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漯河市2009—2011年各级医疗机构室内空气消毒效果,为加强消毒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平板沉降法对医疗机构室内空气进行采样检测。结果2009~2011年空气合格率分别为74.36%、78.16%、81.82%,市级综合医院,社会办医、社区卫生服务站合格率分别为90.43%、78.26%、61.97%;II类环境、III类环境合格率分别为69.90%、83.77%。结论漯河市医疗单位空气消毒合格率逐年提高,但仍应进一步加强医疗单位空气的消毒管理工作。

  • 标签: 空气 消毒效果 检测 医疗机构
  • 简介:摘要目的调研了解新医改试行药品两票制后对成都市内各级医疗机构运营、药品价格、药品质量管理及药品市场监管的影响及对策。方法通过现场调查及座谈、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药品两票制”政策对成都市辖区内28家医疗机构经济运行、药品价格及质量管理和药品市场监管的影响,并分析原因,提出建议。结果“药品两票制”使各级医疗机构药品质量保障能力得以提升,但也给医疗机构经济运营带来一些困难;目前药品价格无明显改变;药品监管机构也面临新的挑战。结论两票制在减少药品流通环节的同时能保证药品质量;但对降低药价作用有限,给医疗机构运营带来一些困难;给药品监管机构带来新的挑战,应及时对该政策的实施进行总结和修订。

  • 标签: 医疗机构 两票制 影响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联体辖区内基层医疗机构消毒供应室管理情况,为建立以医联体为载体实行区域化集中消毒供应,实现医疗资源共享,保证病人安全提供依据。方法依照2009版卫生部颁布的消毒供应中心3个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设计调查内容,对21家医疗机构消毒供应室现况进行调查。结果调查中发现所有21家基层医疗机构消毒供应室均存在管理不规范,设施设备落后或欠缺,操作规程不规范、灭菌效果监测不完善、灭菌物品信息无法追溯等缺陷。结论建立以医联体为载体辐射周边基层医疗机构的区域化集中消毒供应模式不但可以彻底解决基层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不规范的问题,还可以减少基层医疗机构对消毒供应的投入,实现医疗资源共享,促进消毒供应质量同质化,以确保病人安全。

  • 标签: 基层医疗机构 消毒供应室 现状调查 医联体 区域化集中消毒供应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南昌市东湖区各级医疗机构消毒现状,加强医疗机构的消毒管理,提高消毒质量,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按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消毒技术规范进行样品采集、监测及卫生学评价。结果按GB15982-19951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2009~2011年各级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9年的80.99%以升到2011年的91.40%,各年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市级、区级及社区医疗机构合格率分别为94.15%、87.17%、8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中的消毒液监测合格率最高,其次为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空气的消毒合格率最低。结论我区2011年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较前两年有显著提高;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差别较大,市级较好,区级一般,社区较差。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管理,不定期的对医疗机构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不断提高医院消毒管理水平,保障消毒质量。

  • 标签: 卫生监督 医疗机构 消毒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南宁市38家医疗机构护理质量结构指标数据采集的准确性。方法通过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纵向和横向分析比对2016年第三、四季度及2017年第一、二季度部分护理敏感质量指标数据统计图,发现南宁市38家医疗机构部分结构指标数据采集存在偏差并进行纠正数据的采集方法。结果2016年第三季度全国床护比低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及南宁市;第三、四季度南宁市护患比明显高于全国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而护理时数与全国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基本一致与实际不相符,改进数据采集方法后,2017年第一、二季度南宁市护患比、护理时数更接近实际情况。结论运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进行科学管理,必须不断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 标签: 护理结构指标 数据采集 准确性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在对综合性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组织之间的互动现状分析基础上,结合二者互动机制,对其良性互动形成的策略建议进行总结分析,以促进综合性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的良性互动,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 标签: 综合性医疗机构 社区卫生服务组织 互动机制 政策建议
  • 简介:摘要作者首先描述了当前上海市松江区民营医疗机构执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审批校验、医政管理、监督执法等提出针对性地管理对策和建议,旨在进一步规范民营医疗机构医疗执业行为,确保公众就医安全。

  • 标签: 民营医疗机构 问题 监管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消毒工作是消除病原微生物,改善环境卫生,预防和消除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为促进医疗卫生单位的消毒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我中心于2012年3月-12月对我市医疗机构及个体诊所消毒工作进行监测、评价。方法采用GB15982-2012规定方法对被监测单位各类检测点进行采样、检验。结果室内空气超标率为57.50%;环境物体表面细菌超标率为1.67%;医护人员手细菌超标率为0.83%;紫外线灯辐照强度不合格率为4.24%,医疗器械和使用中消毒液均为100%合格,检测中所检不合格样品则以细菌总数超标为多见。结论医疗机构应强化消毒意识,把握好医疗卫生用品质量关,严禁使用不合格医疗卫生用品,保障就医人群的身体健康。

  • 标签: 医疗机构 个体诊所 消毒质量监测 结果
  • 简介:摘要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在日常管理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在日常使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出发,并结合我院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的经验和做法,提出若干管理建议。

  • 标签: 医疗机构 麻醉药品 一类精神药品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辖区近三年医疗机构消毒现状,指导今后的工作。方法依据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和2002版《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现场采样检测评价。结果2010~2012三年消毒效果合格率分别为96.14%、96.94%、95.93%;2010~2012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民营医院、保健站类及个体诊所消毒效果合格率分别为94.59%、93.42%、95.65%和95.93%。结论2010~2012三年我区医疗机构消毒效果合格率经X2检验,P>0.05无统计学意义,2010~2012三年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经X2检验,P>0.05。我区近三年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消毒效果无明显差异,每年的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表现平稳,均达到了95%以上,但灭菌物品和消毒器械距国际通行的灭菌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 标签: 医疗机构 消毒效果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对地区性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促进效果。方法抗菌药物干预前后分别抽取15家公立医疗机构的各100份处方和30份病历,作干预前后抗菌药物应用分布、合理用药项目的对比。结果与干预前对比,抗菌药物遴选药品不适宜、用法用量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的比例明显降低(4.56%VS8.00%、7.03%VS12.82%、2.31%VS4.3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学干预能有效促进地区性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 标签: 药学干预 抗菌药物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中药库房是医疗机构药剂科的重要部门之一,中药鉴定在中药库房管理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高度重视,扎实开展工作。因为中药来源很多,具有复杂的种类,相似相近误用的很多,使假掺杂的也多,验收入库、储存保管上也存在有一定难度。这不仅会对中药饮片质量真伪优劣造成直接影响,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疗机构临床用药安全性与有效性。在中药库房管理中运用中药鉴定,是保障中药饮片质量和临床用药安全性与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主要针对中药库房管理中运用中药鉴定的作用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 标签: 中药库房管理 中药鉴定 作用 真伪优劣 安全性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浙江部分基层医疗机构住院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的应用现状,分析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应用不恰当的原因,并探讨其对预防脑梗死复发的意义。方法对浙江8家基层医疗机构的215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现状调查,统计分析未正规联合服用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的原因。分析自初发脑梗死至调查时应用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的情况及其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结果未正规服用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的原因中,因用药出现不良反应而停药的最高,占40.43%,其次为从未被建议服用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28.37%,存在用药禁忌症17.73%,服用其他药物10.64%,患者自行减量2.84%。结论浙江地区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存在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应用不足的现状,联合服用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可有效降低脑梗死复发率。

  • 标签: 脑梗死 阿司匹林 双嘧达莫 应用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产程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在县乡两级医疗机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初产妇200例,分两组,A组(全产程组,宫口开张1.5~3.0cm)、B组(未采用分娩镇痛)。A组采用蛛网膜下腔给药后硬膜外腔留管产妇自控镇痛(CSE+PCA),B组按产科常规处理,不给任何镇痛药物。观察A组的镇痛时间、镇痛起效时间、运动阻滞、镇痛满意度等;观察两组的各时间点VAS评分、产程时间、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方式、不良反应、剖宫产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结果A组产程短于B组,A组剖宫产率低于B组,A组住院天数短于B组,A组住院费用低于B组。结论在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开展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能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对产妇和新生儿无不良影响,能缩短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减轻农民负担。

  • 标签: 全产程 分娩镇痛 县乡两级医疗机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无锡市市区医疗机构排放污水消毒后微生物指标现状,以便加强管理。方法用微生物检验方法对本市市区具有污水处理设备的51家医疗机构单位排放的消毒后污水进行微生物指标调查。结果2009—2011年无锡市市区医疗机构排放污水消毒后粪大肠菌群指标合格率波动在88.24%一92.05%,肠道致病菌指标合格率始终是100%。结论无锡市市区医疗机构污水处置微生物指标合格率比较高,但仍有部分不合格,应加强对医疗机构污水的消毒管理,达到全部安全排放标准。

  • 标签: 医疗机构 污水 微生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基层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CSSD)现状及区域化集中管理的可行性。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某区16所基层医疗机构的CSSD现状进行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现场查看、访谈等形式,分析其调查结果,并分析采取区域化集中化管理的可行性。结果本组16所基层医疗机构中,有2所民营医院及14所乡镇卫生院,均未完全实行集中管理模式,人员配置合格率为0,CSSD规章制度合格率为0,14所医疗机构CSSD区域划分合格率为87.50%,有1所医疗机构CSSD配置防护物品,且相关工作人员经统一培训,合格率仅为4.57%;消毒供应中心在医疗设施设备、清洗包装质量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其中有15所(93.75%)基层医疗机构愿意接受区域化集中供应服务。结论基层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现状并不乐观,卫生行政部门应对其引起高度重视,建立区域化CSSD,建议将整改后仍不达标的医疗机构纳入区域化集中管理,可降低医院感染率,保证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 标签: 基层医疗机构 CSSD 区域化 集中管理
  • 简介:摘要在医保新政广泛实施的情况下,医疗机构住院费用不合理增长,本文从医保管理、医院以及患者三方面分析了其增长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以解决患者“看病贵”的难题,并促进医疗机构医疗保险事业的发展。

  • 标签: 医保新政 医疗机构 住院费用 增长原因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据统计,在我国,医疗纠纷数量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加,其中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医疗纠纷速度增加更是惊人。通过对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医疗纠纷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有医生服务态度及责任心差,医疗机构管理缺陷,医疗技术不过硬,患者及家属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但医疗知识欠缺,个人医疗负担仍偏重等。通过成因分析,制定纠纷防范措施,提出加强职业教育,增强医疗安全防范意识,建章立制,规范医安全防范行为,互惠双赢,确保医疗安全防范效果,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待遇等的防范对策。

  • 标签: 医疗纠纷社区医疗防范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