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7 个结果
  • 简介:小儿常复性肾病(FRNS)是指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患儿经正规泼尼松治疗初次反应后6个月内2次,或1年内3次以上复发或反复.约占小儿NS的30%~50%,临床治疗颇为棘手.近年我们以中医中药为主治疗,旨在降低复发率,提高缓解率,减轻副作用,临床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病例选自1992年1月~1998年12月儿科肾病住院患儿60例,均符合小儿常复发性肾病(FRNS)的诊断标准[1],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21例,女9例,年龄《5岁2例,5岁~10岁16例,11岁~14岁12例,平均年龄6.5岁;对照组男22例,女8例,年龄《5岁3例,5岁~10岁17例,11岁~14岁10例,平均年龄6.3岁.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儿童 复发性紧病 FRNS
  • 简介:尖锐湿疣是一种发生于肛门或外生殖器部位的常见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该病在欧美和中国的发病率都有增加趋势。英国过去10年中该病占性病门诊就诊病人的10%~25%,美国1966~1981年间发病率增加5倍。中国在1980年代后发病率迅速增加,在性传播疾病中占第2位。该病的病原体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性接触,其次是母婴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该病的潜伏期为2周~8个月,

  • 标签: 保疣清 尖锐湿疣 不良反应 生殖器
  • 简介:目的探讨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的护理体会.方法总结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应用索拉非尼治疗的56例晚期肾癌患者的随访资料.结果56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和不同表现的可耐受的不良反应.结论索拉非尼对晚期肾癌的病情控制有较好的效果,而且其毒副作用相对较轻,通过严格随访,积极预防及对症护理,服药后安全性良好,患者多可耐受.

  • 标签: 索拉非尼 不良反应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当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tunneledcuffedcatheters,TCC)功能不良需更换导管时,采用原位换管方式的可行性,并与常规重新置管方法的比较。方法选择2012年6爿至2014年10月广东医学院附属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肾内科留置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2年后出现导管功能不良需更换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28例,依据同一部位曾留置导管2次为常规置管组,超过2次为原位换管组,其中常规置管组16例,原位换管组12例;原位换管组采取原位更换导管方式,在涤纶套及上次静脉穿刺点中间位置切开,分离皮下组织后挑起导管,离断并退出远心端,在原导管静脉端置入导丝后退出剩余导管。重新建立一皮下隧道,将新导管从皮下隧道穿过,导丝法置入新导管。与常规重新置管方式比较,观察其年龄、性别、透析时间、曾留置导管次数、血流量、尿素清除指数(Kt/V)、尿素下降率(ureareductionratio,URR)、置管成功率、感染率、末次置管使用时间等指标,对使用效果进行总结评价。结果常规置管组16例中,6例置管失败;原位换管组12例均成功无手术并发症,术后导管使用通畅,血液透析时血流量达220ml/min以上。术后随访3个月,其中1例在术后1周内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血培养示铜绿假单胞菌,经抗生素静脉治疗及局部封管后好转。统计结果显示,原位换管组在导管血流量、Kt/V值、URR、透析时间、年龄、性别上与常规置管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同部位血管曾换管次数越多,末次置管使用时间越长,需要使用原位换管的可能性越大,原位换管组术后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较常规置管组高(P〈0.05)。结论对于血液透析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出现功能不良的尿毒症患者,采用原位换管方式,可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是有效实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 原位换管
  • 简介: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常见原因。其发生首先以微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为起点,继而发生以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扩展为特征的肾小球硬化。据欧、美、日本的统计资料表明,目前DN已跃升为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位原因,占35%左右。近年来,我院应用肾元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早期糖尿病肾病 肾元胶囊 临床观察 治疗作用 微血管并发症 血流动力学变化
  • 简介:目的观察肾衰宁胶囊治疗糖尿病肾脏病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糖尿病肾脏病肾衰竭代偿期、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口服肾衰宁胶囊,对照组口服药用包醛氧淀粉酶,观察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检测治疗前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变化。治疗45d后,治疗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SCr、BUN水平均降低,同时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肾衰宁胶囊治疗糖尿病肾脏病肾衰竭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能明显延缓肾功能不全的进展。

  • 标签: 血尿素氮 肾功能不全 治疗
  • 简介:精液质量是决定男性生殖能力的主要因素。精液质量除在检查中估价精子的活力、精子的数量、液化时间等一系列重要指标外,发现精子形态结构异常及其发生率是极为重要的。正常精液中也有相当多的异常精子,临床实验室检查一般把精子顶体完整率达到80%为正常,如超过20%的畸形则视为异常,有的专业书上定为20—40%的范围,

  • 标签: 精子畸形率 疗效观察 生精胶囊 临床实验室检查 不育 治疗
  • 简介: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目前随着PSA等筛查方法的应用,其发病率在我国有逐年递增趋势。近年来随着各种肿瘤治疗技术的开发和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前列腺癌的治疗又有了新的综合性手段。本院2007年7月至2012年8月对12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采取间歇性内分泌治疗(intermittenthormonaltherapy,IHT),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标签: 晚期前列腺癌 内分泌治疗 间歇性 临床观察 前列腺癌患者 恶性肿瘤
  • 简介:肾损伤是泌尿外科急诊常见病之一,占腹部损伤的8%~10%,而16岁以下未成年人肾损伤相对较少,我院自1987年2月~1997年5月共收治未成年人肾损伤38例,占同期肾损伤患者的24%,其中保守治疗36例,占95%,仅2例手术。对非手术治疗24例患者在6个月~62个月进行不定期随访,其远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肾损伤 非手术治疗 远期疗效观察 患者 定期随访 急诊
  • 简介:目的探讨膀胱肿瘤并类白血病反应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膀胱肿瘤并类白血病反应的认识。方法对2013年太和医院收治的1例膀胱肿瘤并类白血病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本例与相关文献报道的5例共6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59.0±14.9)岁;临床分期均≥T3N0M0。文献纳入的5例患者均行膀胱根治性全切术,术前外周血白细胞最高水平平均为(70.68±25.49)×109/L,术后2周内3例患者血白细胞降至正常范围;1例明显下降,但未恢复正常;1例术后血白细胞不降反高于术前,该病例病情进展极快,术后1个月死亡。本例患者同时合并主动脉夹层及下肢静脉血栓,不适宜手术,确诊后予保守治疗,2个月后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6例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5.00±3.93)个月。结论膀胱肿瘤并类白血病反应较少见,高度恶性,预后不良,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可动态反映肿瘤的进展及控制情况。

  • 标签: 膀胱肿瘤 类白血病反应 白细胞
  • 简介:左旋卡尼汀(L-carnitine,肉碱)是促使长链脂肪酸进入线粒体进行β氧化必需的营养素,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由于肉碱合成和摄入减少,以及透析中丢失,出现肉碱缺乏[1].为此,本文观察了左旋卡尼汀注射剂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的肉碱浓度变化及临床疗效.

  • 标签: 左旋卡尼汀 注射剂 临床疗效观察 血液透析患者 肉碱缺乏 维持性血透
  • 简介:湿热证在慢性肾炎病程中很常见,且普遍存在于临床各证型中,笔者于2001年1月~2002年10月对128例慢性肾炎临床表现有湿热证的患者,采用具有清热利湿、活血通络功效的肾复康1号颗粒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治疗 肾复康 临床疗效观察 湿热证 慢性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
  • 简介:目的观察凋亡素联合化疗药物吉西他滨及多西紫杉醇的体外抗膀胱癌效果,评价该蛋白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将原核表达载体pBV220/Apoptin中的Apoptin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后,转染人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株EJ,利用RT-PCR观察基因表达情况,MTT法和流式细胞仪TUNEL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并行统计分析。结果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Apoptin并转染膀胱癌细胞株EJ,并于转染后不同时段观察到联合用药组肿瘤细胞的抑制率与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凋亡素与吉西他滨或多西紫杉醇联合应用可发挥协同抗膀胱癌效应,凋亡素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膀胱肿瘤 凋亡素 吉西他滨 多西紫杉醇 治疗
  • 简介:凝血障碍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病理损害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采用由活血化瘀为主的自制中药肾炎康胶囊对35例慢性肾炎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凝血-纤溶系统指标改变,结果提示肾炎康胶囊对慢性肾炎凝血异常具有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肾炎康胶囊 慢性肾小球肾炎 高凝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