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足与其他并发症相比,往往会被人们轻视。糖尿病足部护理及预防,旨在确认足部溃疡的高危人群,并采取适当措施,提供常规的足部检查,给予必要、持续性的指导,从而降低糖尿病患者下肢的截肢率,提高搪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早期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使糖尿病足发生率大大降低。方法本文通过总结临床3例糖尿病足患者的病史、防治资料与护理体会阐述了糖尿病足的病因、预防及护理,重点提出了糖尿病足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结果3例糖尿病足患者经上述治疗,2例患者痊愈,1例患者溃疡已结痂干燥,待其自然脱落。结论早期干预、积极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糖尿病足部溃疡以及溃疡所致截肢的发生。

  • 标签: 糖尿病足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患者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探讨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因消化道出血前来本院就诊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5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有效治疗,治愈的患者有24例,好转的患者有23例,无效的患者有7例,其中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道中常见的出血现象约占47.31%,而由胃部及食管静脉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比例约占17%,因为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出血的比例为9%,除此之外,以直肠癌引起的下消化道出血近年也呈现上升的趋势。结论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选择胃镜进行检查的准确性更加高。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治疗的关键在于止血以及对原发病灶进行治疗,严重的患者应对其实行外科手术治疗。

  • 标签: 消化道出血 患者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妇产科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科室,其护理的安全是护理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处理好护理安全管理的几个内容,如规章制度的执行、对患者权利的重视、法律意识的提高、护士自我形象的树立、护理文件的完整书写还有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等,完善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妇产科护理管理标准,规范护理行为,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问题,做到安全管理。就能有效防止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妇产科的护理质量,保证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 标签: 妇产科 护理安全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口腔颌面部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临床口腔颌面部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分别有3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加心理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心理总发生率(6.67%)与对照组患者(40.00%)相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67%)与对照组患者(66.67%)相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口腔颌面部手术患者给予心理护理的效果较好。

  • 标签: 口腔颌面部 手术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临床诊治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接诊的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其中40例纳入此次研究,采取常规降压治疗的2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早期强化降压治疗的20例患者为观察组。结果对比两组神经功能评分、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颅内血肿增大比例,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降压治疗而言,对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强化降压治疗疗效更为理想,有利于改善预后,但同时也要注意合理控制患者血压。

  • 标签: 脑出血 高血压 临床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在结核内科展开的优质护理服务方法以及获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择我院结核内科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个月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应用QOLUCC量表评估两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及对护理工作满意率分别为(30.16±4.12)、(35.53±4.13)分和96.67%,对照组分别为(45.83±5.26)、(48.35±5.46)分和81.6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QOLUCC量表总评分为(5.1±0.4)分,对照组为(13.4±0.8)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核内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的质量,使患者获得优质护理,从而得到较高的满意率,有助于身体的康复。

  • 标签: 结核内科 优质护理服务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普科老年手术病患采取术前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90例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的老年病患,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案,在此基础上给予实验组患者心理护理方案,比较其临床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进行比较,实验组病患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统计学上存在意义。结论给予普外科老年手术病患有效术前术后心理护理方案能显著降低病患的SAS和SDS程度,意义重大。

  • 标签: 普外科手术 心理护理 SDS,SAS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贫血鉴别诊断中应用血液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自愿原则在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贫血患者中选取66例,并依据疾病类型将所有患者分为缺铁性组与地中海组,每组33例患者。另选取同期我院健康成人33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给予3组患者血液检验并观察分析其检验结果。结果地中海组患者Hb、RBC、RBC/MCV与缺铁性组进行对比差异显著,地中海组明显更高,缺铁性组患者RDW明显高于其他2组,其他2组患者Hb、MCH、MC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地中海组中贫血患者灵敏度是93.93%,特异性是60.60%,符合率是78.78%,,缺铁性组中贫血患者灵敏度是96.96%,特异性是63.63%,符合率是81.81%。结论在贫血鉴别诊断中应用血压检验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灵敏度较高,特异性较强,可有效诊断和鉴别贫血。

  • 标签: 贫血 鉴别诊断 血液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发病原因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80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分析并探讨所有患者的发病原因、体征以及具体治疗情况。结果180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中有71例(39.44%)脑血管疾病患者、52例(28.89%)严重创伤患者、23例(12.78%)代谢性脑病患者、20例(11.11%)乙醇中毒患者、8例(4.44%)糖尿病患者、6例(3.33%)药物中毒患者。急诊内科昏迷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质量受到患者昏迷程度、发病情况以及入院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各因素种不同类别病死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内科昏迷患者具有极为复杂的发病原因,在临床治疗中必须对疾病类型予以明确区分,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促进患者生存率以及生活质量的提升。

  • 标签: 发病原因 昏迷患者 急诊内科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通过乳癌术后化疗致白细胞降低的严密观察静心护理,可以减少患者化疗期间出现的白细胞减少现象,帮助患者顺利渡过化疗期,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乳腺癌? 化疗? 白细胞减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性脑病的临床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住院200例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8例患者抢救成功,22例死亡。结论肝性脑病是各种肝病的终末期,如不及时正确的抢救和护理,将会导致生命危险,死亡率高。护士要加强病情观察,施行预见性、全面的护理是肝性病救治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肝性脑病 护理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86-0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更能满足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需求,在患者的临床康复上作用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急性 胰腺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面部皮脂腺囊肿(SC)的手术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2例SC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6例患者行CO2激光术治疗,对照组46例患者行常规外科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9.13%(P<0.05)。观察组切口美容优良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84.78%(P<0.05)。结论对面部皮脂腺囊肿患者进行CO2激光切除焊接术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瘢痕形成率与复发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面部 皮脂腺囊肿 手术
  • 简介:摘要:瘾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疾病;杏林主任医师认为该病分为虚实两端;实证多于风邪有关,主要有风寒束表、风热犯表、湿热束表,虚证多与血虚相关,虚证主要有血虚风燥有关。

  • 标签: 瘾疹,王杏林,名医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心肌梗塞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1月接收的患有心肌梗塞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观察患者的临床特点,给予抗凝、静脉溶栓等治疗,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经检查发现所有患者的心电图出现改变、心肌缺损标志物显著升高等。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30.0%、食欲减退25.8%、嗜睡24.2%、上腹部疼痛20.8%、头晕头痛19.2%、腹泻28.3%、神志不清32.5%。患者合并糖尿病的38.3%,合并高血压49.2%,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11.7%。经过治疗后,治愈出院的110例(91.7%),死亡率为8.3%,死亡原因为心源性休克的5例,急性心力衰竭的3例,顽固性心律失常的2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3.9±10.2)d。结论老年心肌梗塞的患者需要及时进行准确诊断,给予抗凝、静脉溶栓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老年心肌梗塞 临床诊断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