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渐进式引导护理与高级共情护理技术对双向情感障碍狂躁发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1月本院68例双向情感障碍狂躁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与观察组(渐进式引导护理结合高级共情护理技术),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比对照组性兴趣、活动精力增加、语言思维形式障碍、易激惹、心境高涨评分低(P<0.05)。结论 渐进式引导护理结合高级共情护理技术有助于双向情感障碍狂躁发作患者狂躁症状减轻。

  • 标签: 双向情感障碍狂躁发作 高级共情护理技术 渐进式引导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旨在对新生儿科留置胃管患者实施强化管道固定护理流程规范干预方案,对预防或降低管道滑脱发生率、改善家长满意度方面所展现的应用价值与实施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择2022年03月-2023年3月期间我院新生儿科82例留置胃管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两组患儿管道滑脱发生率及家长满意度等各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即满意率=1-不满意率,以上述两项数据为研究价值的判断标准,并将其予以整合做详细阐述。结果 实验组在干预后患儿管道滑脱发生率显降低,仅有2/41(4.87%),同时该组家长满意度高达39/41(95.12%),与对照组相较,组间数据呈现(P<0.05)。结论 对新生儿科留置胃管患者实施强化管道固定护理流程规范干预方案,患儿就医安全性更高,其可一定程度上预防、降低管道滑脱的发生机率,这对其预后质量的改善亦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患儿家长表示一致认同、满意,说明该护理方案临床应用价值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强化管道固定护理流程规范 管道滑脱 预防 实践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创伤骨科治疗中应用外固定架的效用价值。方法:此次实验共选取60例创伤骨科治疗患者进行对比实验,采取盲抽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患者,前者采取内固定治疗方式,后者应用外固定架展开治疗,对两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实验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手术、住院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有效减少,相比对照组,其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于创伤骨科患者而言,在治疗时采用外固定架整体治疗效果较优,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促进其尽快康复,最大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外固定架 创伤性骨科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迷你锁定钛板系统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20例的临床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11月至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5.00%,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在四肢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对患者骨膜的损伤较小,患者出现各种不良反应的几率较低,保障了患者良好生活水平,患者出现炎性反应的情况较少,患者恢复速度更快,值得参考。

  • 标签: 加压钢板 内固定治疗 四肢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DIDPIF)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CTPF)的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2019年4月~2020年 4月收治的40名CTPF病例分为两组,每组20例。观察组行DIDPIF干预,对照组选择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ULPIF)干预,记录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优良率、愈合时间、HS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DIDPIF具有愈合时间短,骨折复位状态好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CTPF DIDPIF ULPIF 优良率 愈合时间 HS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在正畸固定矫治中牙龈发炎的预防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上半年来我院口腔科行正颔固定矫治的28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根据随机取样法均匀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融入对症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矫治3个月后、6个月后牙龈发炎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矫正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出现牙龈炎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符合统计学原理(χ2=6.26;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42%,符合统计学原理(χ2=7.12;P<0.05)结论 将对症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到正畸固定矫治能缓解患者疼痛、减轻心理负担、提高患者依从性,矫治3~6月后,患者出现牙龈炎的几率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正畸固定矫治 牙龈发炎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踝关节骨折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90例需要接受治疗的踝关节骨折老年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保守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不同治疗方法所获得的结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治疗后观察组的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踝关节骨折临床治疗中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效果较为理想,对于患者恢复有明显价值。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老年患者 切开复位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实施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前后Bohler及Gissane角、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Bohler角(34.12±3.11)°、Gissane角(119.25±4.13)°,均高于治疗前的(8.12±2.12)°、(105.21±3.48)°,P<0.05。29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治疗显效患者20例,有效患者8例,1例无效,治疗有效率高达96.55%(28/29)。经半年随访共发生3例并发症,其中创伤性关节炎2例,跟骨畸形1例,并发症发生率10.34%(3/29)。结论:在跟骨骨折手术治疗中,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更有利于改善足功能,缓解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跟骨骨折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肋骨固定板对多发性肋骨骨折保守治疗的影响。方法:纳入60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基础,患者均于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30例。对照组使用普通胸带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肋骨固定板保守治疗,比较两组的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无差异(P >0.05),治疗后不同时间观察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而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肋骨固定板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减少费用和并发症。

  • 标签: 肋骨固定板 多发性肋骨骨折 保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11月-2023年11月到本院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探究,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基本资料内容将患者分对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髓外固定术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接受髓内钉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其他指标评估。结果:评估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后可知,对照组在该指标评分方面要弱于观察组p<0.05;评估对照组、观察组患者Harris方面后发现,对照组在该两项指标方面要弱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患者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可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舒适度较高,并不会出太多血,且患者住院时间也短,对于患者而言可以减轻一定的经济负担,值得应用。

  • 标签: 内固定手术治疗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深入探究了MXene修饰壳聚糖纳米复合材料在抗菌领域的应用潜力及其面临的主要挑战。通过精确的材料制备方法和综合的抗菌性能评估,揭示了该复合材料对不同类型微生物表现出的卓越抗菌效果。分析了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如分散性和稳定性问题,以及抗菌机制的复杂性和安全性与生物相容性的考量,这些因素对最终抗菌性能有着决定性影响。此外,还讨论了材料的应用前景及其在医疗保健、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潜在价值。本文旨在为未来抗菌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新的思路。

  • 标签: MXene修饰 壳聚糖 纳米复合材料 协同抗菌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急性闭合性损伤模型凋亡特征进一步了解损伤血瘀证。方法:观察损伤血瘀证(急性闭合型损伤模型)TUNEL指标,推演损伤血瘀证规律。结果:空白组与损伤后1天组与其他相比较具有明确统计学阳性意义。结论:大鼠损伤血瘀证(急性闭合型损伤)凋亡发生在损伤后1天,是二次损伤的具体体现。

  • 标签: 损伤血瘀证 凋亡 二次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带锁髓内针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9例新鲜骨折患者病例,其中女13例,男16例;开放性骨折8例,闭合性骨折21例;年龄均为19-38岁的青壮年。结果通过带锁髓内针的治疗,根据Joher-Wruh的评分标准进行疗效的最终评定优19例,良10例。结论带锁髓内针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值得继续推广。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带锁髓内针 治疗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入路钢板固定治疗髋臼后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从我院收治的髋臼后部骨折患者中随机挑选70例,且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使用K-L入路,观察组使用直接后方入路,对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髋关节功能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72.50±9.10)min、术中出血量为(350.40±38.54)ml、手术切口为(10.10±2.15)cm,均要好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髋关节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髋关节评分分别为(64.20±7.15)、(76.40±6.95)、(84.50±10.22),均要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髋臼后部骨折治疗中利用直接后方入路钢板固定治疗具有确切效果,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切口较短,且可以更佳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不同入路钢板固定治疗 髋臼后部骨折 髋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创下内固定术治疗上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于2019年1-12月收治10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以常规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以微创下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与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优良率较对照组更高,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较对照组更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更少,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微创下内固定术对上肢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具有创伤小、预后时间短与并发症少的特点,可助力其收获更为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微创下内固定术 手术指标 上肢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定期口腔护理运用于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的效果。方法:从2022年5月-2023年5月就诊于该院口腔科的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则采取定期口腔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菌斑清理指数进行对比。结果:(1)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44%,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7.78%,两组并发症结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菌斑清理指数改善情况明显比对照组菌斑清理指数改善情况更好,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接受定期口腔护理干预后可减少其他并发症产生,提升菌斑清理指数的同时,促进治疗效果提升,整体效果理想,具有值得推广的价值。

  • 标签: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 定期口腔护理 并发症 菌斑清理指数
  • 简介:摘要  目的:研制婴幼儿斜颈矫形护颈固定枕,并观察其临床应用及居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诊断斜颈婴幼儿70例,采用随机数表分为观察组(n=35)与常规组(n=35)。常规组使用物理治疗联合传统固定颈托实施常规的院内护理和居家护理,观察组使用物理治疗联合婴幼儿斜颈矫形护颈固定枕实施院内护理和居家护理。对比患儿斜颈矫形效果、家长操作依从性、患儿的接受程度,并参照卫生部调查问卷完成患儿家长满意度综合评估。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 (97.14%) 高于对照组 (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家长综合满意度 (97.14%) 高于对照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专业护士的指导下,家长能正确使用婴幼儿斜颈矫形护颈固定枕,依从性好,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及前瞻性,值得推广,尤其适合居家使用。

  • 标签: 斜颈 护颈颈围 头固定枕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