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疏风肺止咳方治疗感染后咳嗽风热郁肺证的效果。方法:将于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0例感染后咳嗽风热郁肺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与研究组(接受疏风肺止咳方治疗)各25例,评判标准:疗效、中医症候总积分及咳嗽缓解起效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及咳嗽缓解起效时间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风肺止咳方治疗感染后咳嗽风热郁肺证临床疗效显著,利于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尽快缓解,值得推广。

  • 标签: 疏风清肺止咳方 感染 咳嗽 风热郁肺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渴颗粒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综合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8月-2019年12月接受的64例2型糖尿病案例为对象,随机进行分的分组,甲组的32例实施的是门冬胰岛素进行治疗,乙组的32例在甲组的基础上实施消渴颗粒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数据对比总结,明确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结果:以HbAlc、FBG、2hBGG等指标为研究对象,乙组的各项指标值均低于甲组。乙组的总有效率相对比较高,分别是96.87%和81.25%,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其他指标情况得知,乙组的达标时间短,每日胰岛素用量少。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的患者实施消渴颗粒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整体上有突出的作用,降低了血糖的水平,炎症因子的指标恢复正常,值得实施借鉴。

  • 标签: 消渴清颗粒 门冬胰岛素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观察并分析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痰热治疗措施之后的临床疗效和肺功能变化情况。方法 在2019年1月至2019年8月期间,对我院100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有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痰热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之后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不同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更佳,肺功能更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痰热药物治疗措施之后,患者临床效果明显改善,故痰热治疗具有临床价值,可以进行推广。

  • 标签: 痰热清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 疗效 肺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积极探索胃散加味方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湿热证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观察。方法:从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采集我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湿热型患者46例,通过Excel表格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3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方式为胃散加味方,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则是采用常规多潘立酮片,疗程总共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状况,并对治疗效果展开对比。结果:通过采取不同方法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明显要低于治疗之前,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后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具备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清胃散加味方 功能性消化不良 脾胃湿热证
  • 简介:【摘要】目的 研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痰热治疗的效果。方法 于我院2022年3月-2023年3月随机选取7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调查对象,遵照黑白小球法划入两组,即A组(n=35,利巴韦林)和B组(n=35,痰热)。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相比于A组,B组治疗后的解热、止咳、痊愈时间明显更短(P<0.05);且PEF、FVC、FEV1均明显更大(P<0.05)。结论 使用痰热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令人满意,迅速解热、止咳,改善肺部功能。让患者保持良好、稳定的康复状况,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痰热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了冠心病采取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是46例冠心病患者,观察组予以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治疗,对照组予以舒血宁治疗。结果:在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方面,明显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冠心病采取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治疗,取得了理想治疗疗效。

  • 标签: 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 冠心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疗与榄香烯注射联合治疗肺癌的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9年3月-2020年6月时段内收治的肺癌患者共80例,以抽签法划分为单治组(40例)和联合组(40例)。单治组采取放疗治疗,联合组采取放疗与榄香烯注射联合治疗,比较患者疾病控制情况、血清水平。结果:单治组总有效率为82.50%,联合组为97.50%,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联合组血清水平明显低于单治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肺癌患者,放疗与榄香烯注射联合治疗模式,可显著起到疾病控制效果,还可降低患者血清水平,可推广。

  • 标签: 放疗 榄香烯注射液 肺癌 疾病控制情况 血清水平
  • 简介:【摘要】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运用依达拉奉所起到的干预效果进行深入探究。方法:以 2019.01-2020.01期间作为研究时段,选取我院于该期间段内所接纳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基于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 50例采用红花注射来进行治疗,观察组 50例则采用依达拉奉注射进行干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最终临床疗效进行数据的统计并作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变化均显著优于治疗前( P< 0.05),但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变化同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优,数据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 P< 0.05);同时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患者家属治疗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 P< 0.05)。结论: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依达拉奉注射对其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病症,提高整体疗效,临床运用价值显著,值得临床进行推广运用。

  • 标签: 依达拉奉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临床疗效 神经功能缺损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0年8月--2021年8月间收治的74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将患者划分至观察组和对照组,分组依据为抽签法,每组各37例患者,对照组行单一药物治疗,所用药物为阿司匹林。观察组行联合药物治疗,所用药物为阿司匹林和硫酸氢氯吡格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脑梗死 阿司匹林 硫酸氢氯吡格雷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胆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卫生院收治的69名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在遵循患者知情权的基础上采用双盲抽签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药胆和胃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1.6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8.79%,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胃胀、胃痛、腹胀、反酸、烧心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胃镜下胃黏膜组织病理积分,固有层水肿、血管扩张和炎症积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任何明显的药物副反应,安全性良好。结论 中药胆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整体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及临床应用。

  • 标签: 胆汁反流性胃炎 清胆和胃汤 症状积分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门诊创缝合术患者中的应用对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门诊收治的68例创缝合术分为2组,每组各34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并在此基础上予以观察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监测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门诊创缝合术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

  • 标签: 心理护理 清创缝合术 不良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细胞学在妇科细胞病理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选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于本院妇科就诊的118例患者,以双盲法划入参照组与实验组(n=59)。参照组单纯阴道镜检查,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实施基细胞学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检查准确率是98.31%,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检查准确率是84.75%,差距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细胞学在妇科细胞病理学诊断中的使用,可提升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液基细胞学 妇科细胞病理学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依达拉奉注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间收治急性脑梗死病例作为该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法将98例患者分成两个小组,第一个小组为对照组,经常规治疗,第二个小组为实验组,经依拉达奉注射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之间的治疗优良率、血液流变学指标数据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较佳,促进了患者康复,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依达拉奉 急性脑梗死 血液流变学
  • 简介:摘要:目的:围绕正处于正畸期间的慢性牙龈炎患儿,采取康复新进行治疗,评价其治疗成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口腔科,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期间收入并展开治疗的口腔正畸合并慢性牙龈炎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126例患儿分为两组,分别为参照组与治疗组,每组63例患儿。参照组采取传统治疗方法,即牙龈清洁术,治疗组患儿采用康复新进行治疗,在临床治疗结束后,比较良性化的牙龈肿胀程度、牙龈疼痛程度以及牙周指标的变化。结果:将牙龈肿胀和牙龈疼痛分别划分为I级、II级、III级三个指标,治疗前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患儿恢复更佳,牙龈肿胀明显减轻,疼痛等级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口腔正畸患儿 慢性牙龈炎 康复新液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康复新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 方法 :选取医院诊治的 100 例糖尿病足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 n=50 )采用康复新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对照组( n=50 )只采用湿润烧伤膏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 :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康复新联合湿润烧伤膏在糖尿病足患者治疗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提升治疗有效率,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康复新液 湿润烧伤膏 糖尿病足
  • 简介:摘要: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应对药物活性成分实施定期质量分析,不仅可以有效提升药品生产的适应功能性,还可以满足国家对于药品生产的具体要求。本次研究对普通制剂品种珍视固本进行年度质量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产品质量回顾 药物活性成分 珍视固本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泊酚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1 年12月本院药物不良反应监察中心525例丙泊酚注射使用报告,对其中丙泊酚注射不良反应报告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分析,总结相应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此次研究所统计的525例丙泊酚注射使用报告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一共有3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统计丙泊酚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可得大部分不良反应均发生在用药5~25min,所占比例为61.00%,其次为用药26~60min,所占比例为22.22%。统计不同性别丙泊酚注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可得女性患者所占比例为55.56%,高于男性患者(44.44%)。统计不同年龄段丙泊酚注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可得14~45岁年龄段的所占比例最大,达到55.56%,其次为14岁以内年龄段,所占比例为27.76%。结论:丙泊酚注射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存在一定的发生特点和规律。

  • 标签: 丙泊酚注射液 不良反应 特点 规律
  • 简介:摘要:妇科疾病是让女性最为坐立难安和头疼的问题,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有百分之八十九的女性患有妇科疾病,阴道炎为发生率最高的疾病,尤其有些阴道炎总是反复复发,本次就针对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治疗进行了深入探究。方法:从科室选入部分阴道炎患者为本次的研究主体,主要确定110例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电脑随机分组,选择治疗方式为洁尔阴洗剂与达克宁栓和联合氟康唑口服治疗方案,对照组为第一种治疗手段,观察组为第二种治疗方案,对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复发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针对患者的具体病症行临床治疗,患者治疗有效说明治疗方案是可靠、安全的,本次对两组患者运用的治疗方法干预结局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患者治疗后基本病情得到控制,疗效非常可观;多方面的因素会导致患者治疗后还会出现复发情况,本次就对此次所有患者的治疗后情况进行了调查,对照组出现复发情况的患者居多,数据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 口服 氟康唑 治疗 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肺排毒汤治疗寒湿郁闭型新冠肺炎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对CRP、ESR、LYM的影响。方法 选取新冠肺炎寒湿郁闭型患者33例,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7例)和对照组(16例),对照组用一般基础治疗+利巴韦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肺排毒汤,3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比较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和病程时间,并比较CRP、ESR和LYM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和总病程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均明显下降(P

  • 标签: 清肺排毒汤 寒湿郁闭型新冠肺炎 CRP ESR LYM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异丙嗪联合丹红注射 在急诊眩晕症患者中的运用效果 。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 期间收治的 100 例 急诊眩晕症 患者, 采用抽签的形式 ,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 50 例;参照组采用 马来酸桂哌齐特 治疗,实验组采用 异丙嗪联合丹红注射 治疗,对比 两组 价值。 结果: 实验组临床有效率更高,且症状缓解时间短,比参照组存在优势,组间检验 ( P<0.05 ) ,统计学 含有 意义。 结论: 对于急诊眩晕症患者,在其中给予 异丙嗪与丹红注射联合治疗,效果十分显著,此法值得于临床推广。

  • 标签: 异丙嗪 丹红注射液 急诊眩晕症 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