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嵌体修复牙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3年7月到2014年7月64例牙缺损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全冠技术治疗牙缺损。实验组采取高嵌体修复牙残损,按照患者的牙体形态、残余程度设计洞型的形状,然后依照全冠的预备标准设计修复牙的外形,选择合适的印膜,并使用硅橡胶印膜材料取出牙模,使用硬度好的石膏制作灌注模型,利用暂时冠先短时间保护牙齿,等到嵌体冠制作好以后给予患者试戴,并粘固。修复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结果32例对照组出现6例修复脱落,1例患者牙齿外形出现问题,1例患者基牙发现继发龋,1例患者修复颈缘不密合。实验组出现1例患者牙齿外形问题。结论高嵌体修复技术对治疗患者牙缺损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嵌体 口腔内科 高嵌体 修复 全冠
  • 简介:摘要目的对牙牙髓病的病因进行分析,并研究其护理实施要点。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牙牙髓病患者共计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比较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SDS和SAS评分,并分析牙牙髓病的病因。结果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00%)、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治疗牙牙髓病患者需要对其病因进行分析,同时予以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以此达到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缓解不良情绪的应用效果。

  • 标签: 牙体牙髓病 病因 护理 要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部肿瘤患者行精确放疗的摆位误差相关原因。方法本文开展研究的资料来自于2015年4月至2017年9月本医院收入并予以精确放疗的30例部肿瘤患者,对患者拍摄得到的395幅射野图像和其计划系统产生的数字重建放射片DRR开展比对,分析30例部肿瘤患者左右(x)、前后(y)、头脚(z)的摆位误差情况及摆位误差频数分布状况。结果30例患者胸部肿瘤的摆位偏移多位于y及z方向,患者的腹部肿瘤及盆腔肿瘤的摆位偏移多位于x及z方向,患者x、y及z方向的摆位误差均大概是近似于正态分布情况。结论胸部肿瘤患者行精确放疗的摆位偏移的随机误差比系统误差更大,而摆位偏差主要是源自于随机误差。

  • 标签: 体部肿瘤 精确放疗 摆位误差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牙牙髓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68例牙牙髓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根管治疗)与实验组34例(采用碘仿、奥硝唑与地塞米松合剂根管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中,实验组患者(97.1%)与对照组患者(79.4%)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复发率为8.8%(3/34),对照组复发率为23.4%(8/34),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牙牙髓病患者中,通过对其临床特征进行详细了解,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有效的根管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牙体牙髓病 临床特征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检测N-末端脑钠肽前、D二聚、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价值。方法择本科室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间脑卒中患者(脑卒中组,n=90)和健康体检人员(健康组,n=90)实施研究,对所有人员均实施N-末端脑钠肽前、D二聚、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比不同人员的检测结果。结果脑卒中组患者随病情加重、病灶直径增大N-末端脑钠肽前、D二聚、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且均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检测N-末端脑钠肽前、D二聚、超敏C反应蛋白可辅助患者病情诊断。

  • 标签: 脑卒中 N-末端脑钠肽前体 D二聚体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椎成形术治疗老年骨折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6月-2016年9月期间收录的80例老年骨折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探讨组(40例),对照组患者在经皮椎成形术(PVP)后使用碳酸钙D3片治疗,探讨组患者在PVP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前缘、中部椎体高度无明显差异(p>0.05);探讨组患者治疗后的前缘、中部椎体高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低分子肝素钙联合PVP的方式治疗老年骨折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可有效增加患者骨量,避免骨破坏,提高骨强度。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钙 椎体成形术 骨折疏松性 椎体压缩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溶血标本对D二聚测定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来我院就诊病人做D=聚体检测的300例溶血标本作为观察组,其中轻度溶血100例,中度溶血100例,重度溶血标本100例。另对这300位患者立即重抽抗凝血(尽量避免溶血)在没有溶血状态下测定D二聚浓度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D二聚浓度均高于对照组,轻度溶血标本D二聚含量较对照组高约高100-300ug/ml左右,中度溶血标本D二聚含量较对照组高出约400-600ug/ml左右,重度溶血标本D二聚全是较对照组高出约600-1000ug/ml左右,对比差异明显,并且P均<0.05。结论,溶血标本的D二聚值明显增高,造成临床上的正相干扰,假阳性。D二聚作为临床急诊检验项目,对急性脑卒中、心梗、静脉血栓、肺血栓、动脉血栓都具有很好的诊断意义,为了给医生提供准确的临床诊断依据,对于溶血标本,提倡采用重新抽取的办法进行处理。

  • 标签: D二聚体 溶血 血栓临床诊断依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缺损达龈下患牙的治疗方法及修整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65例牙缺损达龈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根据损伤程度采用牙髓、牙周以及牙联合的方法进行有效治疗,并对所有的患者进行2年的随访,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根据损伤深度分别采用牙龈切除术和牙冠延长术进行牙龈修整术后,患者在2周内的治疗效果很明显。且在6个月复查时,牙周组织均恢复正常,2年内的随访65例中有3例患者出现了牙龈红肿的症状,牙体内的填充物仍比较完整。结论牙龈切除术和牙冠延长术修整牙龈的疗效较好,但选择适应症时应慎重,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治疗。

  • 标签: 牙体缺损 龈下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的微创治疗效果。方法选择90例2017年1月-2018年3月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据术式分组。对照组开展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手术干预效果;手术的耗时以及出血情况;手术前后患者椎体高度、COBB角度、ODI指数、VAS;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手术干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的耗时以及出血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椎体高度、COBB角度、ODI指数、VAS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椎体高度、COBB角度、ODI指数、VAS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行微创手术疗效非常理想,可有效恢复椎结构以及功能,减轻疼痛和改善功能障碍。

  • 标签: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微创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玻璃切除联合曲安奈德玻璃注射治疗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确诊的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7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均行矫正视力、眼压、眼底及B超检查,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玻璃切除术,观察组行玻璃切除联合曲安奈德玻璃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黄斑水肿发生率及平均眼压、视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黄斑水肿发生率(1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平均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视力改善率为65.7%(23/35),对照组患者视力改善率为42.8%(15/35),观察组患者视力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切除术中应用曲安奈德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视力,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除 曲安奈德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玻璃切除联合曲安奈德玻璃注射治疗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确诊的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7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均行矫正视力、眼压、眼底及B超检查,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玻璃切除术,观察组行玻璃切除联合曲安奈德玻璃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黄斑水肿发生率及平均眼压、视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黄斑水肿发生率(1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平均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视力改善率为65.7%(23/35),对照组患者视力改善率为42.8%(15/35),观察组患者视力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切除术中应用曲安奈德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视力,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除 曲安奈德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鼻背筋膜下鼻假置入隆鼻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在我门诊部接受鼻背筋膜下鼻假置入隆鼻的患者9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效果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统计了解。结果治疗后,有74例对隆鼻治疗较为满意,18例对隆鼻治疗效果基本满意,2例患者不满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为鼻梁偏高、歪斜、皮下淤血、皮下假轮廓外显、皮肤颜色异常等,在进行二次矫正手术后剩余2例患者对手术效果也较为满意。结论鼻背筋膜下鼻假置入隆鼻的临床效果较好,术后患者的满意度较高,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鼻背筋膜 鼻假体 隆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疼痛作为人体第五大生命体征,同时也是临床常见症状,这不仅属于主观感受范畴,同时也伴随产生系列心理变化和生理变化,疼痛会使患者痛苦程度增加,对疾病转归不利,因此需要做好疼痛护理工作,缓解疼痛程度,改善预后。基于此,本文对扁桃切除术后疼痛护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扁桃体切除术 疼痛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牙牙髓治疗中根管填充程度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8月在本院中接受牙牙髓治疗的患者105例,随机分为3组,A组35例,给予欠填充,B组35例,给予适填充,C组35例,给予超填充,观察填充效果及疼痛发生情况。结果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C组,疼痛发生率低于A组、C组,差异显著(P<0.05);A组、C组在疗效及疼痛发生率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牙牙髓治疗中,根管适填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根管欠填充及超填充,且可降低疼痛发生率。

  • 标签: 根管充填程度 牙体牙髓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对进行经皮椎成形术病人使用护理配的具体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进行经皮椎成形术病人70例,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35例,1组为对照组,给予病人常规护理;2组为观察组,给予病人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治疗护理前后JOA下腰痛评分和总有效率结果治疗护理前,两组病人JOA下腰痛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护理后,观察组JOA下腰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依次为94.29%和74.2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进行经皮椎成形术病人使用综合性护理能提升病人腰椎活动能力,整体治疗护理效果良好,可在各大医院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微创手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在口腔正畸中常常使用支抗来抵消矫正产生的反作用力,因此支抗在口腔正畸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支抗的稳定性往往决定了了牙颌矫正的最终效果。从以往的治疗经验来看,若是使用强支抗对矫正治疗的影响相当明显,甚至会导致发生后牙前移的情况。因此微型种植支抗在提出之际就得到了临床治疗的高度重视,并在口腔正畸用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正畸 微型种植体支抗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性附着在下颌覆盖全口义齿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下颌覆盖全口义齿修复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球帽附着,观察组为磁性附着,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压槽骨高度、固位性、舒适性、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磁性附着在下颌覆盖全口义齿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相比于球帽附着,患者的舒适性和固位性更佳,值得应用。

  • 标签: 下颌覆盖全口义齿修复 磁性附着体 临床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临床使用地西泮配合活跃期使用催产素促进第产程的药物疗效。方法从2013年至2015年,第产程中,潜伏期出现宫缩乏力的产妇,于潜伏期静注地西泮10mg并在活跃期静点催产素为甲组。活跃期出现宫缩乏力的产妇,于活跃期使用该药物疗法者为乙组。不使用该药物疗法者为丙组。观察第产程进展情况,结果甲组42人中第产程小于8小时的产妇有19人、第产程8-12小时的产妇有15人、大于12小时的产妇有8人。乙组58人中第产程小于8小时的产妇有22人、第产程8-12小时的产妇有25人、大于12小时的产妇有11人。丙组50人中第产程小于8小时的产妇有5人、第产程8-12小时的产妇有18人、大于12小时的产妇有27人。结论第产程静注地西泮10mg并在活跃期静点小剂量催产素,在严密监测胎心音、宫缩情况下,可以促进第产程完成而进入第二产程,缩短总产程,使产妇保持良好精力,更好配合完成阴道分娩。

  • 标签: 宫颈扩张期(第一产程) 地西泮 催产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高龄孕妇羊水细胞染色核型分析,探讨高龄孕妇胎儿染色异常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湖南省岳阳市妇幼保健院行妊娠中期羊膜腔穿刺术及羊水染色核型分析的1364例高龄孕妇的病例资料,计算胎儿染色异常的发生率。结果共检出46例胎儿染色异常,发生率为3.37%,包括常染色数目异常26例,其中21三18例、18三6例、13三2例,性染色数目异常(含嵌合体)10例,结构异常10例,其中易位5例、缺失3例、重复1例、X等臂1例,染色多态55例,多态率4.03%。结论高龄孕妇胎儿染色异常以13、18、21号染色和性染色数目异常为主,对高龄孕妇进行羊水细胞染色核型分析能有效的诊断胎儿染色病,是减少染色异常胎儿出生的必要手段。

  • 标签: 高龄孕妇 羊水细胞 核型分析 染色体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