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常光化学法建立一个新的和临床病理机制相似的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entralretinalarteryoclusion,简称CRAO)模型.方法家猫静脉内注入光化学药物,激光照射视网膜动脉后形成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动脉模型,经眼底荧光素造影检查证实并进行病理切片检查.结果成功地建立了CRAO模型,病理切片也证实阻塞的血管内有血栓形成.结论光化学法可建立和临床病理机制相的CRAO动物模型,此法操作简单,为临床研究CRAO的治疗提供了较好的动物模型.

  • 标签: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光化学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ICU护理风险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为针对性预防ICU护理风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ICU护理风险影响因素调查表》,抽样调查365名贵州省三级医院ICU护理人员,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与评估,构建护理风险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各项拟合指标均符合要求,组织管理、制度建设、支持系统、患者因素四项外在因素对护理风险有直接和间接影响,影响总效果分别为-0.749、-0.247、-0.206、-0.182。护士基本素质、知识技能、服务态度、协作能力四项内在因素是影响护理风险的中介环节,影响总效果分别为-0.342、-0.178、-0.052、-0.046。结论护理风险的发生受内外因的共同影响,管理者需要加强外因建设,通过外因影响内因,提高护士风险防范能力,从而减少ICU护理风险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高通量筛选体系在创新药物药动学筛选中的应用是当前新药开发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建立合理的药动学筛选模型不仅可以降低新药开发的成本,并且可以在新药研究早期对其作出正确的评价。本文对当前常用的高通量筛选药动学模型作了简单的回顾,指出了合理的药动学筛选模型在寻找新药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建立药动学筛选模型的紧迫性。

  • 标签: 药物评价 临床前 高通量筛选 药代动力学 综述
  • 简介:酒精性肝病(alcoholliverdisease,ALD)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氧化应激、内毒素、免疫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为了深入研究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和筛选防治酒精性肝病的药物,酒精性肝病动物模型的选择至关重要,本文就酒精性肝病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酒精性肝病 动物模型
  • 简介: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过程,是向肝硬化发展的中间阶段。制作和选择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是防治肝纤维化研究的基础之一。本文对目前建立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几种常用方法的机制、途径、效果及优缺点等进行综述,分析了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选择依据和研究方向。

  • 标签: 肝硬化 模型 动物 综述
  • 简介:动物模型在胆囊炎的病因研究、发病机理的探索以及治疗措施的评估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胆囊炎的病因,与感染、激素、神经、代谢等因素有关。继常规模拟临床的细菌感染造模之后,总胆管结扎、迷走神经切除、食物喂养、异物植入、药物诱导、狭窄成石等在胆囊炎模型建立中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大量能较好模拟人体相应胆囊炎的动物模型,有助于对药物进行临床前的药效学评价和进一步研究胆囊炎的机制和办法。

  • 标签: 胆囊炎 病因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研究维骨片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取7月龄SD大鼠行卵巢切除手术,5周后给予药物维骨片,3个月后检查大鼠股骨骨矿物密度(BMD)、骨矿物含量(BMC),并进行生物力学性能分析,对血中的骨转换指标血清骨钙素(BG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伸展肽(PINP)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进行测定,分析药物对大鼠体重的影响。结果维骨片能显著增加BMC和BMD,并且大鼠股骨最大力和抗弯强度均有升高趋势,维骨片能降低血中PINP及TRAP5b水平。结论维骨片可显著增加大鼠股骨BMC和BMD,有升高大鼠股骨最大力和抗弯强度的趋势,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绝经后高转换型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吸收和骨形成作用,但以抑制骨吸收作用为主,从而起到阻止骨量丢失的作用。

  • 标签: 维骨片 去势骨质疏松 杜仲
  • 简介:失眠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临床治疗失眠必须对因治疗,要排除引起失眠的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纠正对睡眠的认知错误和由此引发的错误应对,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正确合理地使用催眠药物。

  • 标签: 入睡和睡眠障碍 治疗 催眠药
  • 简介:目的在利用正交试验进行脂质体的处方筛选时,采用新的统计方法对试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方法选择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和物理稳定性作为正交设计的评价指标。运用直观分析、方差分析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三种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并通过直观分析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获得最佳制备方案,采用实验比较确证。结果针对四个不同的评价指标,分别采用两种方法直观分析和逐步多元回归优化,得到的处方各不相同。平行进行两组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逐步多元回归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结论逐步多元回归能够弥补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因不连续取点造成的一些不足并能在已有试验的基础上,得到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试验的工作量。

  • 标签: 正交试验 脂质体 逐步多元回归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方 法: 将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收 治的 80 例患有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0 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使用综合康复治疗法,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接受治疗之后,各种临床症状均有减轻,包括疼痛、水肿等现象均有明显缓解,运动功能以及生活功能均有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大幅度减轻了患者痛苦,具有切实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综合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就多学科协作护理在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AC)手术患者中对平均换药次数及伤口愈合时间的影响展开研究探讨。方法:本研究研究对象选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肝胆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49例AC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3例、研究组26例,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多学科协作护理,分析各组护理价值。结果:分析两组患者平均换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指标水平比对照组更具优势,指标对比差异强烈(

  • 标签:
  • 简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妇女中比较常见的排卵障碍性疾病,其发病率在育龄期妇女中为5%~10%[1]。在PCOS的发病中,卵巢局部多因子调节系统起着关键性作用,而且也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间隙连接蛋白43(Cx43)是在卵泡发育及成熟中卵巢组织表达最多的连接蛋白,对卵巢卵泡的发育发挥关键性作用。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大鼠 卵巢颗粒细胞 间隙连接蛋白 卵巢组织 贴剂
  • 简介:每年的11月都是美国政府规定的“国家糖尿病月”,今年亦不例外、美国政府和众多媒体都将更多目光投向了如何减缓每年不断上涨的糖尿病人群增长速度以及怎样对前驱糖尿病患者的重视和管控,而在这其中,移动应用平台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 标签: 美国政府 糖尿病 生活方式 应用平台 多媒体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霉菌性阴道炎与本地区季节气候的动态性变化,为预防和改进优生检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3月~2022年2月梁溪区婚检和孕前优生检查中5 246例白带常规的结果,根据季节将其分成4组,比较各组间霉菌性阴道炎检出率的差异。收集2019年~2021年共2 742例白带常规的结果,探究梅雨气候对霉菌性阴道炎检出率的影响。结果 对于霉菌性阴道炎检出率,春季和夏季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夏季和冬季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梅雨前期和梅雨后期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夏季和梅雨季节后期,天气炎热高温,无锡地区婚检和孕前优生检查人群中霉菌性阴道炎发病率显著增加。

  • 标签: 阴道炎 念珠菌 气候 梅雨 孕前优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3月期间接收并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 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后,观察组患者疼痛情况以及关节活动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 P<0.05)。结论: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质量体验具有显著意义。

  • 标签: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综合康复
  • 简介:目的建立口腔颌面部创伤严重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本研究首先根据层次分析法的要求,通过德尔菲法,收集了26名口腔颌面外科专家的意见,并计算出所构建的概念模型各指标的权重;依据201例病例,通过计算严重度与住院时间的线性相关关系,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本研究构建的评价模型中,硬组织损伤在评价口腔颌面部创伤时的重要性占到62%;而软组织则占到38%;而在硬组织的损伤中,上颌骨损伤、下颌骨损伤、颧骨/弓损伤的重要性较大,分别占18%、17%和12%;而在软组织损伤中神经损伤的重要性最大,为14%。通过计算收集到的201例临床病例的严重度与住院时间的相关性(r=0.778,P〈0.01),本研究验证了所构建的评价模型能比较客观地评价患者的颌面部创伤程度。结论从硬组织和软组织两个方面所构建的颌面部创伤严重程度的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通过层次分析法所计算的模型中各指标的权重具有一定的解释力。该模型对于科学评价患者损伤的严重程度,指导临床治疗,预测医疗资源利用率,监测医疗量和司法机构判定伤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上颌面部损伤 创伤严重度指数 线性模型
  • 简介:目的概括各类骨架型缓控释系统的药物释放数学模型研究进展。方法对整块骨架系统、溶蚀型骨架系统和溶胀型骨架系统的药物释放数学方程进行阐述,同时根据其释药原理的不同进行划分和比较。结果为今后缓控释给药系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结论目前的数学模型无法完全模拟药物从骨架中释放的实际情况,应建立更切合实际的模型

  • 标签: 缓控释系统 药物释放数学模型 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