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将滤膜和倾注检测软式内镜消毒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试验时间段为2019年8月~2021年3月,选取院内内镜中心的软式内镜82例,在相同消毒水平下,同时采用倾注、滤膜进行监测,倾注为对照组,滤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的消毒合格率和病原菌检出率。结果:试验组消毒合格率92.68%相较于对照组71.95%更高,将两组病原菌检出率进行对比,对照组25.61%远远不及试验组46.34%,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P<0.05)。结论:在软式内镜消毒方法上应用滤膜可以很好地提高病原菌检出率,对比倾注消毒效果更好,整体合格率更高,具有一定的医疗应用价值,适宜进行大范围应用。

  • 标签: 滤膜法 倾注法 软式内镜 消毒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ELISA和化学发光免疫(CLIA)检测血清HBsAg结果。方法:应用ELISA和CLIA检测1205例血清中的HBsAg。结果:ELISA检测出83例阳性标本,阳性率为6.88%,CLIA检测出75例阳性标本,阳性率为6.22%,以CLIA为参考,ELISA18例假阳性标本,假阳性率为1.49%;例11假阴性标本,假阴性率为0.91%,相对敏感性为88.15%,相对特异性为98.14%,两者总符合率为96.86%,。结论:应用CLIA检测血清HBsAg有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比CLIA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并且随HBsAg浓度变化比较大,CLIA准确、快速、敏感性、特异性比较高。

  • 标签: ELISA法 CLIA法 血清HBsAg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金标在两对半的检测中的价值和可靠性。方法用金标与酶联免疫对标本进行检测比较。结果用两种方法测得118例大三阳结果完全一样,61例小三阳有3例第四项没有检出,符合率95.1%。结论金标检测两对半快速简单,更适合急诊检验和快速筛查。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食源性疾病应用常规检测及基因芯片检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9年 5月至 2020年 5月我中心收到 84例食源性疾病患者的样本,依据检测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检测方法以常规检测为主,试验组检测方法以基因芯片为主,分析两组检测时间与检测阳性率。结果:试验组共检测出 49例病原菌,其中 1例大肠埃希菌, 26例痢疾杆菌, 7例副溶血弧菌, 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 12例沙门菌,检出率为 58.33%;对照组共检测出 27例病原菌, 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 3例副溶血弧菌, 18例痢疾杆菌, 4例沙门菌,检出率为 32.14%,试验组检出率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 P< 0.05;试验组检测时间较对照组短,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食源性疾病检测应用基因芯片能够快速诊断病原菌,诊断检出率高,实现疾病早期诊断,对于临床治疗起到十分重要作用。

  • 标签: 常规检测 基因芯片 食源性疾病
  • 简介:[摘要] 目的:比较盐水交叉配血和凝聚胺交叉配血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中选取65例。规范采集静脉血液5ml,将每份血液标本分为A、B两份,其中标本A采用盐水交叉配血,标本B采用凝聚胺交叉配血。观察主侧和次侧的阳性检出结果,比较凝聚胺中特异性凝集和非特异性凝集的消失时间。结果:两种方法在主侧阳性检出率上相近(P>0.05);凝聚胺在次侧的阳性检出率(16.92%)高于盐水(4.62%),有显著性差异(P<0.05)。凝聚胺交叉配血时,非特异性凝集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特异性凝集的消失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交叉配血时采用凝聚胺能提高次侧阳性检出率,非特异性凝集的消失时间短,可保证输血安全。

  • 标签: 交叉配血 盐水法 凝聚胺法 检出率 特异性凝集
  • 简介:目前,本市下水道鼠情调查中普遍采用食饵与夹日并存,为了解两种方法间的差异,我区于1999年对两种调查方法进行比较.

  • 标签: 下水道 鼠情调查 食饵法 夹日法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微柱凝胶和凝聚胺在交叉配血试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516例受血者以微柱凝胶卡和凝聚胺技术联合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对配血不合的受血者、供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微柱凝胶卡式配血不合3例,凝聚胺配血不合2例,其中两种方法配血均不合2例。经筛选细胞检测系受血者的血清中存在不规则抗体。结论微柱凝胶和凝聚胺在配血工作中联合使用,有利于提高输血的安全性。

  • 标签: 凝聚胺法 微柱凝胶法 配血试验
  • 简介:《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规范》规定,HIV阳性者的确定,首先在初筛阳性可疑的基础上,再用免疫印迹(WesternBlot)予以确认。目前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以其高度的特异性、敏感性等优点,作为HIV抗体检测的初筛方法,已得到普遍应用。本文旨在运用Bayes概率来分析探讨血清HIV抗体两次ELISA呈阳性反应的标本,用和不用免疫印

  • 标签: HIV抗体检测 ELISA法 初筛 结果分析 HIV阳性 病检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胶体金吸附试验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的特异性。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80例临床手术前患者血清。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为阳性者,再采用胶体金吸附试验方法重新检测抗HCV。结果480例样本中,抗HCV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阳性10例,阳性率2.10%。胶体金吸附试验阳性6例,阳性率1.25%。结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HCV检出率高出胶体金检测0.85%。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HCV)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胶体金吸附试验
  • 简介:目的使用ELISA及RPR检测梅毒,评价两种梅毒检测方法在血液筛查中降低漏检率,保证血液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1672例献血者的血液样本同时采用ELISA及RPR两种方法检测献血者标本中的梅毒指标结果检测的1672份样本中,RPR阳性10份,TP-ELISA证实阳性9份,排除生物假阳性1份。结论RPR梅毒筛查有生物假阳性,ELISA更适合献血者血液筛查为RPR阳性的样本,用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TP-ELISA进行检测,防止实验室梅毒检测的漏检。

  • 标签: 血液样本 RPR TP-ELISA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结核杆菌采用PCR和直接涂片镜检进行检查,分析两种方法在诊断上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结核病患者50例患者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对所有的患者分别采用PCR和直接涂片镜检进行检查,统计检查结果。结果:采用PCR对患者进行检查,阳性检出率为37例(74.0%);采用直接涂片镜检进行检查,阳性检出率为17例(34.0%),前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后者,存在显著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合杆菌的检验中,采用PCR具有良好的诊断和鉴别效果,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结核杆菌 PCR法 直接涂片镜检法
  • 简介:摘要:中医养生康复强调“三因制宜”的运用,十二时辰养生正是在这样的中医理论支持下而发展起来的,是中医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核心思想是“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和动态观。随着逐步的发展逐渐形成中医时间医学的一部分,如能结合现代医学及各方学科给予系统专门的研究,发掘其精华,形成一个中国独特的时间医学体系,必将为大家所关注。

  • 标签: 十二时辰养生
  • 简介:冷水洗眼清晨起床后,坚持用冷水洗脸、洗眼。首先将双眼泡于冷水中1~2分钟,然后再用双手轻轻搓脸部及眼睑20~40次。

  • 标签: 老花眼 冷水洗眼 冷水洗脸
  • 简介: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家麟是我国粒子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国际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他1920年生于哈尔滨,今年已经93岁高龄,但是身体硬朗,声音洪亮,听力视力依然很好。谢老自嘲年纪大了“懒得动”,虽然不爱运动,但仍然坚持每周去办公室呆上半天,收收信件,看看邮件,了解了解现在年轻人的想法。他的老伴说:“他的确很少运动,但是性格非常好,无论遇到什么事,从不着急上火。”谢家麟也自称乐天派,还说自己是好父亲、好丈夫,说这话时神情像一个纯真烂漫的孩子。

  • 标签: 养生法 中国科学院院士 粒子加速器 生活 物理学家 奠基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按中医的说法,暑伤气(也叫苦夏)对于癌症患者来说,可致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而且因为代谢加快,血液、淋巴循环也随之加快,这就为癌细胞的生长、转移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肿瘤患者更需掌握科学的养生方法。

  • 标签: 癌症患者 夏季养生 免疫功能 淋巴循环 养生方法 肿瘤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利用基础体温双向反应的特性来进行避孕得有两个前题,一是要能正确地测量基础体温并做些必要的记录,二是要遵循基础体温避孕的一些规则。

  • 标签: 体温 避孕方法 两性知识 安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