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王兵,男,1965年5月出生,博士,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森林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估首席科学家,森林生态连清技术体系的提出者与设计师。江西大岗山国家级森林生态站站长,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CFERN)管理中心主任,国家特邀国土资源监察专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中国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外聘博士生导师。

  • 标签: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专家 全球气候观测系统 森林生态环境 博士生导师 中国民主促进会
  • 简介: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成立于2001年5月,其前身分别是原福建农学院的土壤农化和原福建农业大学的土地与环境学系.福建农学院土壤农化创立于1958年.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适应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陆续创办了土地管理和农业环境保护专业,并于1994年更名为土地与环境学系.

  • 标签: 福建农林大学 农学院 环境学 资源 20世纪90年代 福建农业大学
  • 简介:为给小流域坝工程建设的前期规划工作与科研提供科学依据,根据西黑岱沟流域治理现状及影响坝稳定有关因子的实测资料,对坝的相对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流域坝实现相对稳定,其淤地面积虽是最基本条件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条件.衡量坝是否实现了相对稳定性,必须同时满足以下4个条件:一是每km^2的坝控面积范围内应有坝地7.8hm^2,坝地面积与坝控面积的比值,即坝相对稳定系数达到1/12.7;二是坝运行15a后,每隔3~5a要对坝体进行维修加高,使坝防洪能力长期保持100年一遇或大于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三是在每km^2的控制范围内,要有骨干坝0.3座、淤地坝1.0座,坝的整体布局与结构要达到合理,使暴雨洪水达到均衡分配;四是坝的安全系数小于1.建设目标实现后,坝进入相对稳定状态,在设计频率100年一遇的暴雨洪水标准下,坝安全系数等于0.94,坝地种植的高秆作物可以达到保收,此时,坝安全和坝地保收能力可趋向于统一.

  • 标签: 坝系 相对稳定 西黑岱沟 工程建设
  • 简介:为了了解坝工程在新疆小流域治理中的应用效果,考察阿勒泰将军沟以坝工程措施为主的小流域治理模式的效果和问题。结果表明:坝工程在短期内能有效地降低洪水流速,拦挡泥沙;但将军沟植被稀少,沟壑纵横,季节性洪水冲刷,导致坝损毁严重,单纯的坝工程并不能有效地抑制水土流失,且造成投资浪费。提出在新疆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下,必须以生态修复为主,坝工程为辅助措施,因害设防,才能达到减轻水土流失的目的。

  • 标签: 坝系工程 小流域治理 治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