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蒙医辨证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期间XX医院诊治稳定性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4例,依照随机投掷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使用西药酸异山梨酯+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实施蒙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80.9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8%)低于对照组(21.43%),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单次心绞痛发作时间均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明显(P<0.05)。结论:蒙医辨证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有显著改善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蒙医 辨证 冠心病心绞痛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观察中医分期辨证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91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6)和对照组(n=45),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医分期辨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经治疗,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80.0%,且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研究组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分期辨证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疗效确切,术后患者骨折愈合迅速,并发症少,生活质量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 中医辨证 分期治疗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分析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心绞痛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86%,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景天具有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延缓心肌细胞衰老、提高免疫力、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等多重功效,其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稳定型心绞痛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 血液流变学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糖耐量减低(IGT)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效果。方法:50例IGT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吡格列酮15mg,1次/d,共治疗12W。以100g馒头餐试验评估β细胞功能。结果:12W后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吡格列酮可缓解IGT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炎症因子有关。

  • 标签: 盐酸吡格列酮 IGT 不稳定型心绞痛
  • 简介:目的:采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CA)评价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探讨斑块稳定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关系。方法:选取79例冠心病患者,均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29例,ACS50例。比较SAP组和ACS组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类型,并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类型与ACS发病关系。结果:79例冠心病患者共检出斑块147个,其中SAP组检出50个,ACS组检出97个。SAP组和ACS组患者斑块类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组以硬斑块为主(占72.0%),ACS组以软斑块为主(占64.9%)。随访5个月,20例患者再发ACS,分析其随访之前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结果,发现不同类型ACS患者,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冠状动脉斑块类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为软斑块。结论:64排螺旋CT可通过对不同密度斑块及相应层面对比剂CT值测量,从数值上区分硬斑块及软斑块,以判别斑块稳定性,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 急性冠脉综合征 斑块稳定性
  • 简介:目的:观察参芪固本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70例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西医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参芪固本汤口服,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疗程结束后评价并比较两组主要症状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肺通气功能指标[包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主要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为7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7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EV1/FVC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FEV1%、FEV1/FV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固本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患者,可有效控制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肺肾气虚证 参芪固本汤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简介:目的观察炙甘草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6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炙甘草汤加减,每次200mL,每日2次口服,疗程4周。结果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心电图疗效观察上,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血脂、血流变影响,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炙甘草汤加减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炙甘草汤 中医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