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老年人永久双腔导管患者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对老年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在饮食营养、永久双腔导管,预防感染,心理及健康宣教等方面进行全程的护理管理。结果采取正确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老年永久双腔导管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老年人 永久性双腔导管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腹部闭合损伤诊断中,使用超声进行诊断的可行。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8年8月期间腹部闭合损伤患者1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18例患者使用超声进行病情检查,分析检查的可行。结果在18例患者中,经过手术诊断和超声诊断对比,证实超声在腹部闭合诊断中可行高,为进一步治疗提供良好的条件。结论超声的声像图可以及时诊断出腹部闭合损伤的位置和程度,在闭合损伤的诊断中,可以广泛使用超声进行诊断,为下一步的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诊断资料。

  • 标签: 腹部闭合性损伤 超声 诊断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综述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家庭氧疗的重要、依从的影响因素及提高依从的措施等问题,促进慢性阻塞肺疾病长期家庭氧疗的广泛开展。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长期家庭氧疗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酒精脂肪肝(NAFLD)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对策。方法分别从非酒精脂肪肝病的定义、临床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结论非酒精脂肪肝肝病是一种有遗传易感性的疾病,目前约20%的非酒精脂肪肝病病因仍不明,且至少1/4的非酒精脂肪肝病患者伴发其他疾病,迄今还没有已被证实对所有非酒精脂肪肝病患者都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多数肥胖者来说,达到并保持体重控制是一项困难的任务,而且即使合理控制血糖和血脂也并不总是伴有非酒精脂肪肝病的改善,因此对非酒精脂肪肝病的综合治疗需要在不断探索中获得新的认识,进一步丰富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双冲击疗法治疗难治系统红斑狼疮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04-2010年间收治的33例难治系统红斑狼疮患者,其中男性5例,年龄在15-40岁之间,女性28例,年龄在17-35岁之间,33例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协会在1982年修订的SLE诊断标准。对33例患者采用双冲击疗法治疗,并对其治疗过程进行精心护理。结果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难治系统红斑狼疮患者的病情较治疗之前有较大改善,效果显著。33例患者中,显效25例,有效5例,无效3例,有效率达91%。结论通过采用双冲击疗法治疗难治系统红斑狼疮疾病,同时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值得在临床治疗难治系统红斑狼疮疾病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双冲击疗法 精心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的改善,不少儿童不爱吃饭反而爱吃高热量食物,如炸薯条、炸鸡腿等食物,导致身体的体重超过正常范围值。小儿单纯肥胖不仅让行动困难、学习不便,而且也会引发一系列的相关疾病,如哮喘。根据国家相关医学资料显示,小儿单纯肥胖和哮喘有很大的关联,经常会出现两种症状同时发生的情况,或是出现肥胖症引发哮喘,或是哮喘引发肥胖。本文将结合相关临床研究的案例从三方面进行论述展开。

  • 标签: 肥胖 儿童哮喘 年龄 意义 方向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用PVP(经皮椎体成形术)手段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资料来自于2015年—2017年期间本院接受诊治的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相关数据,从中抽取80例并根据患者采取对应治疗手段差异分组(n=40),对照组用PKP(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观察组用PVP治疗。在手术后对患者各项临床指标进行记录并归纳PVP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分别在患者手术治疗前后检测其VAS评分和Cobb角数据,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均有改善,其中Cobb角观察组治疗后数据更具优越,统计学软件对组间差异处理,提示P<0.05;对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以及住院时间进行记录与对比,观察组各项数据有明显优越,组间差异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用PVP治疗对患者病情改善效果令人满意,而手术指标及对机体损伤程度相对较低,对保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康复速度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PVP 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PKP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50例体检者血液标本5mL,分别置于2支试管中,每支2.5mL,其中1支试管中的标本采用人工方法使其溶血,检测正常标本和溶血标本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尿素氮(BUN)、肌酐(Cr)、葡萄糖(GLU)、血尿酸(UA)、钾离子(K+)等11项临床生化检验指标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溶血血清ALT、AST、LDH、K+、CHOL测定结果明显高于正常血清(P<0.05),ALP的活性随溶血而降低,溶血对BUN、Cr、TG、GLU、UA测定结果影响较小。结论临床检验工作中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避免标本溶血的发生,如发生了标本溶血现象,可设置样品空白以减少影响,必要时应重新采血。

  • 标签: 溶血 生化检验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预防治疗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4年3月期间来我院生产的85例子宫收缩乏力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不同的小组,研究组(n=42例)以及对照组(n=43例),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预防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的手段进行治疗,研究组则为患者提供中西结合的疗法,治疗结束后,对产妇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不同方式的预防治疗后,研究组产妇第二产程的耗时以及第三产程的耗时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妇,生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的也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妇,研究组共计2例产后出血,对照组共计7例产妇出血。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使用中西联合治疗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显着,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中药治疗 子宫收缩乏力 产后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E)治疗血栓血小板减少紫癜(TTP)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例TT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资料、血浆置换的疗效。结果2例均有微血管溶血性贫血(MHA)表现、血小板减少、神经系统症状、肾损害和发热。给予PE、血浆输注(PI)治疗。1例治愈后出院,1例因经济困难好转后出院。结论TTP患者应尽早行PE治疗,以提高缓解率和治愈率

  • 标签: 血浆置换血浆输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慢性肺源心脏病难治心率衰竭实施多巴胺联合硝普钠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62例慢性肺源心脏病难治心率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支持治疗,参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巴胺药物,而实验组患者采用多巴胺联合硝普钠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高于参照组,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55%,参照组总有效率为58.0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肺源心脏病难治心率衰竭采用多巴胺联合硝普钠进行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在临床上是首选药物。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多巴胺 硝普钠 难治性心率衰竭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机构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较为常见的就是医疗废物的管理问题,对于医疗废物在管理过程中应进一步的加强规范管理,提高对医疗废物的认识。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加强医疗废物规范管理的重要和必要,在具体展开论述的过程中首先从医疗废物的概述入手进行了相关分析,其次分析了医疗废物的危害,最后对医疗废物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全文进行小结。

  • 标签: 医疗废物 规范管理 重要性 必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乙肝病毒感染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HBV-GN)患者肾脏病变的关系及HBV-GN患者肾脏病变与肝脏病变的关系,总结经验,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我院1995年8月至2010年8月期间住院诊断的血清乙肝病毒抗原阳性的肾小球肾炎病例97例,其中经病理诊断为HBV-GN病例32例。对32例HBV-GN病人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肾脏病理学检查等结果进行回顾分析,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处理。结果1、一般资料32例HBV-GN患者,男性22例(68.7%),显著高于女性(31.3%),平均年龄为26.3±13.2岁。2、97例乙肝抗原阳性的肾炎患者,确诊HBV-GN32例,血清HBeAg阳性或HBV-DNA定量>105copies/mlHBV-GN的发病率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或HBV-DNA定量<105copies/ml组。3、HBeAg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尿蛋白、BUN、肝功能、肾脏病理学积分均无显著差异,血清HBV-DNA定量对它们亦无影响。4、肝功能正常组与异常组相比,尿蛋白、BUN无显著差异。结论1、HBV感染及其复制状态与HBV-GN的发病密切相关,HBV相关免疫复合物在肾组织的沉积可能是HBV-GN的主要发病机制。2、HBV的复制状态并不影响HBV-GN患者的肾脏病变程度。3、HBV-GN患者肝脏病变程度与肾脏病变程度无关。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肾小球肾炎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
  • 简介:摘要血栓血小板减少紫癜(Thrombot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TTP)是一种严重且少见的弥散微血管血栓-出血综合征,临床上以血小板减少紫癜、微血管病性贫血、神经精神症状、肾脏损害和发热典型五联征表现为特征。其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常在表现为神经系统损害或出血的急性期死亡1,病死率高。TTP的治疗以血浆置换为主要手段,联合血浆输注、免疫抑制剂、脾切除、基因重组蛋白酶和基因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大大提高了治愈率。

  • 标签: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外伤脾破裂的安全与可行。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4例外伤脾破裂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脾切除术,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并就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展开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三个月,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7.69%显著低于对照组1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外伤脾破裂的疗效较好,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患者痛苦少,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脾切除术 外伤性脾破裂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踝关节扭伤患者采用温针辅以治疗的安全及有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7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46例陈旧踝关节扭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外敷疗法,观察组患者给予外敷疗法并采用温针辅以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22%。采用温针辅以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温针的使用未产生不良反应。结论临床上治疗陈旧踝关节扭伤患者采用温针辅以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简单有效,安全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踝关节 陈旧性踝关节扭伤 中医 温针灸 安全性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限制补液在非控制创伤失血性休克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非控制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积极液体复苏治疗)与观察组(给予限制补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补液总量及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率分别为10.00%和5.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非限制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院前急救中应用限制补液,能够明显减少患者的补液量,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

  • 标签: 非控制性创伤 失血性休克 院前急救 限制性补液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获得低巨核细胞血小板减少紫癜患者的临床分析,为临床提供该病的诊断和发病机理。方法调取我院2010年1月收入住院的获得低巨核细胞血小板减少紫癜患者1例,进行研究。回顾分析该患者实验室血液检查结果和临床资料。结果该患者各项检查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可诊断为获得低巨核细胞血小板减少紫癜,经强的松治疗后转化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结论获得低巨核细胞血小板减少紫癜多数是由免疫血小板减少紫癜转化而来,可见免疫因素在其发病中有一定作用。使用强的松治疗可转化为其他类型血液病。

  • 标签: 获得性低巨细胞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再生障碍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