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痛胃镜在老年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行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的100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取出术,观察组行无痛胃镜取出术,观察对比临床应用效果,并总结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无痛胃镜老年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安全有效,临床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应用的重要意义。

  • 标签: 无痛胃镜 消化道异物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老年肺气肿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0例老年肺气肿患者,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例患者采用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对照组20例患者采用单独给予痰热清治疗。结果观察组3h内恢复17例,对照组3h内恢复11例两组患者用药后3h内发生呼吸困难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体温及胸部X线摄片恢复正常时间都显著短于对照组,本次实验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痰热清与头孢呋辛钠联合的方法对患有肺气肿的老年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痰热清 头孢呋辛钠 肺气肿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接受长程血透治疗的维持性血透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情况进行调查以使得血透患者感染HBV、HCV和HIV的感染率进一步降低。方法将2012年1月到2017年1月底我院收治的426例接受半年以上的维持性血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经过半年调查一次患者HBV-M、抗HCV和抗HIV情况;从2012年1月开始,把抗HCV阳性的血液透析患者和HBsAg阳性患者进行严格分区分机透析。将各患者的HBV-M、抗HCV和抗HIV三种抗体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将分区分机前后的两组患者感染HBV和HCV的情况同时做对比。结果2012年初到2017年初维持性血透患者HBeAg抗原阳转率为0;后两年比前三年的抗HCV阳转率有大幅度下降(P<0.001);426例患者均未发生抗HIV阳性;未感染HBV或HCV的血透患者比感染HBV或HCV的血透患者的肝功能异常率低(P<0.001)。结论促红素广泛应用之后减少输血,血透患者的HBV和HCV感染率明显降低,进一步对分区分机的两类HBV和HCV感染患者进行隔离血透治疗,发现血透患者感染HBV和HCV的风险大幅度降低。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 人体免疫缺陷病毒 血透 随访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亚胺酸酯联合舒芬太尼在老年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6例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A组缓慢引入0.1g/kg舒芬太尼和0.1?2mg/kg依托咪酯,B组缓慢舒芬太尼0.1mg/kg,丙泊酚1?2mg/kg。麻醉前(T1),麻醉后1分钟(T2),内窥镜检查后1分钟(T3),苏醒后1分钟(T4),记录两组SBP,DBP,HR和RR。记录两组睑反射时间,胃镜检查时间,睁眼时间,不良反应及应用麻黄素和阿托品。结果两组用药及不良反应比较,A组2例,B组收缩压下降4组以上,麻黄素需升高血压;A组1例,B组2例HR<50次/分,阿托品用量需增加心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注射疼痛1例,房颤4例,咳嗽3例,4例肢体运动障碍,SpO2<90%者1例,恶心呕吐者2例,B组疼痛19例,房颤0例,咳嗽11例肢体运动障碍;组注射产生疼痛,房颤的发生率P<0.05。结论依托咪酯联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老年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治疗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较小,安全性较好。

  • 标签: 舒芬太尼 老年人 无痛胃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尖吻蝮蛇毒抑瘤组分I(AAVC-I)对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AAVC-I对BEL7402细胞的24h抑制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MTT显示,BEL7402细胞增殖能被AAVC-I抑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免疫组化显示,随药物浓度增加,平均光密度值呈递减趋势,表明bcl-2蛋白表达相应下调。结论尖吻蝮蛇毒抑瘤组分I对肺癌BEL7402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并诱导其凋亡,可能与bcl-2表达下调有关。

  • 标签: AAVC-I BEL7402 细胞凋亡 bcl-2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暴露实验设计,观察北京市雾霾天气对在外活动的健康年轻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在外活动2小时的健康年轻,24小时后其尿样中经肌酐校正过的丙二醛水平未发生统计学上的显著变化。今后应增大样本量、增加测量次数,增加对大气污染物导致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了解,更好的保护人群健康。

  • 标签: 雾霾 健康年轻人 尿样丙二醛 脂质过氧化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科室生殖道解脲支原体、型支原体感染及药敏结果。方法收集我院妇产科、皮肤科、泌尿科、不育与性学科患者的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与药敏实验结果1200份进行研究。结果4个科室感染均以Uu感染为主,泌尿外科的Uu单独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科室,皮肤科的Mh感染明显高于其他科室(P<0.05)。各科室患者最敏感抗生素均为米诺四环素,但对米诺环素敏感性无差异(P<0.05)。不同种属支原体的抗生素敏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菌种的支原体感染、不同科室的就诊人群对于支原体敏感抗生素选择具有一定影响。医务工作者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殖道支原体菌种变化,并根据支原体的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性高的抗菌药物。

  • 标签: 解脲支原体 人型支原体 感染 药敏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昔洛韦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EB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确BV感染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儿例数各30例,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人丙种球蛋白,对比两组患儿经不同治疗干预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儿经治疗之后总有效率分别63.3%显著低于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93.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比较显著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BV感染的患儿采用阿昔洛韦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病毒感染几率,改善患儿日后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EB病毒感染 阿昔洛韦 人免疫球蛋白
  • 简介:目的:检测老年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巨细胞病毒(hCMV)的活动性感染情况,探讨hCMV感染与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形成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hCMV-IgM抗体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hCMV-mRNA的表达.结果:老年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血清hCMV-IgM抗体阳性率和hCMV25ku蛋白基因mRNA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组(P≤0.05)和健康对照组(P≤0.01),而腔隙性脑梗死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特异度和敏感度较高的ELISA和RT-PCR法检测体内hCMV-IgM抗体,能够反映患者体内hCMV的近期感染情况.hCMV近期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老年性脑梗死有关,这项研究可能对进一步研究老年性脑梗死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防治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巨细胞病毒 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 酶联免疫吸附法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针灸推拿配合牵引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共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牵引治疗,观察组联合实施中医针灸推拿治疗,比较患者临床疗效及疼痛和关节功能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VAS及功能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给予牵引治疗基础上,实施中医针灸推拿配合治疗,能显著提高疗效,缓解患者关节疼痛,提升关节功能,具有积极推广意义。

  • 标签: 中医针灸推拿 牵引 老年人 腰椎间盘突出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和高危型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选同期的体检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均进行高危型乳头瘤病毒感染检测,对检查阳性结果患者进行随访。结果观察组患者高危型乳头瘤病毒感染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人员,两组数据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细菌性阴道病和高危型乳头瘤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对细菌性阴道病实施积极治疗,能够降低高危型乳头感染几率,降低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生几率。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高危型人乳头感染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藜芦醇白蛋白纳米粒对体外培养的人胆囊癌GBC-SD细胞株凋亡的影响,为白藜芦醇纳米制剂的临床应用及胆囊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实验对象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药物5-Fu对照组、白藜芦醇组、白藜芦醇白蛋白纳米颗粒组、空白纳米粒组,并利用CCK-8及RT-PCR评估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检测不同浓度及药物组对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1)白藜芦醇及其纳米粒、5-Fu在10~80μg/ml浓度区间对GBC-SD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且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与RES相比,在20~80μg/ml浓度时5-Fu与RES-BSANP对胆囊癌GBC-SD的增殖抑制率明显增强。(2)三种药物均能通过上调胆囊癌GBC-SD细胞中Caspase-3、Caspase-8、Caspase-9mRNA的相对表达量,促进胆囊癌细胞凋亡。结论白藜芦醇白蛋白纳米粒对胆囊癌GBC-SD细胞株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抑制作用相较于单独的白藜芦醇要更强,这种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凋亡基因Caspase-3、Caspase-8、Caspase-9有关。

  • 标签: 白藜芦醇 白蛋白纳米粒 胆囊癌 Caspase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糜烂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其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104例宫颈糜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抗病毒治疗)和对照组(射频治疗)各5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104例宫颈糜烂患者中,轻(42例)、中(34例)、重度症状(28例)患者的HPV感染率分别为45.24%、52.94%以及71.43%。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4.23%>80.77%)相对更高(P<0.05),而白带增多(4.53±1.25)d<(6.13±1.74)d、下腹坠胀(7.68±1.61)d<(11.84±2.29)d以及接触性出血等症状的消失时间(5.26±1.39)d<(7.44±1.57)d等相对更短(P<0.05)。结论在感染HPV的宫颈糜烂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抗病毒治疗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和效果。

  • 标签: 宫颈糜烂 HPV 抗病毒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针灸推拿配合牵引治疗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33例患者使用中医针灸推拿配合牵引进行治疗,对照组33例患者仅使用中医针灸推拿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94%)及治愈率(63.6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患侧直腿抬高角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中医针灸推拿联合牵引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缓解患者疼痛,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中医针灸推拿 牵引治疗 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目的:探讨葡萄糖诱导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凋亡的信号传导途径。方法:利用葡萄糖诱导细胞凋亡:将不同浓度葡萄糖作用于HK-2细胞不同时间,并经透射电镜观察、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凋亡细胞。采用抑制剂拮抗葡萄糖诱导凋亡:分别将不同浓度的蛋白激酶C抑制剂(hypericin)、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抑制剂(apopain)、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genistein)、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AME)作用于HK-2细胞30min,再加50mmol/L葡萄糖作用48h,后行FCM检测HK-2细胞凋亡情况。结果:50mmol/L葡萄糖作用48h可诱导HK-2细胞发生凋亡,并可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到凋亡小体,而FCM检测发现10^-4mmol/Lhypericin、10^-4mmol/L和10^-6mmol/Lapopain、10^-7mmol/Lgenistein、10^-2mmol/LNAME可明显抑制葡萄糖诱导的HK-2细胞凋亡。结论:蛋白激酶C、caspase-3、蛋白酪氨酸激酶、一氧化氮(NO)都参与了葡萄糖诱导HK-2细胞凋亡的信号传导过程。

  • 标签: 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细胞凋亡 信号传导
  • 简介:目的:建立实时定量RT—PCR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的方法,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PBMC)中TGF-β1mRNA进行定量检测。方法:在TGF-β1基因的外显子1和2之间设计一对引物和一条TaqMan—MGB探针;构建TGF-β1质粒克隆,以T7RNA聚合酶体外转录合成带有目的片断的cRNA作为标准品,根据10倍系列稀释cRNA标准浓度对数和其循环域值(Cyclethreshold,Ct)制作标准曲线,检测PBMC中TGF—β1mRNA含量;并对本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重组质粒测序显示插入的片断为TGF—β1mRNA特异性片断,成功的建立了实时定量RT—PCR检测TGF-β1mRNA方法,灵敏度达6.81拷贝,线性范围为6.81~6.81×10^8拷贝,且重复性好,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1.28%-2.27%和2.56%-2.61%,临床应用显示,27例肝纤维化病人PBMC中TGF-β1表达量为1.20×10^8(1.80×10^7~9.80×10^7)拷贝数/10^5细胞,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30×10^7(7.24×10^6~5.00×10^7)拷贝数/10^5细胞(P<0.05)。结论:实时定量RT-PCR检测TGF-β1mRNA具有敏感、特异、快速、高效等特点,为TGF—β1mRNA作为肝纤维化的诊断指标提供方法学依据。

  • 标签: 人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 定量检测 肝纤维化 TGF-Β1 RT-PCR
  • 简介:摘要每个人在经历成长过程中,机体的各个器官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在成长中机体各个器官就像机器的零件一样在运转中潜移默化的发生老化,这个过程是长久的慢性的进行性的过程,也是我们人类共同面临的过程,当我们进入老年阶段,身体各个器官处于运转不灵活的状态,在人体中心血管系统的老化是从30岁就开始了,就像机械运转的主干零件失灵一样总是最先发生老化,由于老化导致的心血管重构现象的发生及一些列的改变,同时也造成一系列的生理及病理的变化,老化了的生理现象常常演变成老化病理症状,这也是老年阶段发生心血管病变的机率很高的一个原因,心血管功能障碍时因为多种环境因素与自身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心血管系统的重构与作用功效的变化导致机体多种疾病的发生。

  • 标签: 老年人 循环系统解剖生理改变 心血管系统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老年性冠心病心律失常者实施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并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就诊编号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60例给予单一美托洛尔给药,观察组60例给予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给药,对两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评定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PR间期、QRS波时限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源性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者,给予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心律失常、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确切,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值得借鉴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老年人 心律失常 稳心颗粒 美托洛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联合任务导向训练对卒中后步行能力的康复作用。方法将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82例卒中患者纳入至本次研究中,运用随机数字法将入选患者分成研究组(41例)及参照组(41例),对参照组患者单独实施任务导向训练干预,研究组则给予下肢康复机器联合任务导向训练,观察两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取得的Berg及FMA量表评分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功能性步行能力(TUC时间)和膝关节屈曲活动角度(KFAROM)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Berg评分及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但Berg评分的组间比较差异性不大(p>0.05);运用不同方法干预后,干预组的下肢功能性步行能力及膝关节屈曲活动角度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讨论运用下肢康复机器联合任务导向训练也有效改善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下肢功能性步行能力及膝关节屈曲活动角度,但对改善患者下肢平衡方面并不理想。

  • 标签: 康复机器人 卒中 康复 导向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社区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16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总结患者的用药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在社区医生的指导下,患者的血压、血糖均明显下降,血压血糖控制情况较好,无严重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结论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适当的选用降压降糖药,因人而异的制定治疗方案,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压、血糖,降低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社区老年人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治疗效果 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