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作者: 李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18-02-12
  • 出处:《科技新时代》 2018年第2期
  • 机构:加速器制备铊(201Tl)用金属铊(203Tl)靶,用普通电镀法制备时,要求加速器束流不能大于100微安,否则靶层既被打飞,不仅污染靶室,而且损失靶材。而脉冲电镀法对金属镀层的致密性﹑牢固性﹑均匀性比普通电镀均有较大提高[1]。为了提高加速器束流,缩短打靶时间,制备出高致密性﹑牢固性﹑均匀性的金属铊靶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我们研究了脉冲电镀对镀Tl靶层的质量情况。结果如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环形熔覆焊是一种新的表面改性技术。它通过在基材表面添加熔覆材料,并使之与基材表面薄层一起熔凝的方法,在基层表面形成与其为冶金结合的添料熔覆层。显著改善基层表面的耐磨、耐蚀、耐热、抗氧化及电气特性的工艺方法,从而达到表面改性或修复的目的。本文通过不锈钢环形熔覆焊试验效果比较了普通电镀工艺的优点

  • 标签: 普通电镀 环形熔覆焊 工艺性能 镀层厚度
  • 简介:目的分析某电镀企业2003-2009年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健康监护受检率以及异常率,研究该企业职业危害防治效果。方法采用SAS9.13统计软件对该企业2003-2009年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及健康监护结果进行Cochran-Amitage趋势检验,并结合企业所采取的职业危害控制措施研究控制效果。结果该企业2003-2009年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415个点,合格率为90%;健康监护人数2718人,受检率69.2%,异常率7.7%。Cochran-Amitage趋势检验结果显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健康监护受检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异常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该电镀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和健康监护率都高于国内同类企业,异常率低于其他企业,说明该电镀企业的职业危害防治效果是有效的,但要进一步加强职业健康监护,提高受检率。

  • 标签: 电镀企业 职业危害 防治效果
  • 简介:目的识别、分析某新建年加工高附加值的电镀铝铜铸件、五金件6000t(150000m^2)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并进行控制效果评价。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法、检查表法、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前处理线、吊镀锌自动线、镀镍铬自动线及喷漆岗位、污水处理线的盐酸、硫酸、氢氧化钠、铬酸盐、硫酸镍、苯、甲苯、二甲苯浓度分别为〈0.15、〈0.15、〈O.23、〈O.05、〈O.014、〈0.97、〈0.97、〈0.99mg/m3,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标准,且均属于0级作业(相对无害作业);噪声分别为78.1-78.2、72.4-72.6、77.5-77.6、75.2-75.2dB(A),属于0级作业(安全作业)。结论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建设项目;总体布局、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辅助用室及应急救援等均符合基本卫生学要求;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基本有效。

  • 标签: 电镀 建设项目 职业病 危害 控制效果评价
  • 简介:目的对某有氰电镀电镀银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键控制岗位与控制点,为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合理、有效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样现场调查法、工程分析法、检测检验法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职业病危害识别与分析。结果该有氰电镀厂生产过程中存在粉尘(絮凝剂、沉淀剂、银等)、化学性毒物(氰化物、铬及其化合物、苯、甲苯、二甲苯、硫酸、盐酸、氢氧化钠、氮氧化物等)、物理因素(高温、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化学性毒物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噪声、高温等也符合国家职业卫生要求。但抛光平台、污水处理配药间粉尘浓度分别达到8.3mg/m3、9.0mg/m3,剥漆间甲苯浓度达到55mg/m3。结论该有氰电镀厂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较多,化学性毒物较复杂,某些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超标的可能,现场需进行治理。

  • 标签: 有氰电镀 电镀银 职业病危害因素 关键控制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接触评估方法在电镀企业三氯乙烯(TCE)作业岗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的适用性。方法于2018年11月,选取深圳市宝安区某街道仍在使用TCE作为清洗剂且使用量相对较大的6家电镀加工企业的6个接触TCE的作业岗位进行现场调查及检测。采用定性、半定量(包括接触比值法、接触指数法和综合指数法)和定量评估法(包括非致癌和致癌风险评估法)对作业岗位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并对不同方法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定性评估法结果均为4级(高风险);接触比值法显示风险等级均为5级(极高风险);接触指数法和综合指数法显示,两者风险等级均为3级(中等风险)和4级(高风险),分别占66.7%和33.3%;非致癌风险评估结果中TCE作业岗位均为"不可接受";致癌风险评估结果中致癌的吸入超额风险为"不可接受"和"可接受"的各占50%;6家企业中,采用6种风险评估方法结果"基本一致"的3家,"部分一致"的1家,"不一致"的2家。结论综合指数法和致癌风险评估法在TCE作业岗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较为适用。

  • 标签: 电镀 三氯乙烯 接触评估 职业健康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