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波治疗仪与动机访谈治疗慢性盆腔炎(CPID)后慢性盆腔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医院收治的CPID后慢性盆腔痛患者80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观察组采用微波治疗仪与动机访谈治疗,对照组采用微波联合抗生素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80%(χ2=8.549,P=0.003);治疗4周后,2组VAS评分、中医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7.50%vs.10.0%,χ2=0.305,P=0.581)。结论CPID患者给予治疗微波治疗仪与动机访谈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慢性盆腔炎 微波治疗仪 护理
  • 简介:目的调查口腔专科护士参加护理学继续教育(continuingnursingeducation,CNE)学习动机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制定培养计划,提高护理人员学习动机提供客观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中文版教育参与量表对122名口腔专科护士进行调查,了解其参加CNE的学习动机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22名口腔专科护士参加CNE的学习动机总分为(70.24±15.25)分,平均分为(2.60±0.56)分,6个维度的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求知兴趣(3.31±0.88)分、职业进展(3.21±0.90)分、社会服务(3.15±0.85)分、外在期望(2.29±0.58)分、逃避或刺激(2.29±0.50)分及社会关系(1.86±0.45)分;不同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平均月收入及婚姻状况的口腔专科护士参加CNE学习动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限为口腔专科护士参加CNE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结论口腔专科护士参加CNE的学习动机处于中等水平,参加CNE的学习动机受工作年限的影响,护理管理者应对不同工作年限的口腔专科进行针对性的继续教育。

  • 标签: 口腔专科护士 继续教育 学习动机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保护动机理论下的护理干预,进一步分析患者的ESCA评分及BMI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确诊为老年糖尿病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来源,在其中随机抽取80例,诊疗时间范围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以随机法设计方式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保护动机理论下的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成果。结果:从护理上看,观察组患者ESCA评分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BMI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平均为(22.61±1.19)kg/m2,对照组则为(19.42±1.17)kg/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保护动机理论下,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具有可推广价值。

  • 标签: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 老年糖尿病 ESCA评分 BMI得分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多轨道专科护理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冠心病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 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行PCI治疗8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各42例),甲组常规护理,乙组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多轨道专科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P>0.05);护理后,乙组LVEDD、LEVF改善效果优于甲组(P<0.05);乙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甲组(P<0.05)。结论 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多轨道专科护理应用在PCI治疗冠心病患者术后中,可以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动机行为转化 多轨道专科护理 心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动机性访谈干预联合体位护理对踝关节骨折患者负性情绪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运动医学科接收治疗的8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动机性访谈干预联合体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 (SAS) 评分、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评分、踝关节功能评分及活动度评分。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

  • 标签: 动机性访谈 体位护理 踝关节骨折 焦虑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护理干预联合改良膀胱体操对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至2023年11月我院妇科收治的92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护理干预联合改良膀胱体操。比较两组患者的膀胱功能恢复率、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旁观功能恢复率、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给予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护理干预联合改良膀胱体操,可有效帮助膀胱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宫颈癌根治术 动机行为转化 改良膀胱体操 生活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的影响。方法:择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中的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入院时间顺序予以分组,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30例)、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30例),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ESCA评分、肾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存在对比意义。结论: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的肾功能有显著改善作用,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效果显著,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保护动机理论 综合性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 尿毒症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信息-动机-行为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本次纳入104例患者,时间2018年4月至2020年7月,不同护理服务分两组(每组52例),常规护理为对照组,信息-动机-行为护理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二次入院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ESCA、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该护理方式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效果。

  • 标签: 冠心病 二次入院 信息-动机-行为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动机式访谈联合下肢负重振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康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2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下肢负重振动训练,研究组应用动机式访谈联合下肢负重振动训练。比较两组下肢运动功能、痉挛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MAS评分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动机式访谈 下肢负重振动训练 脑卒中 下肢功能康复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口腔正崎患者临床采用动机性访谈联合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作具体阐述,并以患者负性情绪以及自我管理能力作为数据支持。方法:挑选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口腔正崎的100例患者为实验样本,将21年6月前就诊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临床运用常规护理,同时将7月后就诊的50例患者为研究组,并采用动机性访谈联合循证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后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负性情绪明显得到有效改善,自我管理能力数据显优势,相较于另一组,组间差异(P<0.05),体现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机性访谈联合循证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同时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说明此模式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动机性访谈 循证护理 口腔正崎 负性情绪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对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的效果及有效率进行分析。方法:我院收治老年帕金森病患者60例,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给予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比不同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不同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80.0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者护理有效率,在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帕金森 保护动机理论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保护动机理论为指导的阶梯式护理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保护动机理论为指导的阶梯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心脏功能康复情况、6 min步行试验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LVEF、SF-36评分、6 min步行试验结果、LVEDD、LVE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LVEF、SF-36评分、6 min步行试验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VEDD、LVES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保护动机理论为指导的阶梯式护理,能改善其心功能和心率波动,提升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

  • 标签: 保护动机理论 阶梯式护理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此文探析以动机行为转化为核心的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慢病康复疗养员延续服务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慢病康复疗养员,对比不同护理措施两组慢病康复疗养员的护理满意度和自我管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无论在护理满意度还是自我管理行为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具有可比性。结论:以动机行为转化为核心的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慢病康复疗养员延续服务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并实施。

  • 标签: 动机行为转化为核心 老年糖尿病 康复护理 延续服务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动机性访谈联合 IKAP 模式对晚期卵巢癌癌性疼痛老年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 方法: 选取 138 例老年卵巢癌癌性疼痛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两组,各 69 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动机性访谈联合 IKAP 模式进行护理,评价遵医行为、生活质量和疼痛程度。 结果: 应用联合护理模式的一组,遵医度较高,生活质量较优,疼痛程度较轻,数据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在老年晚期卵巢癌癌性疼痛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 动机性访谈联合 IKAP 模式 ,有益于提高遵医度,提升生活质量,能够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

  • 标签: 晚期卵巢癌 癌性疼痛 动机性访谈 IKAP模式 遵医行为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动机性访谈联合 IKAP 模式对晚期卵巢癌癌性疼痛老年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 方法: 选取 138 例老年卵巢癌癌性疼痛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两组,各 69 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动机性访谈联合 IKAP 模式进行护理,评价遵医行为、生活质量和疼痛程度。 结果: 应用联合护理模式的一组,遵医度较高,生活质量较优,疼痛程度较轻,数据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在老年晚期卵巢癌癌性疼痛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 动机性访谈联合 IKAP 模式 ,有益于提高遵医度,提升生活质量,能够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

  • 标签: 晚期卵巢癌 癌性疼痛 动机性访谈 IKAP模式 遵医行为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以保护动机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80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名。观察组接受以保护动机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心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保护动机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积极的效果,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保护动机 护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00例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被纳入本次临床研究的样本范围内,所有样本均为我院收治,且收治时间范围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内。以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组,即常规护理组(50例)与观察护理组(50例)。统计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及SF-36评分。结果:干预前,组间的各项评分不存在差异性,P<0.05;干预后,观察护理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及SF-36评分显著升高且高于常规护理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性,即P<0.05。结论:基于保护动机理论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水平,该模式与常规模式比存在显著优势。

  • 标签: 保护动机理论 老年帕金森 自我管理 生活质量
  • 作者: 陈玉和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08-08
  • 出处:《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21年第13期
  • 机构:江门新会爱尔新希望眼科医院,广东 江门 529100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式护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1月收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92例,根据干预方案分组,对照组46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6例给予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式护理,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DS、S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ESCA评分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式护理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自护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SBAR沟通模式;信息-动机-行为技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心理状态;自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