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痤疮是一种慢性皮肤病,多以粉刺,丘诊,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为特征。其病因以雄激素分泌过多为主要作用,米环素为广谱抗生素,对痤疮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能在皮脂腺中达到有效抗菌浓度。己烯雌酚为人工合成雌激素,有抵消雄激素作用,有嫩肤,减轻皮肤过度角化作用。而异A酸是维生素A的衍生物,局部外用无效,内服可抑制皮脂腺功能,并能使皮肤上痤疮丙酸杆菌明显减少。但本品的副作用较大,可致皮肤干燥,瘙痒,脱屑,暂时脱发,少数有关节肌肉痛,有疲劳厌食等,本品并有畸作用。己烯雌酚可通过皮肤、粘膜及皮下肌肉吸收,脂溶性好。据此,应用己烯雌酚外用,而不是口服,药物直接针对皮肤,直接对靶细胞,不但吸收好,而且减少了因内服对人体的抗雄性激素作用,减少对内分泌的影响。本品还有嫩肤减少皮肤角化作用,改善毛囊及皮脂腺的角化及导管异常,减少皮脂排泄障碍,减少丙酸杆菌繁殖赖以生存的环境,从而减少了炎症及炎症介质的产生。与对照引比较,优势明显,价廉,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 标签: 盐酸米诺环素 己烯雌酚 痤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如病毒性胃肠炎在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与转录反转录协同实验中的检测结果,为如病毒提供快速的检测方法。方法本次的研究所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2017年5月—2019年5月于我中心进行就诊的肠胃炎患者120例,将其分别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和转录反转录协同实验检测。以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为检测金标准,对转录反转录协同实验进行评价,对其灵敏度以及特异性和准确率进行计算。结果两种检测结果中有48例患者的结果均为阳性,60例患者的结果均为阴性。通过对其灵敏度以及特异性和准确率计算,其转录反转录协同实验对如病毒性胃肠炎检测的灵敏度为87.27%,特异性为92.31%,准确率为90.0%。结论使用转录反转录协同实验能够快速有效的对如病毒胃肠炎进行检测。

  • 标签: 诺如病毒 胃肠炎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替泼滴眼液治疗角膜基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60例角膜基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研究组使用氯替泼滴眼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角膜基质炎患者使用氯替泼滴眼液进行治疗,效果理想,该治疗方法可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氯替泼诺滴眼液 角膜基质炎 临床疗效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门诊部使用氟喹酮类抗生素治疗的患者进行相关分析。方法分析2009年2月-2010年2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开取氟喹酮类抗生素药物的88例患者进行用药后情况统计分析,总结合理用药方法。结果氟喹酮类抗生素用药中以左氧氟沙星20例最多,治疗的最常见疾病为呼吸道感染,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需要严密监测氟喹酮类药物治疗中出现的各种并发情况,保证治疗的安全性,科学合理的应用于临床。

  • 标签: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合理应用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注射用头孢米钠中聚合物。方法采用伊立特公司葡聚糖凝胶G-10色谱柱,玻璃柱内径1.5cm,柱长30cm。以pH7.0的0.1mol/L磷酸盐缓冲液0.1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0.1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6139)为流动相A,以水为流动相B,检测聚合物。结果本方法能准确检测注射用头孢米钠中聚合物,聚合物的量在加速试验及长期留样稳定性考察过程中均呈增加的趋势。

  • 标签: 注射用头孢米诺钠 聚合物 过敏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酒石酸布托啡复合吗啡在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90例择期手术患者,所有患者ASA分级Ⅰ‐Ⅱ,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依术后硬膜外镇痛用药不同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酒石酸布托啡4mg+0.25%罗哌卡因;B组,吗啡4mg+0.25%罗哌卡因;C组,酒石酸布托啡2mg+吗啡2mg+0.25%罗哌卡因,进行硬膜外术后镇痛。手术结束前15分钟分别向A组、B组、C组病人硬膜外腔注射酒石酸布托啡0.5mg+0.25%罗哌卡因5ml、吗啡0.5mg+0.25%罗哌卡因5ml、酒石酸布托啡0.25mg+吗啡0.25mg+0.25%罗哌卡因5ml做为负荷剂量,接PCEA泵,参数设定如下背景输入速度2ml/h,自控镇痛剂量0.5ml/次,锁定时间15min。观察三组术后镇痛效果,记录术后6h、12h、24h、36h、48h视觉模拟评分(VAS),VAS评分0分为不痛,10分为最痛,<3分为优良,3~5分为基本满意,>5分为不满意。同时观察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术后12h、24h、36h、48hVAS评分,B、C组明显低于A组(P<0.05);术后皮肤瘙痒、尿潴留、恶心呕吐,B组明显高于A、C组(P<0.05)。结论酒石酸布托啡2mg复合吗啡2mg配合0.25%罗哌卡因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

  • 标签: 酒石酸布托啡诺 吗啡 硬膜外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喹酮类药物的临床不良反应。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门诊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收治的318例氟喹酮类药物治疗患者为观察对象,回顾分析不同药物类型、给药途径和给药时间患者不良反应症状的发生情况。结果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等药物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较高,而诺氟沙星和洛美沙星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则相对较低(P<0.05)。静脉滴注给药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口服和静脉注射给药(P<0.05)。患者用药后1d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P<0.05)。结论根据氟喹酮类药物治疗患者实施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和危险因素控制,有助于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的降低。

  • 标签: 氟喹诺酮类药物 不良反应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对喹酮类药物合理使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药学干预前1868张含喹酮类抗菌药物处方为对照组,2016年药学干预后1832张含喹酮类抗菌药物处方为观察组,对干预前后喹酮类药物合理使用进行评价。结果药学干预后,观察组喹酮类药物处方用药频率和药物利用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喹酮类药物处方用药不合格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学干预对喹酮类药物合理使用具有有效性,能够降低药物的不合格率以及用药频率和药物利用指数,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药学干预 喹诺酮类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氟喹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与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15例氟喹酮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氟喹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女性患者发生率显著低于男性患者(P<0.05);38-58岁年龄段氟喹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且此年龄段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恢复时间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喹酮类药物注射剂不良反应多见于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与皮肤及其附件,与常规治疗后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结论在氛奎酮类药物应用中,必须要掌握其禁忌症与不良反应,尽可能地提升药理利用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氟喹诺酮类药物 不良反应 临床特点 分布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铕、铽依沙星配合物光谱特性。方法值得铕、铽盐酸化合物,称取适量,与草酸钠、依沙星在反应釜中,在试剂中加热反应,冷却,过滤,挥发2个月,得到晶体,进行红外光谱、紫外吸收光谱、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测定。结果均属于晶体系;铕配合物,在ct-NDA作用下,随着DNA加入,配合物吸收峰发生减色效应,铽配合物KBr压片法进行紫外线吸光光度分析红外光谱图与依沙星盐酸相似;荧光光谱测定,两种配合物激发光谱形状基本一致;荧光分析显示,铕配合物出现Eu3+特征荧光峰,铽配合物放射光谱与铕完全不同,配合体与配合物相同。结论铕、铽依沙星配合物光谱特性既存在共同点又存在异同点,今后需进行抗菌效果研究,并与光谱特性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配合体晶体结构与抗菌效果相关性。

  • 标签: 依诺沙星 结构特性 稀有金属 配合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米环素软膏治疗老年人牙周炎的效果。方法86例老年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使用米环素软膏,对照组患者使用碘甘油。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的好(P<0.05)。结论米环素软膏治疗老年人牙周炎的效果良好。

  • 标签: 米诺环素 牙周炎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对氟喹酮类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和分布特点进行分析探究,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运用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的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我院使用氟喹酮类药物治疗发生不良反应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归性分析研究。结果发生不良用药反应的患者中男性患者比女性显著多,采用的局部和口服的给药方式出现的不良反应几率比肌内注射和静脉注射给药方式显著低,且患者的神经系统、过敏反应、皮肤及其附件较多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要合理给予患者氟喹酮类药物治疗,医务人员严格遵其适应证和禁忌证,且要熟悉其单独以及联合用药的剂量,严禁不合理的联合给药,还要知晓其出现不良反应的机理,临床中减少其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

  • 标签: 氟喹诺酮类药物 不良反应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安博)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P)患者的血压调节情况,并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老年E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片,观察组给予安博进行治疗。结果治疗两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和82.9%,组间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χ2=9.135,P=0.003);两组均能降低血压变异性,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3%和5.71%,虽无统计学意义,但安博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仍低于对照组。结论安博对老年EP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厄贝沙坦 氢氯噻嗪 原发性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以下护理措施对静脉留置针滴注西地酸纳引起静脉炎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2例使用静脉留置针滴注西地酸纳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31例,干预组采用以下护理措施,对照组无采用任何措施。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及留置针时间。结果干预组较对照组发生率低,病人输注时的疼痛症状减轻,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延长。结论采用以下护理措施,可有效的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延长留置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夫西地酸纳 静脉炎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准确测定替比定片含量的方法。方法以纯化水水为溶剂,采用分光光度法,在492nm波长处,以替比定为对照品测定替比定片的含量。结果替比定对照品在2μg~12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0%,RSD为0.44%。结论该方法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并且可在不使用替比定对照品的状态下,准确、有效地测定替比定片的含量。

  • 标签: 替比夫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对耐药葡萄球菌肺炎患者采用西地酸钠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49例耐药葡萄球菌肺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西地酸钠进行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肝肾功能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89.9%;治疗后肝功能检测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不良反应率为10.2%。结论运用西地酸钠对耐药葡萄球菌肺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耐药葡萄球菌肺炎 夫西地酸钠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替比定联合血浆在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的作用及疗效评价。方法将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对照组18例,两组均给予保肝、退黄、白蛋白、多种维生素及防治并发症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替比定600mg/天+血浆200-400ml/天治疗,观察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HBV-DNA(乙肝病毒定量)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胆红素(TbiL)下降、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上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BV-DNA水平呈进行性下降趋势,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好转率85.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14%。结论早期诊断并及时应用替比定+血浆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能快速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明显改善肝功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 标签: 替比夫定 血浆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综合护理干预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与综合护理干预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综合护理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3.33%,常规护理组总有效率为73.33%,综合护理组干预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与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综合护理干预组收缩压与舒张压较常规护理组下降的更加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有效降低血压,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高血压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