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2 个结果
  • 简介:印度西亚经济重建的关键在于印尼能否对应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两大世界潮流。印尼新政权虽然已经表达了实行经济、政治改革的决心,但反对的阻力仍然很大。现政权如果公开处理过去存在的种种不公正的问题,仍将会面临既得利益阶层的正面反对改革的压力。

  • 标签: 经济重建 政权 民主政治 政治改革 反对 公开
  • 简介:印度西亚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近几年来,由于在各个岛屿的近海不断发现丰富的海底油田,对石油蕴藏量的估计有显著的增加。据印度西亚官方宣布,印度西亚石油蕴藏量约为180亿桶(约合22亿5千万吨),占东南亚地区石油蕴藏量的80%,占世

  • 标签: 石油资源 东南亚地区 苏哈托 外国石油公司 中东石油 能源危机
  • 简介:<正>韦伯的权威理论是其政治社会学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部分,而且,根据莫姆森的见解,也是韦伯社会学体系中最为成熟的部分。然则,这一部分恰恰是韦伯权威理论中最难理解、最多歧义的部分。

  • 标签: 韦伯 法律权威 政治社会学 合法性 支配 理论体系
  • 简介:10月12日,自治区人大副主任嘎深入索县赞丹寺检查指导工作并看望慰问了驻寺干部和寺庙僧人。在赞丹寺管委会,嘎副主任以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听取了赞丹寺管委会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尤其是听取了今年5月开展的赞丹寺专项教育活动专题汇报。县委副书记、统战部长西洛次仁和人大地区工委副主任齐美次仁分别就赞丹寺专项教育活动进行了补充和汇报。

  • 标签: 检查指导工作 副主任 教育活动 县委副书记 统战部长 管委会
  • 简介: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成为华商海外投资发展的重要新引擎.印度西亚是华商投资的重要区域,然而,印度西亚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党派、多种族、多元文化并存的复杂民族社会,多元宗教文化的社会环境使得印尼国家时常发生一些严重的社会突发事件,印尼的投资环境存在不稳定、不安全因素,华商投资印度西亚主要存在着政治环境风险、经济环境风险、社会环境风险,应采取相应的投资风险防范策略.

  • 标签: “一带一路” 海外华商 印度尼西亚 投资风险
  • 简介:评孔远志著《印度西亚文体学》许友年在我国外语教学中,印度西亚语向来被视为小语种,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关于这种语言的专著,更是凤毛麟角,少得可怜。正是在这样一种不景气的情况下,孔远志的专著,如《印度西亚语发展史》,《印度西亚文体学》等相继与读者...

  • 标签: 文体学 印度尼西亚语 远志 印尼语 短篇小说 通用语
  • 简介:<正>70年代以来,印尼的经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从总体上考察,大体上已开始具备经济起飞所必需的若干基本条件。印尼政府也宣布要在第六个五年计划(1994—1998年期间实现“经济腾飞”。然而,与东盟其他成员国相比,印尼所面对的内外经济环境依然颇为严

  • 标签: 印度尼西亚 内外经济环境 印尼 经济起飞 经济腾飞 基本条件
  • 简介:自八十年代初特别是1986年石油价格下跌以来,印度西亚采取了稳定经济和减少政府干预的恰当宏观政策。减少国家干预的范围很广,包括投资、贸易和金融等领域。改革进程的重点是面向出口、增强经济竞争力和效率以及加强私人部门的作用。迄今为止所取得的结果是非常积极的,表现在对石油的依赖减少,非石油出口产品和政府的非石油产品收入迅速增加;经济增长率加快;国内和国外投资增多;受非关税壁垒

  • 标签: 印度尼西亚银行 印尼盾 流动资金 中央银行 紧缩银根政策 石油产品
  • 简介:1996年外资投资批准额比1995年减少25%1996年经印度西亚至投资统筹委员会批准的外资直接资本投资额(指批准投资额)为299.31亿美元,比1995年减少25%,投资件数为959件(比1995年增加20%)。这是由于1994年大幅度放宽对外资投资的限制导致1995年外资在社会基础设施和有关石油炼油工业的大型投资急剧增长,因而1996年的外资批准投资额比1995年有所减少。但是,由于中小型投资有了坚挺的增加,为此投资件数却比1995年有所增多。

  • 标签: 外资投资 印尼盾 投资额 印度尼西亚 商品项目 工业部门
  • 简介:英刊《新左翼评论》第60期(2009年11—12月号)发表汤姆·雷弗(TomReifer)纪念著名理论家乔万·阿瑞吉的文章,对阿瑞吉的生平和理论成就做了评述,认为纪念阿瑞吉及响应其创建一个更人道的世界体系的理想的最好方式便是重新回到关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心问题的讨论上来。《新左翼评论》杂志也在为此文所加的导言部分对阿瑞吉的理论成就做出了高度评价。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 标签: 绘图 资本 2009年 中心问题 世界体系 理论家
  • 简介:<正>印度西亚是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全国人口为一亿四千七百四十九万零二百九十八人,仅次干中国、印度、苏联和美国,是世界第五、亚洲第三、东盟第一人口大国。近三十年来,印度西亚人口增长速度迅猛,引起政府和人民的重视,同时也引起国际上的关注。印度西亚的人口,存在以下四个严重问题:

  • 标签: 人口与计划生育 发展中国家 人口增长速度 印度 苏联 近三十年
  • 简介:帝汶岛是印度西亚群岛中的小巽他(LESSERSUNDAS)群岛的一部分,位于澳大利亚北部约300英里处。葡萄牙修道士在16世纪将其东半部(大约7500平方英里,接近全岛面积的一半)开拓成为殖民地并定居了下来。随着殖民地管辖界线在1913年的正式划定,除了小块飞地欧库西(OECUSSE)以外的该岛西半部便归属于荷兰殖民者的控制。

  • 标签: 独立东帝汶革命阵线 东帝汶 印度尼西亚 军事力量 政治集团
  • 简介:在印尼发生地区政治动荡后,澳大利亚奉行新的外交政策即“堆华德主义”,积极地介入该地区的安全事务一度成为美国在此地区的政策代方人,并由此引起印尼的不满,在印尼新总统瓦希德上台执政后,印尼政府调整了对外政策,主动发展同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的友好关系,为我国在此地区发挥积极影响提供了历史契机。

  • 标签: 印度尼西亚 澳大利亚 对外关系 东帝汶 对外政策
  • 简介:中国与印尼自1953年签订贸易协定之后,两国的经贸关系发展得很顺利.然而,由于大家知道的原因,1965年两国关系突然恶化,并于1967年断交,正常的经贸关系也随之中断,只保留通过第三国和地区的间接贸易.两国经过共同努力,1985年恢复了中断18年的直接贸易关系,从而推动了中印()1990年8月恢复邦交.两国的复交又推动了经贸关系的稳步发展.回顾两年多以来中印()经贸关系的发展,展望其前景,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对于继续发展两国的经贸关系是有益处的.

  • 标签: 间接贸易 第三国 经济合作 总贸易额 出口贸易 机械进出口
  • 简介:本文旨在分析印度西亚制造业的保护结构。首先,本文描述印度西亚工业与贸易政策的发展变化情况。印度西亚的工业与贸易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一直都符合自由化支持者的以下说法:“顺境势必产生坏政策,逆境势必产生好政策”。其次,对有效保护率的分析表明,印度西亚的制造业更加自由化了,特别是在1997年经济危机之后。诸如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和其它特惠贸易协定等国际性,地区性承诺,也促进了制造业的自由化。三,印度西亚制造业的贸易自由化比泰国更快,而且可能赶上了马来西亚的贸易自由化速度。

  • 标签: 印度尼西亚 有效保护率 制造业 结构 贸易自由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印度西亚是荷兰的殖民地,荷兰垄断资本利用其殖民统治地位,与英国垄断资本勾结在一起,对印度西亚石油资源进行了大量掠夺。接着美国石油垄断资本也相继打入,竟相掠夺和争夺。1940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英、荷石油垄断资本在印度西亚的投资共36,000万美元,石油年产量为7,938,993吨。

  • 标签: 石油资源 美国石油 外国石油公司 战争爆发 苏哈托 开采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