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然灾害中常见眼部疾患和种类及相关护理,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自然灾害时群众可能面临的眼部损害进行分析及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结果形成自然灾害时眼部损害的相关护理系统方法。结论提升在救灾过程中对眼部专科护理的能力。

  • 标签: [] 自然灾害 眼部损害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全球范围内的灾害频发,发生次数以及受灾人员数量都呈逐年增长的态势,而紧急救治制度保证了灾后救援工作,把人员伤亡降低到了最低点。但是灾害救援应急管理体系中依旧存在着许多薄弱的环节,特别在灾害救援儿科专科护士的培养方面非常不足。儿童是自然灾害中最容易受到伤害的人群,既往的灾害救援计划往往忽略照护儿童的需要。本文结合我国目前灾害护士的培养情况,分析如今灾后救援儿科专科救援的护理现状,并结合目前现状探讨灾害护理中儿科专科护士应具备的能力和所需掌握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为构建儿科专科护士灾害救援的培训模式奠定一定基础,加强了灾害护理儿童救援队伍的建设,促进并提高灾害中儿童救援的应对能力,以最大程度的保证儿童安全和挽救生命,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 标签:
  • 简介:摘要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由自身免疫介导的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PBC在亚太地区的流行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疾病负担日益加重。对此,亚太肝病学会邀请了多位知名肝病学家和方法学家共同制定了《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临床诊疗指南》。PBC常见于中年女性,主要疾病特点为血清学胆汁淤积性指标升高、PBC特异性自身抗体阳性,以及组织学显示非化脓性破坏性胆管炎。熊去氧胆酸13~15 mg·kg-1·d-1是所有PBC患者的标准一线治疗,而二线治疗药物(苯扎贝特/非诺贝特、奥贝胆酸或布地奈德)可用于治疗对熊去氧胆酸单药应答不佳的患者。取得良好生化应答的PBC患者预后良好,但诊断较晚或应答不佳的患者仍有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终末期肝病PBC患者仍需肝移植治疗。

  • 标签: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诊断 治疗 指南 亚太肝病学会
  • 简介: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后,医学救援常以抢救急危重症为重点,以使损伤伤病员得到及时的救护与治疗,本文概括了灾害后对多发伤病人实施科学规范化、程序化的急救护理,更“早、快、准”地处理危及病人生命的主要部位,为病人手术赢得了宝贵时间,为后期治疗与预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标签: 灾害救援 多发伤 现场急救
  • 简介:针对震灾和水灾特点,建议从组织落实、信息保证、快速检验器材及必备物资配备、人员技术和宣传资料方面进行有计划的灾前备灾;针对疫情信息、食品污染、确立安全食品和强化大宗食品监测网,建立灾害食品卫生监督系统,探讨了灾中救灾对策;讨论了灾后以预防食物中毒及食品污染为重点,严格食品加工,公共进餐卫生管理,加强食品和疫情监测,普及教育和宣传等灾后恢复相应措施。

  • 标签: 灾害食品卫生 救灾对策
  • 简介:灾害,是指一切对自然生态环境、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人们的生命财产等造成危害的天然事件和社会事件。灾害医学涉及临床、预防、生物等多种学科,涵盖了医疗、检验、康复

  • 标签: 灾害 采供血 应急
  • 简介:近期,我国南方五省遭遇了特大洪涝灾害,给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也给灾后卫生防病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特别是受灾地区逐渐进入高温季节,各种诱发疾病危险因素增多,容易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和传染病的暴发与流行。因此,提高饮水、

  • 标签: 洪涝灾害 防病知识 灾害卫生 疾病危险因素 卫生防病工作 高温季节
  • 简介:摘要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科技文明不断提高,人类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加强了对自然环境的改造,由此引发了更多的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的发生会给人们的日常生产与实际生活带来严重威胁,因此,为了降低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地质灾害防治部门要积极根据实际地质环境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此才能真正做到源头防控。基于此,本文从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入手,针对具体的地质灾害防治策略与地质环境应用展开了详细的探讨,希望能对当前的地质防控工作带来一定帮助。

  • 标签: 地质灾害 防治措施 应用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广西1981—2012年干旱、洪涝、风雹、低温冷害农业气象灾害数据,并结合粮食作物单产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和灰色关联等分析方法,研究广西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农业生产影响评估,以增强农业生产防御气象灾害能力,确保农业生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标签: 气象灾害 农业生产 影响评估 广西
  • 简介:目的探索突发灾害事件时,医院药品应急保障管理方法.方法根据突发灾害事件特点和对医院药物供应的需求,及其医院任务和药物供应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明确了医院对突发灾害事件医院药品应急保障的工作思路.结论建立突发灾害事件药物保障应急预案是必要的.

  • 标签: 突发灾害事件 医院 应急保障 药品供应 药品管理
  • 简介: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工业化程度的快速提升,使得全球气候逐渐变暖,社会矛盾急剧加深,各种自然与人为灾害随之日益频繁的发生,无论是2001年美国的“9·11”恐怖袭击,还是2004年末的印度洋大海啸,抑或是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都以血的教训告诉人们:人类社会正不断遭受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磨难,世界正面临着一个更为宽泛的灾害谱。

  • 标签: 灾害医学 国内外 救援
  • 简介:大城市较其他规模城市更容易在重大灾害事件中受损,利用其优质医疗资源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这一优势,完善灾害医学救援体系成为大城市灾害救援体系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为此,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构建大城市灾害事件医学救援体系设想:要将大城市医学救援体系建设纳入政府战略建设内容,夯实医学救援体系建设基础;按大城市灾害救援行动规律构建包括医学救援在内的综合决策指挥链,确保指挥顺畅;按灾害进程规律系统性设计大城市灾害医学救援体系,实现医学救援无缝联接;按大城市灾害的特性整合医学救援与灾害救援体系的资源,提升救援行动效率。

  • 标签: 大城市 灾害 医学救援体系 构建
  • 简介:摘要洪涝灾害是世界范围内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对受灾群众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本研究参照我国相关法规、应急手册,结合广泛的文献、资料调研进行综合分析与提炼,并根据流行病学与相关防护证据和专家咨询,分类解析洪涝灾害的环境健康危害因素,从事前预防、事中干预、事后救助的策略角度提出针对公众的多环节、多人群、分阶段的综合防护措施,为推进受洪涝灾害影响的公众健康防护水平、改善公众健康结局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环境卫生 健康促进 洪涝灾害
  • 简介:摘要: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各种灾害的发生逐渐呈大规模、长期化的趋势。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就如何更好地发挥护理人员在灾难中的作用,笔者通过结合目前我国灾害护理的实际情况,探讨灾害护理中救援护士的培养问题,在全社会的支持下,建立统一高效的灾害救援培训指挥机构,按照相关程序培养并认证灾害救援护士,从而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对灾害的应对能力,最大程度的挽救生命,提高生存质量。对灾害救援中护理工作现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综述,指出对护理人员进行灾难护理培训的重要性。

  • 标签: 灾害救援 护士 护理培训
  • 简介:1990年10月2日上午,厦门航空公司B737/2510飞机在执行厦门一广州航班中,遭歹徒空中劫持、破坏,于广州白云机场紧急降落,在滑行中突然偏离跑道,冲向客机坪,与地面两机相撞,造成多架机毁人亡的重大事件。现场死亡120人,受伤65人(8名伤员送院后抢救无效死亡),

  • 标签: 劫机事件 灾害医学 灾害医学救护 机场救护演习
  • 简介:2009年5月11日,在中国香港紫荆广场会展中心举行的第31届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牙科会议圆满结束,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副教授亓庆国获最佳发言奖。本次大会从30多位发言者中共选出了3名最佳发言奖,亓庆国是来自中国内地的唯一获奖者。

  • 标签: 山东大学 国际会议 牙科 学者 太平洋地区 口腔医学院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天津市急诊科护士的灾害救护核心能力现状,分析护士灾害救护核心能力与其灾害准备度和自我效能感之间的相关性,建立多元逐步线性模型探究急诊护士灾害准备度及自我效能感对灾害救护核心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天津市12所医院491名急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灾害救护核心能力问卷、护士灾害准备度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天津市急诊护士灾害救护核心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为(69.98 ± 17.85)分,灾害准备度总分为(186.46 ± 44.24)分,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为(29.04 ± 4.86)分。相关分析表明,灾害救护核心能力与灾害准备度呈正相关(r值为0.783,P<0.001),与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r值为0.515,P<0.001)。多元逐步回归显示,急诊护士灾害准备度和自我效能感是其灾害救护核心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共解释61.9%的变异量。结论护理管理者应从护士自身因素入手提高护士自我效能,同时重视和加强对护士的灾害救援培训以改善护士的灾害准备度,从而提高急诊护士的灾害救护能力水平。

  • 标签: 急诊 护士 灾害救护核心能力 灾害准备度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通过回顾分析我国应对自然灾害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护理实践发展过程,以及灾害护理教育与灾害护理学科的发展过程,展示灾害护理的不断进步与完善。针对灾害的发展规律、灾害医学与灾害护理学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展望未来我国灾害护理的发展。

  • 标签: 灾害 灾害护理 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