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对实验测定和计算所得的各种数值常常要进行修约,不少人在修约时简单地采用纯数字的四舍五人方法,这是不正确的。应按照GB8170—87《数值修约规则》修约,其简明口诀为“4舍6入5看齐,5后有数进上去,尾数为零向左看,左奇进偶舍弃”。

  • 标签: 《中华护理教育》 期刊 编辑部 GB8170-87 《数值修约规则》
  • 简介:对实验测定和计算所得的各种数值常常要进行修约,不少人在修约时简单地采用纯数字的四舍五入方法,这是不正确的。应按照GB8170—87《数值修约规则》修约,

  • 标签: 修约规则 数值 期刊 编辑工作
  • 简介:对实验测定和计算所得的各种数值常常要进行修约,不少人在修约时简单地采用纯数字的四舍五入方法,这是不正确的。应按照GB8170-87《数值修约规则》修约,其简明口诀为“4舍6入5看齐,5后有数进上进,尾数为零向左看,左奇进偶舍弃”。例如:修约到1位小数,12.149修约为12.1;12.169修约为12.2;12.150修约为12.2。

  • 标签: 数值修约
  • 简介:对实验测定和计算所得的各种数值常常要进行修约,不少人在修约时简单地采用纯数字的四舍五入方法,这是不正确的。应按照GB8170-87《数值修约规则》修约,其简明口诀为“4舍6入5看齐,5后有数进上进,尾数为零向左看,左奇进偶舍弃”。

  • 标签: 数值修约
  • 简介: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各种研究中,对实验检测和计算所得的数据往往都要进行修约。过去习惯使用“四舍五入法”进行数的修约,该方法是不正确的,我们应将其废除。根据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的修约应遵照“四舍六入”的法则进行,下面作一介绍,请广大作者遵照执行。

  • 标签: 数字用法 修约规则 医学领域 实验检测 国家标准 出版物
  • 简介: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各种研究中,对实验检测和计算所得的数据往往都要进行修约。过去习惯使用"四舍五入法"进行数的修约,该方法是不正确的,我们应将其废除。根据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的修约应遵照"四舍六入"的法则进行,下面作一介绍,请广大作者遵照执行。

  • 标签: 修约 四舍五入法 四舍六入 次修
  • 简介:目的探讨层流洁净手术室术中人员流动量对空气中细菌及切口感染的影响,为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期间在我院同一间千级层流洁净手术室内手术的13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根据术中人员流动情况分为流动组98例和与非流动组32例,采用静态采样法在开始手术前(开启空气过滤装置30min,但患者未进入手术室)、术中30,60,90,120min时、术毕时(开始缝合切口时)对手术室内空气进行采样,后行细菌培养,观察及计算空气中细菌,同时观察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空气中细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30,60,90,120,术毕时流动组空气中细菌明显高于非流动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组术中不同人员流动量术前空气中细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30,60,90,120,术毕时,术中人员流动量>10人次的空气中细菌明显高于术中人员流动量≤10人次,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组术后15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非流动组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组中15例切口感染患者均为术中人员流动量>10人次,术中人员流动量≤10人次未发生切口感染,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人员流动量>10人次时手术室内空气中细菌及切口感染率明显增高,有正相关性(P<0.05);术中人员流动量≤10人次时手术室内空气中细菌明显增高,有正相关性(P<0.05),但切口感染率未增加,无相关性(P>0.05)。结论术中人员流动量可明显影响到层流洁净手术室空气中细菌数量,人员流动量>10人次时空气中细菌数量的升高,导致术后切口感染发生风险性增高。

  • 标签: 层流洁净手术室 人员流动 细菌 切口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