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Th22和Th17细胞可能在白癜风发生发展作用机制。方法选择白癜风患者60例(按不同分期划分,活动期白癜风患者30例,静止期白癜风患者30例;按不同分型划分,寻常型白癜风患者29例,节段型白癜风患者31例),以年龄和性别匹配健康正常人30例为对照。取外周静脉血,免疫荧光PCR法检测外周血中IL-22mRNA和IL-17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IL-22和IL-17表达含量。将所检测结果与白癜风患者病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白癜风患者实验组外周血中IL-22mRNA和IL-17mRNA以及IL-22和IL-17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其中活动期白癜风患者明显高于静止期患者。(2)寻常性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IL-22mRNA和IL-17mRNA以及IL-22和IL-17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节段型患者。(3)在白癜风患者组,外周血IL-22mRNA和IL-17mRNA表达水平以及IL-22和IL-17水平呈正相关(r=0.753,P=0.000)。结论Th22和Th17细胞在白癜风发生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 标签: 白癜风 分期分型 TH22细胞 TH17细胞
  • 简介:中国性学会中医性学专业委员会拟于2009年8月8日~9日在北京举办“全国中医性学培训班”。中医性学是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性科学中最具特色极具活力学科。中国性学会中医性学专业委员会已经成功举办了7届全国性学研讨会及学习班,对中医性学丰富和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 标签: 中医性学 培训班 中国性学会 专业委员会 中医学 学习班
  • 简介:目的:探讨柔性管理理念在皮肤性病科护理管理运用.方法:结合皮肤性病科护理工作特点,提出在皮肤性病科护理管理实施柔性管理,给护士以人性化管理.结果:提高护士士气和满意度、发挥护士积极性和创造性,减少了护理事故发生,护理实现了零投诉.结论:实施柔性管理增强了科室凝聚力,对于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具有显著效果,有利于发挥护士潜能,提高医院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管理研究 柔性管理 护士
  • 简介:背景:紫外线照射后p53依赖对DNA损害反应与p33^ING1b基因有关,近来报道20%黑素瘤存在p33^ING1b基因突变。目的:分析作者收集大量新鲜黑素瘤组织和黑素瘤细胞系p33^ING1b突变率。方法:通过单链构象多态分析和直接测序法筛查83例原发性黑素瘤和55株黑素瘤细胞系p33^ING1b突变。结果:与之前报道相比,作者发现所有黑素瘤没有体细胞p33^ING1b突变。分析其结果与以往发表研究结果间差异部分可能由于不慎扩增ING1假基因(INGX)和(或)一些标本污染了鼠ING1。结论:p33^ING1b突变在黑素瘤很罕见。作者强调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设计重要性,以避免假基因扩增,并认为证实遗传同一性和个体细胞系起源物种很有必要。需进一步研究来阐明黑素瘤致癌机制p33^ING1b可能作用。

  • 标签: p33^ING1b基因 原发性黑素瘤 基因突变 肿瘤抑制因子 罕见 单链构象多态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联合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技术(TCT)在宫颈癌筛查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接受HR-HPV及TCT检测1426例患者,并行阴道镜活检做病理组织学诊断,对TCT、HR-HPV以及TCT联合HR-HPV检测结果分析。结果:从CINⅠ级、CINⅡ级、CINⅢ级至SCC患者TCT检测阳性率呈显著升高趋势,与宫颈炎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多重感染患者,其CINⅠ级、CINⅡ级、CINⅢ级至SCC患者HPV感染率显著高于宫颈炎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随着CIN分级增加HR-HPV检测阳性率而显著升高,与宫颈炎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CT联合HPV检测,CINⅠ~CINⅢ级及SCC组HPV感染均非常显著高于宫颈炎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联合HR-HPV检测在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显著优于TCT、HR-HPV单独检测,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HPV联合TCT在宫颈癌筛查较单一检测可明显减少漏诊率、误诊率,使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早期介入治疗,降低宫颈癌患者发病率及病死率。

  • 标签: 高危HPV TCT 宫颈癌筛查 阴道镜活检
  • 简介:目的:探索学生家长在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作用。方法:分别在长春市朝阳区、南关区、二道区三所中学初中部对198名家长进行匿名问卷调查,了解初中在校学生家长在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过程态度与需求。结果:家长对目前社会上青少年因过早发生性行为导致性传播疾病、艾滋病和意外妊娠现状认识不足,对家庭参与青少年性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与子女就性与生殖健康问题缺乏沟通。向子女进行性与生殖健康知识讲解、教育不足。79.1%家长支持对青少年开展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希望能参加家长学校学习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学习针对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方法与技巧。结论: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必须形成社会-学校-家庭为一体教育体系。青少年性健康教育走进家庭势在必行,呼吁政府及相关组织给予高度重视与帮助。

  • 标签: 家长 青少年 性与生殖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诊断异位妊娠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经临床确诊异位妊娠患者90例临床资料,且该90例患者均在早期进行过经腹部彩超及经阴道彩超检查,对两种早期彩超检查方法临床诊断准确率情况进行比较性分析。结果:该组患者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临床诊断准确率为77.78%,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临床诊断准确率为96.67%,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临床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χ2=14.41,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各种典型异位妊娠超声影像学表现(胚芽、盆腔积液、原始心血管搏动、附件包块、子宫内假孕囊)检出率均显著高于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诊断异位妊娠方面较传统经腹部彩超具有显著性优势,对于有效降低异位妊娠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早期诊断 异位妊娠
  • 简介:皮肤科外用药物治疗作为常规治疗手段一直备受重视,包括很多自制剂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疗效亦得到患者认可。但是,很多药物或制剂往往注重疗效,配方过程中常忽略产品质地等方面的研究.一方面患者使用时方便性和舒适性受到影晌,另外临床的确会遇到一些皮肤损害缺少适合外用制剂,如特应性皮炎患者抓痕、糜烂等表皮缺损明显皮损(图1),容易继发感染;不宜直接涂抹糖皮质激素药膏和润肤剂.而通常使用氧化锌或硫酸铜锌软膏或抗生素软膏往往过于油腻.洗液制剂有一定收敛抑菌作用.但表皮修复相对缓慢.且使用后容易引起皮肤干燥及刺激,不利于恢复。

  • 标签: 外用制剂 表皮 患者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观察大豆低聚肽(SOP)对中波紫外线(UVB)诱导BALB/c光老化小鼠皮肤Ⅰ型和Ⅲ型胶原作用。方法BALB/c小鼠背部皮肤剃毛后予UVB照射,构建小鼠皮肤光老化模型。随机分组行UVB照射后分别外用不同浓度SOP。组织切片、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纤维改变并测定其胶原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MMP1、MMP3、COL1a1、COL3a1mRNA。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浓度SOP组胶原含量及COL1a1、COL3a1mRNA表达增加(P〈0.05),MMP1、MMP3mRNA表达减少(P〈0.05),且SOP浓度组效果最显著(P〈0.05)。结论SOP能有效对抗UVB所致BALB/c光老化小鼠皮肤Ⅰ型和Ⅲ型胶原降解,对小鼠皮肤具有光保护作用。

  • 标签: 大豆低聚肽 中波紫外线 Ⅰ型胶原 Ⅲ型胶原 基质金属蛋白酶-1 基质金属蛋白酶-3
  • 简介:通过分析对比传统课堂和微信公众平台打造下虚拟课堂在青春期性与性别教育应用研究中发现,微信公众平台打造下虚拟课堂有开放式交流平台、有利于针对敏感话题探讨与调查,以及能够对传统课堂不足进行补充和进一步发展。将网络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用于青春期性与性别教育,对于传统教与学都是一次重要变革,虚拟化青春期性与性别教育课堂不仅可以更快提升人群素质,拓展传统课堂深度和广度,还可以推动社会对青春期性与性别教育重要性重新认识,可以影响教育管理部门相关政策制定,进而推动青春期性与性别教育在全国中小学全面开展。

  • 标签: 微信公众平台 青春期性与性别教育 传统课堂
  • 简介:临床思维能力是临床医生透过疾病现象揭示疾病本质理性认识过程,科学临床思维方法是临床医师成长和成功关键。在皮肤科实习医生开展临床思维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方式重大改革。该文立足基础知识掌握,拓宽知识面,通过去伪存真,把握疾病要点,培养多向性临床思维,对皮肤科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开展启发式教学查房等多方面、多角度培养。

  • 标签: 皮肤科教学 教学实践 临床思维
  • 简介:目的检测寻常性银屑病皮损miR-320及其下游靶基因survivinmRNA表达水平。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及40名健康对照皮肤miR-320、survivinmRNA表达水平,运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survivin是miR-320靶基因。miR-320和survivin表达水平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寻常性银屑病皮损miR-320与survivin表达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皮肤相比,寻常性银屑病皮损miR-320表达量为对照组(0.561±0.11)倍,表达明显下调(t=3.06,P〈0.05);survivinmRNA表达量为对照组(2.034±0.26)倍,表达水平明显上调(t=3.35,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提示survivin是miR-320靶基因,寻常性银屑病皮损miR-320与survivinmRNA呈负相关(r2=0.634,P〈0.05)。结论miR-320可能通过调控其下游靶基因survivin异常表达参与寻常性银屑病皮损形成过程。

  • 标签: 银屑病 miR-320 SURVIVIN
  • 简介:目的探讨干扰素-γ(interferon,IFN-γ)在重度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骨髓造血干细胞表达情况,评价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方法免疫磁珠分选纯化20例重度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及10例健康对照者骨髓造血干细胞,以β-actin基因为内参采用Taqman探针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患者及健康对照者IFN-γmRNA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FN-γ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及健康对照者骨髓造血干细胞均有表达,且在前者明显高表达,为后者20.53倍(P〈0.001);而IFN-γmRNA水平与银屑病严重程度无相关性(r=0.014,P=0.631)。结论造血干细胞IFN-γ异常表达可能影响造血干细胞增殖与分化,进而参与银屑病发病。

  • 标签: 银屑病 骨髓造血干细胞 干扰素-Γ
  • 简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拮抗剂是较早用于银屑病治疗一类生物制剂,通过中和TNF-α,阻断其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作用而发挥疗效。TNF-α拮抗剂在分子结构上有受体融合蛋白和单克隆抗体两大类,前者主要有依那西普(etanercept)及其生物类似物益赛普(yisaipu)等,后者则包括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戈利木单抗(golimumab)、赛妥珠单抗(certolizumab)等。在临床研究和应用,TNF-α拮抗剂显示出对银屑病具有明显疗效,而不同制剂在使用方法、起效速度、总体疗效、安全性等方面则各有差异。TNF-α拮抗剂主要副作用包括过敏反应、各种感染特别是结核病和乙肝激活,以及潜在诱发自身免疫病和肿瘤等风险,用药前需进行认真的筛查,用药过程需密切监视,以确保患者安全。

  • 标签: 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 银屑病 依那西普 英夫利昔单抗 阿达木单抗 益赛普
  • 简介:目的:探讨阿维A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重度寻常型痤疮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8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4例和对照组89例,治疗组给予阿维A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治疗,对照组仅口服阿维A胶囊。2周为1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以及患者满意度评价,并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8%,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X^2=11.40,P〈0.05)。治疗后2、4、6周,治疗组患者满意度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随访3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6.0%,与对照组28.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8.15,P〈0.01)。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X^2=2.36,P〉0.05)。结论:阿维A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重度痤疮效果优于单一用药,且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痤疮 中重度 阿维A 甘草酸苷
  • 简介:医学迅猛发展对医学人才科研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加强对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异常重要。该文从指引医学本科生主动参与、建立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时间冲突亟待解决等方面对加强和完善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措施提出了思考与建议,以求尽快完善符合时代发展需要培养机制。

  • 标签: 皮肤科 医学本科生 科研创新
  • 简介:目的探讨Chemerin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3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Chemerin浓度.另取30例正常人血清作为对照组.结果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Chemerin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hemerin水平与寻常性银屑病分期有关,其中进行期患者组显著高于静止期患者组(P<0.05),且Chemerin血清浓度变化与寻常性银屑病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呈正相关性(r=0.521,P<0.05).结论Chemerin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显著增高,并与寻常性银屑病分期相关,提示Chemerin在寻常性银屑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银屑病 PASI评分
  • 简介:痤疮好发于青少年,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是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皮脂分泌增多、痤疮丙酸杆菌过度增生引起炎症反应及非炎症反应[1]。因其病程长,易复发,好发于面部影响容貌,给患者心理和经济带来很大负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尤其中重度痤疮患者容易出现色素沉着和痤疮瘢痕。

  • 标签: 痤疮 中重度 5-氨基酮戊酸 光动力疗法 护理
  • 简介:目的:比较CCL27、CCR10在鲍温病患者皮损及正常皮肤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鲍温病发病联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ABC法检测14例鲍温病患者组织和7例正常皮肤CCL27、CCR10表达.结果:鲍温病患者皮损,CCL27、CCR10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皮肤(t=-4.34,P〈0.01;t=-12.32,P〈0.01),CCL27、CCR10表达水平差别明显小于正常皮肤(t=4.20,P〈0.01).结论:CCL27、CCR10在鲍温病患者皮损高表达可能与鲍温病发病密切相关.

  • 标签: CCL27 受体 CCR10 鲍温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