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文中首先简要介绍皮肤影像分析的两种策略,即基于医学经验的模型和基于数据驱动的模型,而基于大数据皮肤影像分析策略的核心就是数据驱动的策略。随后从皮肤的影像大数据研究内容、基于这些大数据面向皮肤影像常见的分析策略的数据驱动方法、这些分析策略对应的数据存储及常用的计算框架落地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有一定的专业深度,希望能对皮肤科医生有所借鉴和帮助。

  • 标签: 皮肤影像 大数据 深度学习 数据驱动
  • 简介: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数字化期刊群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凡是本刊刊载的稿件,将一律由本刊编辑部统一提供给《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网络系统,进入因特网提供信息服务。作者如不同意,请投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 标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著作权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网 网络系统
  • 简介:甲由甲单元、甲周的软组织及周围的血管和神经组成,具有保护指端、辅助精细动作等多种功能。甲的解剖结构以及相互作用的异常,不仅是甲病的主要原因,也可为系统疾病的发现提供线索。因此,掌握甲正常的解剖结构,有助于临床医师在最大限度的保留甲的形态与功能的前提下,做出准确诊断和适当治疗。本文综述甲的正常结构及生理功能,旨在为临床上甲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帮助。

  • 标签: 解剖结构 生理功能
  • 简介:尖锐湿疣(Condylomaacumiatum,CA)又称性病疣(anogenitalwarts),是由人乳头病毒引起的,其发病率在中国仅次于淋病,居性传播疾病,第二位。在极少数病人可恶变诱发鳞癌对CA进一步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探讨这些超微结病变在本病发病机理上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更多还原

  • 标签: CONDYLOMA acuminatum ULTRASTRUCTURE koilocyte VIRION
  • 简介:目的:分析全球医学真菌生物膜文献概貌,了解医学真菌生物膜研究现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利用汤森路透的TDA软件分析PubMed数据库收录的医学真菌生物膜相关文献的时间、国家、期刊、作者和高频主题词分布,分析引用前20位文献类型及内容,并制作作者合作网络图。结果医学真菌生物膜相关文献自1999年至今文献数量处于稳步增加的趋势,美国和欧洲在该研究领域处于主导地位,文献也主要发表于美国和欧洲的该领域核心期刊。发文量前10的作者中有3位来自于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皮肤病学系医学真菌中心。医学真菌生物膜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念珠菌属和酿酒酵母,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医学真菌生物膜的形成、其与抗真菌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医学真菌发挥该毒力相关的基因和蛋白基础。被引频次排位与文献贡献排位作者趋势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中国该领域研究主要集中于香港和北京地区。结论欧美仍是该领域的研究大国,近5年中国内地的文献数量和引用率开始增加。临床常见医学真菌和模式真菌生物膜的形成、药敏及其毒力相关机制是医学真菌生物膜的主要研究热点。

  • 标签: 医学真菌 生物膜 PUBMED 文献计量
  • 简介:皮肤位于人体表面,易于观察及分析,因此皮肤病学是最适宜应用各种图像技术的临床二级学科,也是人工智能在医学研究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皮肤病学涵盖2000多种不同皮肤病,皮肤健康和皮肤疾病是发生率最高的医学问题(几乎每个人均有)。

  • 标签: 皮肤病学 脉络 诊疗 影像 人体表面 图像技术
  • 简介:目的:旨在调查一般成年人群自我评估的面部皮肤敏感发生率及其不同模式,以及与性别和日光敏感度的关系。方法:用标化11项调查表调查人们在过去一年间的过敏反应经历。这些问题探讨了皮肤敏感的不同模式:模式Ⅰ(与血管反应相关的颜面潮红),模式Ⅱ(对特定环境条件产生的皮肤反应),模式Ⅲ(接触某种物质后出现皮肤反应),针对女性的模式Ⅳ(与月经周期相关的皮肤发疹)。附加项目同时针对女性和男性,包括日光敏感度。问卷调查在与“SupplémentenVitaminesetMinérauxAntioxydants”(SU.VI.MAX)队列有关的一个大样本中年人群中进行。结果:61%女性(n=5074)和32%男性(n=3448)自我报告有敏感性面部皮肤,并随年龄增长发生率降低。在同年龄组中,女性发生模式Ⅰ、Ⅱ、Ⅲ的几率(分别为78%,72%和58%)高于男性(分别为56%,48%和28%)。绝经前女性发生模式Ⅳ的几率为49%,而修须后男性为41%。日光敏感被认为是皮肤敏感度的主要因素。因素分析显示皮肤白晰的个体常发生与模式I相关的反应;皮肤发红和烧灼感与特定的环境条件相关(模式II)。结论:皮肤敏感是常见问题,随年龄增长发生率逐渐下降,与男性和女性性别相关。

  • 标签: 面部皮肤 光敏感度 自我报告 成年人群 队列 MAX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剖宫产与顺产对孕妇产后性功能、盆底结构功能、生活质量和相关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西安高新医院进行分娩的健康孕妇7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分娩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剖宫产组(n=350)与顺产组(n=400)。于产后6个月,采用盆底肌力评分、健康状态调查问卷、女性性功能量表对比两组孕妇的盆底结构功能生活质量以及性功能,并检测孕激素、雌二醇、黄体生成素以及卵泡刺激素等性功能相关激素的水平。结果两组孕妇产后6个月的盆底结构功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顺产组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孕妇产后6个月的孕激素、雌二醇、黄体生成素以及卵泡刺激素等性功能相关激素的水平相比,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孕妇产后6个月的性唤起、性欲、阴道润滑程度、性生活满意度、性高潮以及性交疼痛相比,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剖宫产与顺产孕妇产后6个月的盆底结构功能、性功能及性功能相关激素无明显差异,但顺产孕妇产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优于剖宫产。

  • 标签: 剖宫产 顺产 产后性功能 盆底结构功能 生活质量 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