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1 个结果
  • 简介:1暴雨天气过程(1)10月19日20时~20日20时,受高空低槽东移影响,我省的吉安、抚州、赣州3市有22个县市出现了暴雨天气.暴雨中心位于兴国,强度为72mm.本次暴雨范围之大居历史同期第2位,但强度一般.

  • 标签: 天气过程 江西省重要 过程评述
  • 简介:2000年10~12月天气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利弊兼有.10月上旬全省气温偏高,降水充足,对油菜播种出苗有利,基本上达到了一播全苗.

  • 标签: 天气气候 影响评述 气候影响
  • 简介:Using1°×1°finalanalysis(FNL)datafromtheNationalCentersforEnvironmentalPrediction(NCEP),precipitationdatafromtheTropicalRainfallMeasuringMission(TRMM)andthebest-tracktropicalcyclone(TC)datasetprovidedbytheJapanMeteorologicalAgency(JMA)forJune-Augustof2000-2009,wecomprehensivelyconsiderthetwofactorslow-levelmoisturechannelandinteractionbetweenTCsandmid-latitudesystemsandimplementastatisticalanalysisofremoteprecipitationinEastAsiatothenorthof0°andtothewestof150°E.48casesofremoteprecipitationoccurredinthisperiod,whicharecategorizedintofiveclasses.Afteracompositeanalysisofthedifferentclasses,themainsystemsat850hPaand500hPathatimpacttheremoteprecipitationareasfollows:TC,mid-latitudetrough,subtropicalhighandwatervaporchannel.Inparticular,thewatervaporchannelwhichusuallyconnectswithIndianmonsoonhasthemostsignificantimpactonremoteheavyrainfall.Anotherimportantfactoristhemid-latitudetrough.Thetypeofnorthtrough/vortex-southTCremoteprecipitationeventshappenmostfrequently,accountingfor68.8%ofthetotalincidence.MostremoteprecipitationeventsoccurontherightsideoftheTCpath(representing71%ofthetotalnumber).At200hPa,theremoteprecipitationeventsusuallyoccurontherightrearportionofahigh-altitudejetstream,andthereisananti-cyclonicvortextotheeastandwestoftheTCs.Whenthereisnoanti-cyclonicvortextotheeastoftheTC,theTCisrelativelyweak.WhentheremoteprecipitationoccurstothenorthwestoftheTCandthereisatroughinthenorthwestdirection,theTCisrelativelystrong.NumericalexperimentsarecarriedoutusingWeatherResearchandForecast(WRF)model.TheresultsshowsthattheTCplaysamainroleinproducingtheheavyprecipitationandresultsintheenhancementofprecipitationbyimpactingthewatervaporchannel.

  • 标签:
  • 简介:在黄河的上面的集水在有气候因素的植被和他们的关联理解变化,中国,从2000~2010的规范的差别植被索引(NDVI)时间系列数据基于MOD13Q1产品被收集。变化,Theil参议员中部的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测试的系数被联合调查轻快特征和植被的趋势特征。气候数据集合然后被用来在植被和气候变化分析在变化之间的关联。以时间的变化,在这个学习区域的植被从2000~2010稍微改善了,尽管轻快特征比在20062010在20002005是更大的。以空间变化,相对稳定并且有一个显著地增加的趋势的植被说明学习区域的最大的部分。它的空间分发高度与高度被相关,它在这个区域从大约2000~3000m。显示出一个显著地减少的趋势的高度波动的植被和植被主要与水力发出的电力开发在水库附近并且在河的活动范围被散布。有一个相对稳定、显著地减少的趋势的植被和有高度波动和显著地增加的趋势的植被广泛地被驱散。关于到气候变化的植被的反应,大约2030%植被与气候的因素有重要关联,在大多数区域的关联是积极的:有降水的区域作为关键影响因素占超过10%区域;有温度的区域作为关键影响因素占不到10%区域;并且有降水和温度的区域作为一起影响因素的钥匙占大约5%全部的区域。超过70%植被与气候的因素有不足道的关联。

  • 标签: 植被变化 气候因素 黄河上游 集水区 年际变化 时间序列数据
  • 简介:本文运用非随机实验,在现阶段公认可行的人工增雨效果分析方法——图示分析法、双比分析法和降水量区域历史回归分析法。分析出2000年9月15日~10月20日,在青海省东部地区进行的高炮人工增水作业平均增加雨量为7.01mm,增加的水量为1.4亿m^3。

  • 标签: 人工增水 青海 图示分析法 双比分析法 降水量
  • 简介:根据1995-2000年《天体物理学报》上353篇论文所引用的文献数量。引文类型,引文发表年代和引文半衰期及衰减系数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结合国内外某些科技期刊的论文引文统计情况进行了比较讨论。阐述了天文科研人员利用科技文献的现状,特点和规律,对天文科技文献服务工作的改进提出了几点建议。

  • 标签: 科研人员 1995-2000年 《天体物理学报》 引文 统计分析
  • 简介:2000年福建省地震学会全体理事会会议于12月30日在福州召开。福建省地震学会理事长林思诚、常务副理事长林继华、副理事长郑立铭、马永良,以及理事30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听取了林继华同志的工作汇报,总结了2000年的学会工作,研究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十五”计划的总体要求确定新世纪第一年学会的工作重点。会议对学会在组织筹备福建省防震减灾三十年暨福建省地震学会成立二十周年庆祝活动中所做的工作表示满意。会议认为,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学会和福建省地震局等有关单位,密切配合,在开展海峡两岸学术交流,推动“十五计划”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起了很大作用。今后,学会还要进一步发挥社会联系广泛的优势,加强和

  • 标签: 地震学会 全体理事会 福建省 2000年 防震减灾 “十五计划”
  • 简介:【摘要】本文以南宁市D区为转换区域,根据转换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平面四参数法计算出坐标转换参数。并对转换参数进行内、外精度分析和图形精度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平面四参数法计算出的转换参数各项精度指标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可以应用于实际的坐标转换。

  • 标签: 坐标转换 平面四参数法 转换模型 内符合精度 外符合精度 精度评估
  • 简介:摘要: 矿用汽车运行过程中,因负载大,运行时间长,由于种种原因会出现发动机烧瓦或者抱瓦故障。一旦出现该类故障,发动机自动熄火,如果这时矿用汽车正在重载上坡,会导致车辆失去控制,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 而且出现该类故障的经济损失较大,发动机需分解大修,曲轴报废,部分连杆报废。本文重点介绍一下造成发动机烧瓦的原因有哪些,并对发动机烧瓦故障提出一些预防措施。

  • 标签: 发动机 烧瓦 预防措施        
  • 简介::本文利用常规资料、物理量场特征和卫星云图资料,对2000年6月9日-13日连续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连续性暴雨过程是发生在大尺度环流相对稳定的形势下,且中、低层天气系统中有切变线和静止锋的存在,暴雨的落区就是发生在低层切变线和地面静止锋附近。

  • 标签: 连续性暴雨 研究
  • 简介:利用据历史文献中汉代以来的旱涝灾害记载重建的逐年旱涝等级,结合已重建的东部地区干湿指数序列,通过定义判别历史时期极端旱涝事件的标准,分华北、江淮和江南3个区域辨识了过去2000年的重大旱涝事件。结果表明,各个区域的重大旱、涝多发时段分别是:华北地区出现在100~150年、550~650年、1050~1100年与1850~1900年;江淮地区出现在250~450年与1600~1850年;江南出现在350~400年、1100~1200年与1900~1950年。整个东部地区则出现在100~150年、250~350年、750~850年、950~1000年、1050~1150年、1400~1450年、1550~1650年及1800~1950年。20世纪后50年极端旱涝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仅处于过去2000年的平均水平。过去2000年中国东部温度与旱涝关系的对比分析还表明,20世纪后半叶的气候变暖并未导致极端旱涝事件的发生频率明显增加。

  • 标签: 过去2000年 中国东部 极端旱涝事件 频率
  • 作者: 赵波
  • 学科: 天文地球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创建时间:2023-02-14
  • 出处:《建筑实践》2017年第2期
  • 机构:石河子市圣鑫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新疆石河子 832000
  • 简介:本文通过甘 肃 宁 正 矿 区 地 形 航 测 工 程1:2 000地 形 图 项 目,以S86-T型号的RTK为例。阐述了GPS-RTK在地形测量的原理,并详细的介绍了RTK在测量中的优点及其技术不足和解决办法。 RTK技术在地形图图根测量、碎部测量中的操作方法和步骤及注意事项。并对影响RTK技术精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并详细的介绍了RTK在测量中的优点及其技术不足和解决办法。

  • 标签: RTK;航测;地形图;精度
  • 简介:利用江苏南京、安徽宣城两地的水稻田间试验数据和气象资料,对ORYZA2000模型基本作物参数进行调整,包括不同发育阶段的发育速率、干物质分配系数、比叶面积等。两试验点的作物营养生长参数(DVRJ)和生殖生长参数(DVRR)差异很大,反应了模型的区域差异性。模拟效果均能准确反应叶面积指数、生物量的动态变化过程,在地上部生物量的模拟准确度最高。两试验点的叶面积指数、地上部生物量、绿叶生物量、茎生物量和穗生物量的归一化均方根NSMSE值分别为9%、19%、18%、13%、25%和16%、25%、17%、19%、24%,因而南京试验点的模拟效果比宣城好,参数更具区域适应性。

  • 标签: ORYZA2000模型 田间试验 区域化 参数调整
  • 简介:本文采用1995年以来的数据,对比了从1996年1月至2003年12月所报告的常规原油和天然气新增储量与《美国地质勘察局2000年世界石油评估》报告所评估的预测潜在储量和预测新增储量。在评估之后的8年中(相当于评估时间段的27%),已实现了大约28%的预测新增原油储量和大约ll%的预测潜在原油储量,以及略超过一半的预测新增天然气储量和大约10%的预测潜在天然气储量。在1995年至2003年期间,已发现油田中的新增原油储量超过了新发现油田的储量,从全球范围来说,这两者的比例为3:1。新增原油储量最多的地区为中东和北非,而储量最大的新发现油田则出现在非洲的下撒哈拉地区。新增天然气储量最多的地区为中东和北非,而储量最大的新发现气田则出现在亚洲的太平洋地区。按照油气当量计算,新发现气田的储量则超过了新发现油田的储量。

  • 标签: 美国地质勘察局 石油评估 新增储量 接替资源 油田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