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2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分析了岩体裂隙面倾角的概率分布模型Fisher模型的特点、使用条件和使用方法。由于Fisher模型用球面坐标表示,且与工程常用的直角坐标系存在旋转变换关系,为方便工程应用,本文推导了该模型球面坐标与直角坐标的旋转变换关系公式,并介绍了应用该模型和坐标旋转变换关系公式模拟岩体空间三维裂隙面倾角的方法。作为应用实例,结合空间裂隙面的其他参数的模拟方法,应用本文介绍的方法对某工程坝基岩体空间裂隙网络进行了成功的模拟。

  • 标签: Fisher模型 裂隙 模拟
  • 简介:针对河湖串联河网区湖泊水力边界受河网动态变化的影响,基于MIKE模型系统,建立了一维河网和二维湖泊水动力耦合模型,为阳澄湖引调水科学决策提供了工具。结果表明,应用MIKEFLOOD建立的MKE11和MIKE21耦合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阳澄湖及外部河网的水位过程,模拟误差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且模拟精度可满足计算要求。

  • 标签: MIKE 耦合模型 阳澄湖
  • 简介:雨水管网是城市排涝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科学经济地对现状雨水管网进行优化改建,是提升管网排水能力、缓解城市内涝的的关键问题之一.建立以降低造价和工程量以及提高排水能力为目标的管网改建多目标优化模型,以管径改建值作为变量,利用NSGA2II多目标优化算法求解;基于Java运行平台,将SWMM源代码嵌入寻优过程,实现程序自动调用水力学模拟软件,得到快速获取可行解的新途径;将新建模型应用于工程实例,应用结果表明,优化模型在保证工程合理性要求的前提下,可快速获得多个经济可行的组合改建方案.研究对于雨水管网改建工作等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城市内涝 雨水管网 优化改建 多目标优化模型 NSGA-Ⅱ SWMM
  • 简介:通过对南沙河倒虹吸管身段混凝土浇筑进行模型试验,验证混凝土浇筑工艺流程及浇筑质量,确定混凝土拌合物拌和时间、纤维素均匀性、初凝时间、塌落度等,获得相应技术参数,为管身混凝土的浇筑提供依据。

  • 标签: 验证 工艺流程 浇筑质量 技术参数
  • 简介:水文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是水文模型应用的重要环节,有助于识别关键参数,减少参数的不确定性影响,提高模拟效率。为深入了解参数对径流模拟的影响程度,基于NAM模型介绍模型参数的灵敏度分析,以及率定的方法研究进展,为今后NAM模型的应用与改进提供参考。

  • 标签: NAM模型 灵敏度 参数
  • 简介:库区堤渠排沙清淤问题是水库管理的重点问题。利用水沙数学模型,基于拟牛顿法对该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并编制程序River-Hydraulics。结合实际工程中程序利用情况,研究了库区堤渠在水库排沙问题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堤渠输沙技术能够很快地排尽淤沙,且其排沙速率与时间呈负指数关系。该方法的排沙效率较高,耗水较少,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操作性。

  • 标签: 库区堤渠 水沙数学模型 排沙效果
  • 简介:从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ElevationModels)DEM直接提取河网及相关流域信息,是分布式水文模型开发与应用的基础.本文基于D8(eightflowdirectionmatrix)处理方法,开发出一套DEM凹陷区域识别与处理、河网自动生成与流域划分软件.在新疆天山,应用本软件在100m×100m精度的DEM数据上生成的河网与全国1/25万的数字河流对比验证,吻合较好.此外,在美国联邦地质调查局(USGS)的HYDRO1k全球1km精度的DEM数据源基础上,所提取生成的长江流域河网,与1/100万的数字长江主要河道对比,差别不大.结果表明,所开发软件能够很好地自动生成流域水系,可为进一步开发分布式水文模型提供技术基础.

  • 标签: 数字高程模型DEM 8流向矩阵法(D8) 河网提取
  • 简介:对不同工况下的梯级土石坝的连续溃决模型进行研究有重要意义。通过对6种土石坝溃决模型进行对比研究,总结各模型所应用案例的具体特点以及机理特性。对溃坝案例进行数值模拟,得出计算的参数指标与实际值的误差,对影响溃坝问题的各种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对梯级土石坝溃决模型选择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 标签: 溃坝 数值模拟 参数类型 土石坝
  • 简介:应用分布式水文模型进行灌区用水效率多尺度评价,可为灌区节水改造提供技术支持,本文运用SCE-UA算法在大兴试验站对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中的夏玉米-冬小麦轮作作物参数进行率定,对SWAT模型中蒸散发相关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综合考虑农业灌溉措施和施肥措施,将模型模拟ET与遥感监测值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SWAT模型模拟ET与遥感监测ET的确定性系数和Nash效率系数分别达到了0.91和0.90,模拟精度较高;不同的土地利用形式下,蒸散发变化显著,平均误差为6.9%.利用遥感监测ET数据有助于蒸散发的正确模拟,从而有效地提高水文过程的模拟精度.

  • 标签: 区域蒸散发 遥感ET SWAT模型 SCE-UA 作物生长
  • 简介:为了解济南市未来降雨的变化情况,以济南市1959~2015年降雨量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软件中时间序列模型ARIMA对其进行了建模;拟合1959~2015年的降雨量数据及预测未来5年的降雨量。ARIMA模型预测结果表明了济南市2016~2020年的年降雨量依次为676.5,635.5,689.8,630.7,663.3mm,5年的年平均降雨量为659.2mm,这与过去57年的多年平均降雨量较为接近,可以依此推测济南市未来5年出现干旱及洪涝灾害的可能性较小。可以看出,影响ARIMA模型预测结果的因素有很多,为了更加精准地预测降雨量,应当考虑多种要素并结合当地具体环境,建立符合当地的降水量预测模型

  • 标签: 时间序列模型 ARIMA模型 预测 降雨量 SPSS
  • 简介:本文以1993年为现状水平年,选择了反映社会经济情况、水资源数量情况、供水及工程情况、需求水、用水及节水情况、水质情况五大类别,13个评价指标,初步对松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东南诸河、西南诸河八个流域片和72个二级分区进行了水资源紧缺程度和缺水类型的综合评价

  • 标签: 水资源 综合评价 指标
  • 简介:本文对洱海流域水环境状况进行了系统全面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洱海污染源以面源为主,湖面降水和内源释放次之,工业和城镇生活的污染贡献率相对较低。洱海的主要超标污染物是总磷和汞,其中总磷污染最为严重。洱海从1992~2001年富营养化水平保持在中营养水平,现正处于中营养向富营养湖泊的过渡阶段。洱海在1993~2000年之间,总硬度和总氮上升趋势明显。洱海运行水位对洱海水体总磷的变化影响明显。

  • 标签: 湖泊 水质评价 洱海
  • 简介:征迁安置管理评价体系建立,目的在于对征迁安置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结合南水北调京石段实践,探讨了评价指标及评价内容,提出了包括8个方面27项评价指标及79项评价内容的征迁安置管理评价体系,分析了单项评价、阶段评价、综合评价的组织方式、评价时间和评价方法,提出了重点评价内容。

  • 标签: 征迁安置 评价体系 评价方法
  • 简介:所谓河道横断面测量,就是在设定的河道断面两端点之间,沿断面线按照要求测其各测深点的平面位置及水深(或高程)。摸清河床的断面情况,为设计、科研等提供准确可靠的测量数据,以便进行河道治理及满足工程建设等的需求。

  • 标签: 河道断面 河道治理 清河 河床 横断面测量 水深
  • 简介:近年来随着小型水利建设的持续推进,对泵站建筑物结构的安全实施评估愈发重要。为有效解决在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部分评估指标之间关联性以及相斥性问题,本文探索构造了基于物元可拓理论的泵站建筑物结构综合评价模型,并以我国大连市大型泵站安全综合评估为应用实例,在进行指标筛选、评价等级确立的基础上,全面评估了该泵站中建筑物的安全运行状态。研究结果表明:该泵站中有关建筑物的安全等级为Ⅲ级,整体处于基本安全状态,能够保障泵站安全运行。

  • 标签: 物元可拓模型 泵站建筑物 指标体系 安全评估
  • 简介: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的水源。本文构建了丹江口水库年调度和月调度两层模型相结合的水资源调度模型,从而实现对水库"宏观总控、长短嵌套、实时决策和滚动修正"调度过程模拟。该模型采用基于反馈修正的等流量方法,实现了对3种情景下的年调度以及月调度方案最优方案的模拟。模拟符合实际情况,可为丹江口水库优化调度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 标签: 水库 水资源调度 反馈修正 滚动修正 优化
  • 简介:针对目前国内外水利水电工程在招标施工阶段标段划分缺少有效的定量分析方法,导致很多水利水电工程标段划分完全凭借业主管理层的主观经验。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构建了施工总成本数学模型,并详细分析该模型与标段划分的经济技术关系,最后利用MonteCarlo方法对施工总成数学模型模拟求解,得出最优解作为标段划分定量判别依据。

  • 标签: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 标段划分 施工总成本 优化模型
  • 简介:针对水电站梯级规划方案的选择问题,采用组合赋权TOPSIS方法,构建水电站决策模型,建立水电站决策评估体系。实例应用表明,水电站决策模型对于优选水电站梯级规划方案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本研究可为水电站梯级规划方案的优选评估提供决策依据。

  • 标签: 水电站决策模型 组合赋权TOPSIS 水电站梯级规划
  • 简介:通过水工整体模型,对拉萨河域区中段防洪工程布置方案的舍理性以及城区中段河道内太阳、仙足两岛开发对防洪及河势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设计防洪工程布置方案没有改变现有河势,但设计方案在太阳、仙足两岛下游左岸滩地上筑堤,占用了部分行洪面积,致使大流量下两岛下游河道水位有所抬升,增加了防洪难度;太阳、仙足两岛的开发改变了拉萨河部分区域的河势,使纪念碑河段形成险工,并抬高了两岛区域河道水位。通过多方案比较提出了能稳定拉萨河河势、有利于行洪的工程措施。

  • 标签: 拉萨河 防洪工程 模型试验 输沙量 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