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体外反搏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浆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8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因急性冠脉综合征行PCI手术,后转入青岛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治疗的患者118例,其中男性68例,女性5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Ⅰ组(n=38)、Ⅱ组(n=40)、Ⅲ组(n=40)。三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Ⅰ组给予常规治疗,Ⅱ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0.9%氯化钠250ml或5%葡萄糖250ml+丹红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1/日,Ⅲ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0.9%氯化钠250ml或5%葡萄糖250ml+丹红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1/日及体外反搏治疗(1h/次,1/日),连续治疗14d。PCI术前1d、PCI术后1天(24h±2h)、治疗14d时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结果Ⅰ组有2例、Ⅱ组有1例、Ⅲ组有3例由于不能耐受体外反搏或病情加重中途退出试验。与PCI术前1d比较,PCI术后1d三组hsCRP、ICAM-1和VCAM-1均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14d时,与Ⅰ组相比,Ⅱ组、Ⅲ组hsCRP、ICAM-1、VCAM-1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组相比,Ⅲ组hsCRP、ICAM-1、VCAM-1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联合体外反博能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的炎症因子水平。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体外反博治疗 急性冠脉综合征 高敏C反应蛋白、细胞间粘附分子-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期甲泼尼龙结合缓解期TVNR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症(RRMq)的疗效。方法女IFN-β例RRM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2例。观察组在急性期采用甲泼尼龙冲击疗法(MPPT)治疗,缓解期采用TFNβ-1b治疗;对照组在急性期采用MPPT治疗,缓解期注射0.9%氯化钠溶液。观察两组急性期疗效、不同时期的复发率、Kurtzke扩展残疾状况量表(EDSS)评分、磁共振(MRI)脑部病灶数量和体积及IFNβ-lb的不良反应。结果急性期MPPT治疗的84例患者,总有效率达97.62%。观察组两年总复发率(31.71%)低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第。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且观察组第。年复发率低于第1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第。年末一初始EDSS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12个月和0~24个月,观察组MRI头部病灶数量和体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RRNS患者,采用急性期MPPOT阿结合缓解期TFN-β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 标签: 甲泼尼龙 干扰素Β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