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1 个结果
  • 简介:第七届亚太地区神经系统疾病多学科会议(Brain2010)将于2010年1月8日-9日在香港中文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香港中文大学及两岸三地神经科学术大会联合主办,届时将邀请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日本、美国、欧洲等地的专家与会并作学术报告。

  • 标签: 神经系统疾病 亚太地区 香港中文大学 中国抗癌协会 学术报告 专业委员会
  • 简介:背景和目的术前放/化疗可显著降低患者局部复发风险,因而被推荐用于Ⅱ/Ⅲ期直肠癌患者,这类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模式可能产生远期不良反应。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确定术前放/化疗对术后肛肠功能、性功能以及排尿功能的远期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以及Cochrane数据库,筛选有关接受术前放/化疗和直肠癌切除手术患者术后远期功能转归的相关研究文献。所有入选文献研究对象必须为术前放/化疗后接受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患者,研究指标包括远期肛肠功能、性功能以及排尿功能。结果最终入选25项研究,共6548例患者。大多数研究显示,术前放/化疗后,患者肛肠功能(14/18项)以及男性患者的性功能(9/10项)存在功能障碍。少数研究对女性的性功能障碍进行观察(4项)。荟萃分析表明,放疗患者更易出现大便失禁(RR=1.67,95%CI:1.36~2.05;P<0.0001)。此外,术前放/化疗后患者的直肠测压结果平均静息压力(加权平均差WMD=15.04,95%CI:0.77~29.31;P=0.04)以及最大收缩压力结果(加权平均差WMD=30.39,95%CI:21.48~39.3;P<0.0001)明显较差。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41,95%CI:0.74~2.72;P=0.3)。8项研究中有6项以及荟萃分析都表明,术前放/化疗对患者排尿功能无明显不良影响(RR=1.05,95%CI:0.67~1.65;P=0.82)。结论尽管关注患者远期功能转归方面的高质量研究较为有限,但现有证据显示,术前放/化疗后进行TME手术对患者肛肠功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 标签: 远期功能 平均静息压力 肠功能 性功能障碍 排尿功能 加权平均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对乳腺良性病灶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35例856处乳腺病灶进行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术,通过病理检查与随访评价其对乳腺病灶的诊治效果。结果Mammotome微创手术成功率达100%。每个肿物的平均切除时间为15min,平均旋切次数18次,肿物长径(1.5±1.0)cm,皮肤伤口微小,仅3~5mm。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的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对乳腺良性病灶成功进行微创切除术,其操作简单,准确,安全,损伤小,美观效果好,是一项值得推广的乳腺微创技术。

  • 标签: 乳腺良性肿瘤 MAMMOTOME 微创 超声引导
  • 简介:目的探讨动态中和固定系统(dynamicneutralizationsystem,Dynesys)用于腰椎退行性滑脱治疗的早期临床疗效及相关影像学改变。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我科对17例明确诊断为腰椎退行性滑脱的单节段病变患者进行了后路椎板开窗减压,Dynesys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男6例,女11例;年龄53~72岁,平均61.3岁。手术节段分布:L3/4间隙3例,L4/5间隙10例,L5/S1间隙4例。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疗效评估。通过术前及随访时X线片测量椎间隙高度比及椎间活动度。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未发生严重的围手术期并发症。随访期间未发生内固定失败。术后随访12~22个月,平均15.4个月。VAS腰痛评分:术前5.9±2.7,末次随访1.8±1.2;VAS腿痛评分:术前3.1±2.4,末次随访1.2±0.9。ODI指数:术前(39.4±17.3)%,末次随访(14.8±11.2)%。术前及随访时所有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体间高度比:术前2.5±1.2,随访时2.8±1.4,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活动度:术前(4.6±1.5)°,随访时(1.8±1.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ynesys系统内固定是轻度腰椎退行性滑脱的一种早期疗效满意的治疗选择。

  • 标签: 椎间盘退行性变 椎间盘移位 腰椎 脊柱疾病 Dynesys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vonHippel—Lindau病(VHIM)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6年6月-2005年6月间收治的7例VHLd患者进行CT、MRI、检查和手术治疗,并进行家系调查。结果:7例患者均病理证实为血管网织细胞瘤,同时合并有视网膜血管瘤、肾囊肿等。4例患者有明确家族史。显微手术全切除6例,痊愈出院;次全切除1例,术后1月死亡。结论:MRI增强扫描对中枢神经系统VHIM的检查极其敏感,手术是本病的首选治疗手段,术后应长期随访,并防止遗漏颅外病变。

  • 标签: von Hippel—Lindau病 中枢神经系统 显微手术 血管网织细胞瘤
  • 简介:食管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患者术前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肠内营养(enter-alnutrition,EN)是公认的对有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营养支持的首选方式,只要肠道有功能且安全时,就应该使用。早期肠内营养(earlyenteralnutrition,EEN)是指术后24~48小时内给予肠内营养,患者术后7~8小时小肠消化吸收功能开始恢复。早期肠内营养更符合生理需要,不仅能改善营养,还能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促进胃肠功能早日恢复,减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乃多器管功能不全(MODS)的发生,增强患者免疫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食管癌 空肠造口 肠内营养 护理
  • 简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原发于脑和脊髓的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临床上较少见,仅占脑肿瘤的1%和结外NHL的1%~2%,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不断增高趋势。PCNSL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上无特异性,非手术难以确诊。目前公认比较有效的治疗是大剂量甲氨蝶呤(MTX)为主的化疗再附加或不加(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全脑放疗。手术不是主要治疗手段,但对明确诊断十分重要。虽然PCNSL病人的预后还不乐观,但近十年来,临床治疗效果已有了明显提高。经过合理的综合治疗,平均生存期已达到3年以上,5年生存率达到40%。由于PCNSL的治疗与神经系统其它肿瘤不同,我们还需要在探讨PCNSL的临床(非手术)鉴别诊断、深入研究PCNSL的分子病理特点以及多学科的协作治疗方面努力。

  • 标签: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PCNSL 非霍奇金氏淋巴瘤 肿瘤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机械臂辅助3D系统在完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评估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应用机械臂辅助3D系统实施完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18例。分析患者基线资料、术中及术后结果。结果18例患者均完成3D腹腔镜手术。1例胃体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时术中因脾脏撕裂出血,中转为手助扶镜并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2%,包括1例(5.6%)肺部感染和1例(5.6%)炎性肠梗阻,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出院。远端胃癌D2根治术平均手术时间为(232.8±58.3)min,全胃切除D2根治术平均手术时间为(287.3±67.9)min,术中失血量为(122.5±55.7)ml,首次排气时间为(47.9±19.7)h,恢复流质饮食时间为(74.6±20.9)h,术后住院时间为(10.224.7)d。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9.8±11.3)枚。结论机械臂辅助系统在完全3D腹腔镜胃癌D: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机械臂辅助3D系统 完全腹腔镜手术 胃癌 淋巴结清扫
  • 简介:我们为什么要服用补充剂?目的肯定是要补充某些缺失。如果我们从食物中不能吸收足够的钙质,就应该服用一些钙的补充剂;如果我们缺乏维生素D,那么D补充剂就是合适的。不幸的是,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知道自己需要补充什么,需要补充多少剂量,所以听说什么有效就补什么,希望对身体有好处。我们还希望所用的产品是经过精确的标记和制备,而不是假药。

  • 标签: 保健药品 安全 天然 草药 补充剂 维生素D
  • 简介:目的比较腹腔镜和传统开腹大肠癌根治术在肿瘤学安全性方面的区别。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金湖县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126例行大肠癌根治术的TNMⅠ~Ⅲ期病例的临床随访资料。其中腹腔镜组46例,开腹组8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辅助治疗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生存等肿瘤学指标。结果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以随访36个月为准。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比较:3年累积生存率为84.1%比82.9%,远处转移率为13.6%比17.1%,戳孔/切口癌转移率为0比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复发率为6.8%比11.8%,其中Ⅲ期病例腹腔镜组局部复发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大肠癌根治术安全、有效,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当。

  • 标签: 结肠癌 直肠癌 腹腔镜手术 疗效
  • 简介: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手术的淋巴结清扫及肿瘤安全切缘,评估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手术的肿瘤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普通外科疾病诊疗中心363例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412例开腹胃癌D2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和肿瘤安全切缘距离以及围手术期资料.结果腹腔镜组与开放组在患者年龄、性别、BMI以及肿瘤T分期比例无统计学差异.腹腔镜手术组淋巴结清扫数目(23.5±8.4)枚,开腹手术组为(24.7±9.3)枚;腹腔镜手术组肿瘤近切缘距离(6.95±1.92)cm,远切缘距离(4.89±1.80)cm;开腹手术组肿瘤近切缘距离(7.28±2.01)cm,远切缘距离(4.05±1.77)cm;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肿瘤远近端切缘距离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镜组、开腹组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腹腔镜和开腹手术组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10.6±35.2)ml和(420.5±112.2)ml,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镜和开腹手术组术后平均住院日为(9.5±2.6)d和(11.5±2.9)d,腹腔镜手术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开腹手术组(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能够达到与开放手术相同的肿瘤根治效果,安全可行,同时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 标签: 胃癌 D2淋巴结清扫术 腹腔镜 肿瘤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晚期食管癌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单纯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WHO实体瘤近期疗效标准评价总有效率为52.5%,显著高于对照组2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35,P〈0.05);按NCI通用不良反应分级标准进行评价,观察组重度以上不良反应比例为22.5%,显著低于对照组5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82,P〈0.05)。结论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较常规手术治疗疗效显著,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减少了并发症,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 晚期食管癌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长期以来,肝脏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多在影像学界和介入放射学界开展,肿瘤临床学专业的医师参与较少,使与肿瘤介入治疗相关的肿瘤学某些问题未能得到很好的讨论,其结果可能导致治疗用药与肿瘤细胞代谢特点及药代动力学相悖.我们1999年1月至2002年12月,采用经植入性动脉导管药盒输注系统(PCS),持续长程CF+5Fu灌注化疗为主治疗各种晚期肝癌27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植入性药盒系统 CF 5-FU 长程灌注化疗 治疗 中晚期肝脏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单独或联合检测血清CA125,CA199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患者,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60例为恶性肿瘤组,所有患者均通过内镜或者病理明确诊断。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清CA125、CA199表达水平,并分析CA125、CA199单独诊断及联合诊断的效能分析。结果:检测肿瘤标记物CA125、CA199的高表达均提示存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可能,而检验效能不一。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组患者血清标志物CA125、CA199水平、阳性比例及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A199敏感度最高为46.67%,特异性为87.50%,CA125的特异性最高为90%,敏感性为41.67%,CA125与CA199联合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提高至96.25%,48.33%,AUCROC为0.769,均高于各指标单一检测时的结果(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A125、CA199能够提高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

  • 标签: 消化系统 诊断 肿瘤 CA125 CA199
  • 简介:目的探讨在超声引导下运用麦默通(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行皮下乳腺切除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2013年6月至2015年4月宿迁市人民医院乳腺外科在超声引导下运用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对23例男性乳腺发育症患者施行了皮下乳腺切除术,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对患者术后的切口瘢痕、胸壁外形及乳头乳晕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3例手术均获成功,未出现术中并发症。手术时间30~65min,平均42min;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裂开或愈合不佳;术后住院3—5d。随访6—15个月,患者手术部位瘢痕小且隐蔽,乳头乳晕处无明显凹陷,外形美观,乳头感觉正常,所有患者对手术效果表示较满意。结论在超声引导下运用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术后胸部外观及功能等方面效果较好,瘢痕隐蔽不明显,患者满意率高。

  • 标签: 男性乳腺发育症 乳腺切除术 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 超声引导 乳房整形
  • 简介:背景与目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轴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病变局限于中枢神经系统内,不伴有其它系统的播散,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本文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和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1月至2002年10月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5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临床、影像学资料和组织病理学特征。35例组织病理标本中来源于手术切除的32例,经手术活检2例,立体定向活检1例。结果:本组病例男19例,女16例,男女比例为1.2:1,年龄26~72岁,平均年龄52岁。就诊时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肢体无力、瘫痪和神经精神症状,57%(20例)的患者病史短于4周,77%(27例)的患者病史短于8周。发病急,病情进展快。本组35例共52个肿瘤,其中16例(45.7%)为多发性肿瘤。肿瘤多位于额部(14例)、颞顶部(7例)和基底节区(5例)。29例(83%)患者的主体肿瘤位于小脑幕上。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B细胞来源34例,T细胞来源1例。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是一组异质性肿瘤,侵袭性强,发病急,病史短,病情进展快。影像学特点为头颅CT平扫表现为等或高信号,注射造影剂后明显增强,肿瘤常发生于幕上大脑半球,易多发,极少发生出血、钙化或囊变。术前诊断困难,预后差。

  • 标签: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组织病理学 肿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胃癌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年生存率及复发率,以探讨腹腔镜胃癌手术的安全性及远期疗效.方法自Medline,EMBASE,OVID,CochraneControlledTrialsRegisterdatabases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等数据库检索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发表的有关腹腔镜胃癌手术对比传统开腹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年生存率及复发率的文献.按筛选标准,共有9篇入选.评估文献质量并提取数据资料,应用荟萃分析专用软件包对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全体研究样本量合计935例胃癌,其中腹腔镜手术组509例,传统开腹手术组42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胃癌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06%、15.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46;95%CI:0.30~0.71;P=0.0004);其5年生存率分别为92.27%、89.42%(OR1.35;95%CI:0.66~2.77;P=0.41),复发率分别为2.55%、3.76%(OR0.70;95%CI:0.31~1.57;P=0.39),二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胃癌手术明显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其远期疗效与传统开腹手术相当.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胃切除术 预后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EGFR突变型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放射治疗,观察组采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吉非替尼联合放疗治疗,随访5~25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疗效、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随访结束时的生存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57.5%vs35.0%,82.5%vs6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以1~2级为主,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0%(36/40),与对照组的85.0%(34/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5.2个月(95%CI:12.357~18.697)和12.1个月(95%CI:9.354~15.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6,P=0.025).结论对于EGFR突变型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靶向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 标签: 放射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吉非替尼 EGFR突变
  • 简介: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CA125、CA19—9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7年5月至1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所有住院病例的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的血清CA125和血清CA19-9浓度,并与消化系统良性疾病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根据最终诊断将住院患者分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组及消化系统良性疾病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组血清CA125浓度水平及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P=0.000);恶性肿瘤组血清CA19—9浓度水平及阳性率亦均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P=0.000)。单独使用血清CA125和血清CA19-9诊断消化系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相似;若以二者中任一阳性即判断阳性,则敏感性有较明显提高,而特异性明显下降;若以二者同时阳性作为诊断,则敏感性明显下降,特异性明显提高。结论单独使用血清CA125或血清CA19-9诊断消化系统恶性疾病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不高;联合使用血清CA125或血清CA19-9,则可明显提高其特异性。

  • 标签: CA125抗原 CA19-9抗原 消化系统 恶性疾病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