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浊清颗粒对慢性肾衰竭(CRF)大鼠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影响。方法将健康Waster雄性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肾浊清高组、肾浊清低组、尿毒清组。5/6肾大部切除法建立慢性肾衰大鼠模型。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肾组织αSMA表达。结果治疗后肾浊清组、尿毒清组均能降低大鼠肾组织中αSMA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肾浊清高组与尿毒清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肾浊清颗粒能抑制肾组织αSMA的表达,干预肾间质纤维化。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见肿消巴布治疗癌性疼痛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癌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以西医常规治疗(主要是三阶梯止痛),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见肿消巴布外敷。观察并比较两组疼痛程度、疼痛缓解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比较:用药后第3、7、14、28日NRS评分与用药前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第7、14、28日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有效率的比较:观察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明显升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且观察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见肿消巴布可以提高止痛药物的止痛效果,且远期效果更明显,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癌性疼痛 中医药疗法 外治法 见肿消巴布剂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心律失常治疗采用β受体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从2020年8月到2021年8月所收治的76名心律失常的病人进行研究。同时采取随机法将病人分到对照组和研究组,每个组分别有38名病人。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疗法,研究组在实施常规疗法的同时采用β受体阻滞。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心率指标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心率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心律失常 β受体阻滞剂 治疗效果
  • 简介:中医药院校现行的有机化学教材存在诸多缺陷,主要包括:错漏过多,内容陈旧,与中医药专业相结合未能充分结合,插图质量较差。此外,习题量太少且所选习题未体现中医药特色,未附“索引/Index”和“课外阅读材料”。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

  • 标签: 中医药院校 有机化学 教材 缺陷 改进
  • 简介:山茱萸是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officinalisSieb·etZucc·)除去果核的干燥成熟果肉[1],主产于我国的河南、浙江、陕西等省,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的功效,为常用中药材。现代研究证明:山茱萸中含有多种成分,如环烯醚萜苷类、有机酸类、鞣质类、多糖、氨基酸、维生素及矿质元素等。其中有机酸种类多、含量丰富,如熊果酸、齐墩果酸等[2]。

  • 标签: 山茱萸 总有机酸 电位滴定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07年5月-2008年4月我们对急诊科及ICU科62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用金喉健喷雾和生理盐水分别进行口腔护理并进行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62例,均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其中颅脑手术后28例,心血管系统疾病14例,

  • 标签: 气管插管口腔护理 金喉健喷雾剂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离子型造影副作用的药理特点分析及临床表现分类研究,达到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和得到及时对症治疗的最佳方案。方法回顾分析2005-2015年1481例各种造影进行分类。结论副反应的发生与造影的剂量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发生的必然条件,而大剂量注射造影则会大大提高副作用的发生率。

  • 标签: 离子型造影剂 副反应 临床分类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锌联合叶酸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分析 2016 年 4 月 ~ 2017 年 4 月收治的小儿腹泻患儿 72 例, 36 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锌联合叶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 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占比为 77.78%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1.67% ,两组对比观察组更优( P < 0.05 );同时对照组的腹泻解除时间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 两组对比观察组更优( P < 0.05 )。 结论: 在小儿腹泻治疗中, 锌 联合叶酸不仅能有效的改善患儿的临床疗效,还能有效的缩短患儿的腹泻时间,甚至提升患儿的治疗满意率。

  • 标签: 锌剂 叶酸 小儿腹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活血化瘀中药注射药品的临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以130例住院期间发生活血化瘀中药注射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患者资料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其不良反应规律及特点。结果红花注射液药物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其他种类活血化瘀注射(P〈0.05);皮肤及附件反应率、药物热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种不良反应(P〈0.05)。结论活血化瘀中药注射的临床用药首先要考虑用药安全性,针对不同种类注射进行仔细筛查,询问患者既往过敏史等,最大限度降低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 标签: 活血化瘀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