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乡镇医院护理管理中应用病人安全管理的价值。方法:选择近一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8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治疗开始和治疗截止时间分别为2020年1月和2021年1月。参考随机分组原则把全体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4例。其中,对照组仅接受医院常规管理,观察组接受病人安全管理,对比管理后两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分别为20.31%(其中,医疗纠纷、护理差错和意外事件分别占比7.81%、3.13%、9.38%)、4.69%(其中,医疗纠纷、护理差错和意外事件分别占比3.13%、1.56%、0.00%),组间比较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可以构成统计学意义。结论:乡镇医院护理管理中应用病人安全管理可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可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病人安全管理 乡镇医院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安全管理所具有的应用价值。方法:200例患者(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收治)中,100例选自安全管理应用前(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纳入对照组,100例选自安全管理应用后(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纳入观察组,统计分析2组护理质量、效果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安全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安全管理的科学运用,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安全知识掌握度与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安全管理 神经内科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以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本研究中抽选的80例急诊科危重患者(2020.1-2020.12)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安全转运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院内转运情况和转运时间、检查等候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成功转运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护理纠纷发生率、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转运时间、检查等候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应用于急诊科危重患者中在保证院内转运安全性方面效果显著,值得

  • 标签: 院内安全转运 急诊科 危重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医学领域的进步,社会大众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对医护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大增加了医护工作的难度,且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新生儿的健康与安全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新生儿护理的要求与目标不断提升,在护理过程中,如果存在安全隐患,就可能会导致难以想象的严重后果,因此,本文围绕新生儿护理潜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展开了讨论。

  • 标签: 新生儿护理 安全隐患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百姓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安全出现问题则会严重影响百姓的身心健康,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时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的重要措施,但在实际监管过程中仍然存在食品药品监管不到位的地方,导致食品药品饱受争议,本文以食品药品安全的工作现状为切入点,通过分析食品药品的安全监管工作,提出相应措施,为后续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奠定基础。

  • 标签: 食品药品 安全监管 问题对策
  • 简介:摘要:现阶段社会不断发展,随着我国群众老龄化加快,社会群体已经开始更加注重于生活健康发面,近些年来医患关系愈发紧张,如何有效做好规范的护理工作,降低相关安全风险,解决患者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通过对于内科护理安全管理隐患内容及防范措施进行阐述,旨在为神经内科的安全护理奠定良好基础。

  • 标签: 内科护理 安全管理 薄弱环节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儿科发热门诊输液室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效果展开研究。方法 将2020年6月到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600例儿科门诊输液治疗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我院于2021年1月开始对门诊输液室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措施进行优化,防范措施优化前与优化后各300例,将优化前收治患儿入组对照组,优化后收治患儿入组观察组,对两组输液室安全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输液差错率与投诉率更低,两组比较均呈显著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通过优化输液室环境、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输液流程等方式对儿科发热门诊输液室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改进能够有效提高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降低投诉率与输液错误率,本次制度改进是本院安全管理工作的一次有效尝试。

  • 标签: 儿科发热门诊输液室 安全管理 风险防范 措施 优化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寻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总结出有效的管理对策。方法 收集本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文件资料82例,分类统计各科室不良事件数据,以及按照事件等级、事件类型进行分类,并计算出所占比例,以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为管理对策的制定提供数据信息参考。结果 在科室上报方面,非手术科室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最高,占比为58.54%,依次是手术科室(19.51%)与辅助科室(14.63%);在事件等级方面,Ⅳ级事件发生最多,占比为57.32%,然后是Ⅲ级事件,占比为42.68%,Ⅰ级事件没有发生;在事件类型方面,错误事件发生了37例,占比为45.12%;在发生原因方面,诊疗不良事件共计发生了31例,占比为37.81%,临床管理总计35例,占比为42.68%。结论 82例不良事件经过以上分析后,确定了不良事件发生的规律与原因,以便于进行医疗管理的改进与完善,以此来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与质量,将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控制在最小程度。

  • 标签: 医疗安全 不良事件 不良后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管理因素,研究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管理因素的控制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血液净化中心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安全管理干预,然后对安全管理干预效果和常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比较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差错率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差错率为5.0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差错率为22.50%,比较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纠纷率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纠纷率为5.0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纠纷率为20.00%,综上所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影响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管理的因素进行明确,同时制定安全护理管理干预措施,能减少患者临床护理差错率和纠纷率,在临床中的推广价值极高。

  • 标签: 血液净化中心 护理安全管理 影响因素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此次探究的目的则是对综合性医院屏障技术方式安全管理方法进行解析,解析其实际运用效果。采用的方法则是某医院正式运用屏障技术在常规放射安全管理前提下开展细化,特别要重视流程的规划,分阶段的根据其特点加强安全特征,其中包含放射废物以及放射类紧急事件等情况的改善。2020年5月~2021年6月为实施后,2019年5月~2020年6月为实施前,实施前后随机抽取40例患者作为研究目标,对比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和管理效果。获得的结果则是实施后的放射类废物处理设施、个人护理等各个方面评分都要比实施前高(P

  • 标签: ∶屏障技术 综合性医院 放射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寻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总结出有效的管理对策。方法 收集本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文件资料82例,分类统计各科室不良事件数据,以及按照事件等级、事件类型进行分类,并计算出所占比例,以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为管理对策的制定提供数据信息参考。结果 在科室上报方面,非手术科室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最高,占比为58.54%,依次是手术科室(19.51%)与辅助科室(14.63%);在事件等级方面,Ⅳ级事件发生最多,占比为57.32%,然后是Ⅲ级事件,占比为42.68%,Ⅰ级事件没有发生;在事件类型方面,错误事件发生了37例,占比为45.12%;在发生原因方面,诊疗不良事件共计发生了31例,占比为37.81%,临床管理总计35例,占比为42.68%。结论 82例不良事件经过以上分析后,确定了不良事件发生的规律与原因,以便于进行医疗管理的改进与完善,以此来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与质量,将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控制在最小程度。

  • 标签: 医疗安全 不良事件 不良后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药品的安全问题直接关系着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因此,关于药品安全的监管是一项非常重要而且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近年来我国的医药安全问题频频发生,不仅仅对于百姓的生命健康造成了直接的伤害,更对我国药品的安全监管法律制度提出了直接的挑战。基于这样的情况,加强我国的药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是迫在眉急的事情,必须从药品的源头抓起,确保药品的安全,从而保证百姓的生命安全。本文将从药品安全监管的基础理论入手,分析国内外药品安全监管现状,进而提出完善我国药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的策略。

  • 标签: 药品安全 监管 法律制度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ICU机械通气后肺部感染患者中将安全吸痰措施进行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在我院开展,时间为2019年6月——2021年2月,本次研究共选取患者180例,均为接受ICU机械通气患者,对患者展开护理干预,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将常规护理方法(对照组)和安全吸痰措施(研究组)进行应用,随后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的人数为5人,发生率为5.56%,显示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8.89%,数据差异显著,P

  • 标签: 安全吸痰 ICU机械通气 肺部感染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医疗器械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施安全屏障管理法,探讨其效果。方法:成立相关医疗器械临床安全使用管理护理小组,对临床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分类,根据不同器械设备的重要性,分类管理。对比实施管理前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安全屏障管理法实施前后效果相比较:实施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7%,实施后为0.015%,前后对比具有差异(P<0.05)。结论:安全屏障医疗器械护理管理方案的实施,能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证了器械使用的安全性,也提高了整体的管理质量和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 标签: 安全屏障 医疗器械 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眼科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常见安全隐患,并给出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本次研究工作的开展地点为我院,研究开展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月,选取此期间在我院眼科手术室接受治疗的患者共100例,对患者展开护理工作,将常见护理风险进行明确,随后给予防护措施,探究其实施前后护理效果,对比分析安全事故发生率。结果:实施前的安全事故发生率为16.00%,显著高于实施后发生率的5.00%,P

  • 标签: 眼科 手术室护理 安全隐患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安全教育在传染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以我院传染科护理人员工作记录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有效的安全教育,并督促其将安全理念运用到日常工作实践中。统计实施安全教育后传染科护理管理情况。结果:实施安全教育管理后,我院传染科护理人员感染率为0,护理差错率为0。结论:在传染科护理管理中实施有效的安全教育,能有效的降低护理差错率,同时还能够保证护理人员健康安全,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安全教育 传染科 护理管理 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