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用于静脉输液治疗中预防静脉炎发生的效果。方法 抽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间在我院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分为两组进行对比,其中一组命名为对照组,另一组命名为研究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接受循证护理,并对不同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静脉炎发生,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循证护理 静脉输液 预防 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鉴别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价值。方法:2020.1-2020.12,抽取医院收治的79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展开研究,经患者同意后,为患者实施常规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以手术病理学为金标准,对比超声诊断鉴别结果。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良性结节诊出98.00%、恶性结节诊出93.10%、总诊出96.20%大于常规二维超声84.00%、72.41%、79.75%(P<0.05)。良性结节的边界清晰、形态规则与囊实质出现大于恶性结节,血流丰富、微钙化与低回声出现小于恶性结节(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可准确辨别结节良恶性,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常规二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声特征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个性化护理对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疗效及复发的影响。方法 纳入实验研究的116例均经临床诊断为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入组时间为2020年4月-2020年12月,分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别采用个性化护理(实验组,n=58)及常规护理(对照组,n=58)开展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临床指标包括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可以有效缩短患者各项指标的恢复时间,减少复发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高脂血症 胰腺炎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CT及MR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及检出。方法:研究时段选取范围2017年01月~2021年01月,入选此次研究100例患者均为我院接收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结合此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应用诊断方法的差异,将其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依次实施CT诊断及MR诊断,比较在不同干预措施应用下的检出、误诊、漏诊。结果:分析检出,和对照组(82.00%)相比,观察组(98.00%)更高,P<0.05。和对照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误诊、漏诊相比,观察组误诊(0.00%)、漏诊(2.00)更低,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期间,通过予以MR诊断方法,能够直接反映出患者的病情,有助于提高检出,且确诊和漏诊明显降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诊断水平,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CT诊断 MR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 检出率 误诊率 漏诊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2月至2021年8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护理质量控制的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及院内感染情况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实验组50例患者中,护理服务态度为90.98±4.42,安全护理为94.40±2.10,操作技能为92.27±3.43,院内感染为1(2.00%),护理满意度为50(100.00%)。实验组患者护理质量各项参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院内感染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质量控制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实现患者院内感染的有效控制,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在临床上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医院消毒供应室 护理质量控制 院内感染率 影响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1年12月)内,入组观察对象100例,均为妇科尿常规检验患者,以随机数字法进行平均分组,每组50名患者,分别应用规范化尿液检测(观察组)与常规尿液检测(对照组),对比不同尿常规检验措施的检验结果差异。结果:规范化尿液检测方案在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尿蛋白的检出上高于常规尿液检测,(P<0.05)。结论:临床尿常规临床检验中通过规范尿液检验流程,有助于提高尿液标本的质量,降低阴道分泌物对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提升妇科诊断的效率,可行性价值高。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尿常规 临床检验结果 检出率
  • 简介:【摘 要】 目的:以风险防范为契机,深入研究该护理模式在降低和影响不良事件发生方面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所收治的2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严格遵照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标准进行随机划分,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风险防范护理两种不同模式,并对比两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患儿护理满意度。 结果:经阶段性护理观察,观察组摔倒、磕碰、静脉炎等不良事件发生均低于对照组;且通过对患儿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的调查,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儿科护理 风险防范 不良事件 发生率 影响
  • 简介:【摘 要】 目的:以风险防范为契机,深入研究该护理模式在降低和影响不良事件发生方面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所收治的2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严格遵照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标准进行随机划分,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风险防范护理两种不同模式,并对比两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患儿护理满意度。 结果:经阶段性护理观察,观察组摔倒、磕碰、静脉炎等不良事件发生均低于对照组;且通过对患儿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的调查,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儿科护理 风险防范 不良事件 发生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1年12月)内,入组观察对象100例,均为妇科尿常规检验患者,以随机数字法进行平均分组,每组50名患者,分别应用规范化尿液检测(观察组)与常规尿液检测(对照组),对比不同尿常规检验措施的检验结果差异。结果:规范化尿液检测方案在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尿蛋白的检出上高于常规尿液检测,(P<0.05)。结论:临床尿常规临床检验中通过规范尿液检验流程,有助于提高尿液标本的质量,降低阴道分泌物对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提升妇科诊断的效率,可行性价值高。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尿常规 临床检验结果 检出率
  • 简介:   【摘要】目的:查阅资料回顾分析我科2021年1月至2021年7月7个月间CCU发生的急性左心衰事件,4500位住院患者共发生167起心衰事件,发生约0.037%,其中48起事件的发生为聘请护工首先发现,决定成立试验组,通过加强护工管理,研究护工介入干预对降低CCU住院患者急性左心衰的发生风险是否有效。方法:分析心衰事件发生中护工的工作方法,查找问题发生的原因,开展为期3个月的护工专项培训,加强护工专科技能知识培训,成立带教组并由高年资护士专人带教。结果:截至2022年2月5743位住院患者共发生98例,发生约0.017%,排除其他因素,对照发现加强护工技能知识培训与预防及处理疾病存在必然联系。护工通过对患者生理、心理进行专业护理,早期控制干预,极大有效控制ALHF发生,符合ACCF/AHA指南治疗原则,抢救时间也由平均27min缩短至24.7min,结论:实行护工规范化管理模式,提高护工危险预见性,降低患者死亡,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提升心内科病房的服务品质及社会形象。

  • 标签: 医院化管理 护工 CCU  护理服务 陪护管理 急性左心衰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肿瘤病区护理不良事件及其干预对策。方法 收集 2017年 1~12月我院肿瘤病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制定针对性对策进行干预,观察干预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上报护理不良事件 50起,主要以意外拔管、医嘱处理错误和药物外渗为主,护理不良事件分级: 0级共 0起、Ⅰ级 22起、Ⅱ级 23起、Ⅲ级 4起、Ⅳ级 1起和Ⅴ级 0起;护理工作年限 <5年者中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比例明显高于工作年限≥ 5年者 (p<0.05);护士职称者中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比例明显高于护师及以上职称者 (p<0.05);护理不良事件时间分布中, 13:00~18:00护理不良事件比例最高。结论根据肿瘤病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综合对策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治疗安全。

  • 标签: 肿瘤病区 不良事件 护理
  • 简介:摘要 : 目的:降低护士对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 错误 ,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降低护士对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 错误 ”为主题活动。遵循 PDCA 循环工作程序,通过现状调查,设定预期目标,进行要因分析,依据要因分析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的错误率由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应用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对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影响。方法 选我院72例血透室治疗患者,将其以入院时间点分为A(2019年1月至6月)、B(2019年7月至12月)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护理流程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结果 B组护理质量优良较A组高(P<0.05);B组不良事件发生较A组低(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本文主要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对门诊预检分诊确诊产生的影响 。 方法: 纳入本次研究对象为 200 例本院在过去 2 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9月-2020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80例骨科手术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与观察组(手术室护理管理),每组各90例。对比两组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医院感染发生为2.2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11%(P<0.05);观察组的不规范护理发生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3%(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11%(P<0.05)。结论:对于骨科手术患者而言,手术室护理管理具有积极影响作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管理 骨科手术患者 医院感染 发生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临床血脂生化检验中采用分级检验对提高检验 阳性 的价值。 方法: 将 160 例于 2019 年 6 月 -2020 年 3 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血脂生化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 拉网式检验 )与研究组( 分级检验 )各 80 例 , 评判标准:血脂检验水平。 结果:研究组患者实施 分级检验后的载脂蛋白 A 以及载脂蛋白 B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施拉网式检验后载脂蛋白 A 以及载脂蛋白 B 水平 ,P < 0.05 ;其余血脂指标水平在这两种血脂检验方式下并无明显差异, P > 0.05 。 结论:相对于 拉网式检验,分级检验在血脂生化检验中的检验阳性更高,值得推广 。

  • 标签: 血脂生化检验 分级检验 拉网式检验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就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在治疗盆腔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对 2016年 2月至 2019年 2月收治的盆腔炎患者 9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9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进行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对盆腔炎治疗效果、 C反应蛋白( CRP)、症状消失时间以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 C反应蛋白( CRP)的含量水平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小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没有明显差异( 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对盆腔炎进行治疗过程中,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替硝唑 盆腔炎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新理念的应用及对消毒灭菌合格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3月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4月至2021年6月为实验组,对两组随机选择500件器械作为研究对象,对于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消毒护理管理方法,对于实验组采用护理新理念护理管理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器械清洗消毒情况及清洗质量评分、包装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实验组500例医疗器械中,感染发生为32(6.40%),功能完好为485(97.00%),清洗消毒合格为477(95.40%),灭菌合格为468(93.60%),清洗质量评分为93.32±4.42,包装质量评分为93.86±4.11。实验组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器械清洗质量评分及包装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新理念在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器械的消毒灭菌合格,实现清洗质量和包装质量的明显提升,具有较为良好的应用效果,在在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新理念 应用 消毒灭菌合格率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