后并发抑郁症,采取家庭-社会支持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度与家庭关怀度,改善患者抑郁状态,提升其希望水平,最终为患者重建生活自理能力。

  • 标签: 家庭-社会支持护理 急性脑梗死 抑郁症 心理 希望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弹性、社会支持、自我感受负担的相关性。方法:在2023年4月至2024年12月期间,我们精心挑选了100名符合条件的老年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按纳入标准随机划分为两组,每组各50名,一组为研究组,另一组作为对照组,以开展本次研究。经计算机随机分配程序,病人被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别。采集两组对象的基础资料,继而借助量表评估评估受试者的心理恢复力及社会援助状况。结果:研究组在心理恢复力评价中以78.2 ± 7.5的高分超过对照组的72.8 ± 6.2,这一分差在统计学上呈现显著性(P < 0.05),显示出研究组成员在面对挑战时的心理韧性优势。实验组社会支持评分(82.6±8.3分)相较对照组别(79.4±7.1分)有所提升,且此差异在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反映出研究组在获得社会支持方面的优势。结论:本项研究发现,在接受了针对性干预后,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老年肾功能衰竭患者在心理适应性以及收到的社会支持方面显著提升。他们之所以能够展现出较高的心理调适能力,很可能是因为得到了全方位的心理援助和社会支持,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心理承受力,也提升了他们在社会支持力度。为老龄肾功能不全血液过滤治疗患者提供更全面的心理及社会帮助,对提升其精神健康状态、促进社交适应性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尚需开展长期数据调研,以证实这些初步观测结果,并深入分析各类干预方法对个人心理适应能力及社会支援体系的作用机制。

  • 标签: 老年肾衰竭 血液透析 心理弹性 社会支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选取脑梗死患者,分析家属参与式心理护理配合临床护理对社会适应、不良情绪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医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于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开展研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实施家属参与式心理护理配合临床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对比,观察组SAS、SDS、SDSS、NIHSS评分偏低,Barthel指数偏高(P<0.05)。结论:家属参与式心理护理配合临床护理可调节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减轻不良情绪,改善神经功能,并提高自理能力。

  • 标签: 脑梗死 家属参与式心理护理 社会适应 不良情绪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