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对2012年锡林郭勒盟农牧区恶性肿瘤现患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调查2012年锡林郭勒盟农牧民肿瘤患者851人,排位第一是肺癌,占24.9%。第二、三位分别是食道癌、胃癌,排名前十位的肿瘤患者占了全部病例的84.8%;其中食道癌、肝癌、甲状腺癌、血液及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病具有显著的地区和人群分布特征。乳腺癌和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具有显著的年龄集中趋势。

  • 标签: 恶性肿瘤 患病 分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蒙中西部地区肺癌患者PD-L1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PD-L1的表达与驱动基因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检测2018-01—2021-06内蒙中西部地区792例肺癌患者组织标本中PD-L1表达,按照TPS评分标准评分后行统计分析。并采用荧光PCR方法对其中180例NSCLC患者的EGFR、ALK、ROS-1等十个驱动基因进行突变检测,再与PD-L1的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D-L1在肺癌中阳性率为40.25%,其中,肺腺癌中阳性率为29.01%,肺鳞癌中阳性率为68.28%,小细胞肺癌中仅22.22%,且PD-L1的表达与年龄、吸烟史、民族、淋巴结转移、病理学分型和分化程度等有关(P<0.05),与性别和分期等无关(P>0.05)。180例NSCLC标本中PD-L1表达阳性率为35%,且与EGFR表达呈正相关(P<0.05);与其他驱动基因如ALK、ROS-1、MET、K-RAS、B-RAF、N-RAS、RET和HER-2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PD-L1在肺癌中表达存在异质性,且在NSCLC患者中,PD-L1的表达和EGFR驱动基因突变呈正相关。

  • 标签: PD-L1,肺癌,NSCLC,EGFR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内蒙自治区(简称内蒙)15株鼠疫耶尔森菌(简称鼠疫菌)差异区段(DFR)分型情况。方法对2019年内蒙高原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鄂托克旗、达茂旗和松辽平原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正镶白旗分离的15株鼠疫菌,采用PCR技术扩增,并进行DFR分型。结果来自鄂托克旗的2株鼠疫菌共同缺失DFR位点1、6、7、13、15、16、17、18、23,来自达茂旗和正镶白旗的13株鼠疫菌共同缺失DFR位点1、6、7、12、13、15、16、17、18、23。通过与DFR位点分布和基因型结果比对,分别归类为基因型G17和G20。结论内蒙高原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和松辽平原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菌DFR分型与历史菌株基因型相同。

  • 标签: 耶尔森菌,鼠疫 差异区段 基因分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内蒙自治区居民饮用水氟含量分布情况,为制定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精细化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内蒙自治区12个盟市103个旗县的所有自然村开展水氟调查工作,按不同供水方式(工程供水、理化改水、分散供水)采集居民饮用水水样。水氟检测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判定水氟是否超标。结果在全区12个盟市103个旗县的36 625个自然村开展调查,其中,工程供水村24 682个,占67.39%;理化改水村2 610个,占7.13%;分散供水村9 333个,占25.48%。工程供水村、理化改水村、分散供水村水氟中位数分别为0.62、0.23、0.52 mg/L,不同供水方式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 2 809.95,P < 0.001);水氟合格率分别为96.47%(23 810/24 682)、99.73%(2 603/2 610)、96.37%(8 994/9 333),不同供水方式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32.74,P < 0.001)。全区12个盟市均有水氟超标村,其中,赤峰市和鄂尔多斯市水氟超标村数较多(479、282个)。结论内蒙自治区12个盟市均有水氟超标村,后续需进一步督促相关部门对水氟超标村进行规划管理。

  • 标签: 饮用水 改水工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蒙高原长爪沙鼠疫源地动物间鼠疫流行规律,并找出影响鼠疫流行的关键因素,为鼠疫预测预警及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内蒙高原长爪沙鼠疫源地乌兰察布高原片区19个旗(县、市、区)的长爪沙鼠密度、长爪沙鼠体蚤指数、鼠疫流行强度等鼠疫监测数据,结合温度、降水、厄尔尼诺活动(南方涛动指数,SOI)等环境数据,使用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级关联等方法,分析疫源地内动物间鼠疫流行规律及关键因素。结果内蒙高原长爪沙鼠疫源地的鼠疫流行周期多为5~10年。相关分析中,各研究因素相互间均有影响。结构方程模型筛选出鼠疫流行的主要影响因素为SOI、长爪沙鼠密度和温度,SOI对鼠疫流行强度(-0.022)和温度(-0.029)有负作用,长爪沙鼠密度对鼠疫流行强度有正作用(0.014),温度对鼠疫流行强度有负作用(-0.065)。等级关联中,长爪沙鼠密度处于高值时,当年鼠疫流行强度为高的概率为4/9;当SOI处于低值时,当年鼠疫流行强度为高的概率为5/9;当温度处于低值时,当年鼠疫流行强度为高的概率为5/9。当年鼠疫流行强度处于高值时,次年鼠疫流行强度为高的概率为5/8;当年长爪沙鼠密度处于高值时,次年鼠疫流行强度为高的概率为4/9;当年SOI处于低值时,次年鼠疫流行强度为高的概率为4/9。结论气候和生物因素均可影响鼠疫的暴发流行,如果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温度偏低、长爪沙鼠密度和上一年鼠疫流行强度偏高等情况,应提前采取应对措施,防范鼠疫的暴发和流行。

  • 标签: 鼠疫 长爪沙鼠疫源地 流行周期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多发性对称性脂肪瘤病(multiplesymmetricallipomatosis,MSL),又称为良性对称性脂肪瘤病(benignsymmetriclipomatosis,BSL),Madelung's病或Lanois-Bensaude综合征,是一种脂肪代谢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面颈部、躯干及四肢上端皮下脂肪组织的弥漫性、对称性沉积。本文以2010~2013年我们收治的6例多发性对称性脂肪瘤病,经外科手术治疗后,效果理想,均未复发。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内蒙贫困地区儿童的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制定营养改进措施,促进当地儿童健康。方法对内蒙国家级贫困县扎赉特旗、商都县578名6岁以下儿童,分别测量身高、体重和血红蛋白评估营养状况,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家长喂养方式及辅食添加状况。结果内蒙两个贫困县6岁以下儿童中,生长迟缓率(HAZ)率为3.80%;低体重率(WAZ)为9.33%,消瘦率为9.15%;贫血率为5.70%。结论内蒙贫困地区儿童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欠佳,应提高当地家长婴幼儿喂养知识,提升当地经济水平,改善儿童营养状况。

  • 标签: 内蒙古 贫困地区儿童 生长发育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内蒙自治区准格尔旗40岁以上人群翼状胬肉的患病率情况,比较旗县常住居民与乡镇苏木农牧民的翼状胬肉患病情况,摸索翼状胬肉的患病原因,以便更好地服务农牧区百姓。方法2010年5月~2011年4月,采取整体随机抽样法在准格尔旗对40岁以上的5913人群翼状胬肉调查。结果5707人实际应答,其中旗县2921人,男1563人,女1358人;乡镇苏木2786人,男1499人,女1287人。共发现旗县翼状胬肉患者259人,患病率8.87%;乡镇苏木患者288人,患病率10.34%。翼状胬肉患病率以年龄在五六十岁的人群较为明显。结论翼状胬肉的患病率高低与年龄、风沙与紫外线的刺激密切相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蒙地区综合医院常见心身疾病问卷调查结果,为临床防治心身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康奈尔医学指数量表(CMI)、防御方式问卷(DSQ)、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事件量表(LES)、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试(MMPI)等国内外采用调查量表对内蒙中、东、西部地区的大型综合医院就诊的心身疾病患者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在内蒙地区综合医院就诊患者中,心身疾病患者所占比例高达70%以上,心身疾病主要分布在神经内科、心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等科室,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与患者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内蒙地区心身疾病发病率较高,在患者诊治过程中,医生改变传统的诊疗观念,并帮助患者改变传统的就诊观念,重视就诊患者症状背后的心理社会因素,给予患者综合性治疗,同时应加强预防性措施,降低心身疾病发病率。

  • 标签: 内蒙古地区 大型综合医院 心身疾病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0-2014年内蒙扎兰屯市传染病流行情况,为控制降低传染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报告中2010-2014年内蒙扎兰屯市传染病疫情资料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4年内蒙扎兰屯市累积报告乙类传染病6216例,年均发病率325.35/10万;总体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自然疫缘及虫媒传染病发病最多(占44.98%),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占27.40%)和血缘及性传播疾病(占26.24%);发病居前四位的是布病(占44.26%)、肺结核(占19%)、丙型肝炎(占10.14%)、梅毒(占7.83%),年均发病率分别为143.99/10万、61.81/10万、32.97/10万、25.49/10万。结论传染病仍然是威胁扎兰屯市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应继续高度重视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在巩固以往控制传染病所取得成绩的同时,应加强对布病、肺结核、丙型肝炎、梅毒等重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以达到全面控制并逐渐降低乃至消除有关传染病的目的。

  • 标签: 乙类传染病 疫情分析 流行病学
  • 简介:目的探索内蒙乌海市成人超重肥胖和甜饮料(sugar-sweetenedbeverage,SSB)摄入与血尿酸(serumuricacid,SUA)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对内蒙乌海市5995名居民展开横断面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男女超重、肥胖组SUA水平及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检出率均高于正常组(均有P〈0.05);男性SUA水平随SSB摄入量的增加依次增加(F=3.426,P=0.033,P_(trend)=0.010),SSB摄入频率较高者的SUA水平也较高(t=-2.204,P=0.028);女性SSB摄入量及摄入频率较高者,SUA水平反而较低(均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女超重、肥胖者HUA患病风险增加。超重肥胖与SSB摄入量对HUA检出率存在交互作用(均有P_(interaction)〈0.05)。结论超重或肥胖是HUA的独立危险因素,摄入SSB会增加男性SUA水平。超重或肥胖同时增加SSB摄入会提高HUA患病风险。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超重 肥胖症 饮料
  • 简介:目的了解内蒙地区留学生和外教接受传染病监测体检情况,加强对学校外籍人员的传染病监测后续管理。方法对内蒙地区具有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和接受外国留学生资格的学校918名在华居留一年以上的外籍人员传染病监测体检持证进行分析。结果913名留学生和外教中855人(93.1%)按照中国有关规定进行了传染病监测体检;对63名未按规定进行检查者实施了补检,其中22名来自蒙古国的留学生为HBsAg阳性。结论外籍人员的管理和疾病监测方面还存在着政策不清晰、传染病监测体检不规范、相关部门配合不协调、后续管理不健全等因素。建立与相关部门的联系与协作机制.是做好留学生、外教传染病监测工作的基础。

  • 标签: 留学生 外教 传染病监测 后续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梗阻患者临床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总结320例肠梗阻患者临床非手术治疗的护理经验,观察护理疗效。结果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症护理、全程心理护理支持、正确的饮食指导与康复训练,320例患者梗阻症状均缓解。结论积极有效的对症护理、全程心理支持、恰当的饮食辅助与康复训练,对缓解肠梗阻,恢复肠壁血液循环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肠梗阻 非手术治疗 临床护理
  • 简介:新建的内蒙和林格尔县医院位于县城东北,交通便利。北临城市规划道路东二街,西临城市规划道路东二路,西侧隔路为规划中城关镇康居小区,西北部为正在建设的体育中心。医院平面基本为"E"字型,

  • 标签: 医院设计 内蒙古 民族 城市规划 县医院 城关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手术室消毒灭菌效果,以便改进和加强手术室感染管理,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对2009~2012年手术室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2年连续四年空气的合格率为92.33%~97.33%、医务人员手的合格率为96.45%~100%、无菌物品的合格率为99.18%~100%,物体表面和灭菌器生物学的合格率均为100%。结论应加强手术室消毒灭菌工作的管理,保障外科手术安全。

  • 标签: 手术室 消毒灭菌 效果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内蒙通辽市偏远地区部分牧民患者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探讨其发病率与发病原因,采取必要措施加强防治。方法对518名可疑宫颈病变患者行宫颈细胞学检查(新柏氏TCT细胞学),结合阴道镜多点病理检查手段,提高准确率。对高危型HPV病人行HPV-DNA检测、分型。对高危型HPV-DNA阳性者进行宫颈局部治疗。结果518名患者行检测后结果为HPV阳性22例,非典型磷状细胞者30例(不能明确意义)行进一步病理学检测。阳性者局部治疗,阴性者随诊2年。结论宫颈糜烂程度与宫颈上皮内瘤病变发生无直接关系,宫颈外观光滑者也潜在CIN危险性。持续的HPV会发展为CIN和浸润癌。CIN感染者多伴有HPV阳性。提示HPV和CIN发病有关。定期筛查、随访是预防的主要手段。

  • 标签: 通辽市 牧民 生育期 宫颈病变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