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腺样联合扁桃切除并腭咽成形术治疗儿童鼾症的疗效观察。方法对78例腺样及扁桃肥大的儿童鼾症患者,行鼻内镜下腺样切除术联合双扁桃摘除术及腭咽成形术,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6个月,睡眠打鼾,张口呼吸,睡眠呼吸暂停现象均消失76例;睡眠打鼾,张口呼吸明显减轻,睡眠呼吸暂停消失3例,临床治愈率97.4%,合并鼻窦炎,中耳炎等者亦改善或治愈。结论鼻内镜下腺样联合扁桃切除及咽成形术治疗儿童鼾症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腺样体切除 扁桃体切除 儿童鼾症 鼻内窥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对四蝶池脂肪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四蝶池脂肪瘤患者CT图像资料,并与MRI图像对照。结果12例四蝶池脂肪瘤CT与MRI图像对照,螺旋CT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螺旋CT诊断四蝶池脂肪瘤准确,快速。诊断成本低。

  • 标签: 螺旋CT 四蝶体池 脂肪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TetricN-Flow流体树脂、可乐丽菲露AP-X和DensplyTPH树脂充填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评价楔状缺损应用三种材料保存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8名患者共411颗患牙随机分3组,分别使用TetricN-Flow流体树脂、可乐丽菲露AP-X和DensplyTPH树脂充填修复。观察1年的临床修复效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采用TetricN-Flow流体树脂修复的123颗患牙,1年后复诊成功率97.56%,可乐丽菲露AP-X修复的145颗患牙,1年后复诊成功率91.72%,TPH树脂充填修复的143颗患牙,1年后复诊成功率90.91%。TetricN-Flow流体树脂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其它2组。结论适当的充填材料是楔状缺损修复成功的重要因素。

  • 标签: 楔状缺损 流体树脂 可乐丽菲露 TPH树脂
  • 简介:摘要扁桃增生儿童发病率高,影响儿童生长发育,根据张子和‘热气上行,结薄于喉之两旁’的病因观念,确立清热解毒,利咽软坚消肿为治则。以清.吴谦五味消毒饮为基础,加于通利咽喉,消肿软坚散结及辛散药物,自拟方剂,对35例扁桃增生并伴呼吸睡眠饮食异常且反复感染病例进行治疗,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 标签: 扁桃体增生 五味消毒饮 清热解毒.利咽软坚消肿 自拟方剂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子痫前期及正常妊娠妇女血浆D-二聚(D-dimer)的变化,探讨及其对子痫前期凝血功能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子痫前期患者60例(分为轻度子痫前期30例和重度子痫前期30例)和30例正常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测定D-二聚,并分析其变化。结果轻度子痫前期和重度子痫前期D-dimer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子痫前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存在明显凝血功能亢进,且随着病情加重,D-dimer值越高。故D-dimer对于重度子痫前期和血栓前状态的防治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子痫前期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后凸成形术治疗多发性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后凸成形术治疗多发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50例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3—18个月,50例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均明显缓解或消失。椎前缘高度恢复基本正常42例,椎前缘高度恢复较差者8例。本组患者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例发生骨水泥外漏,但均未出现神经症状。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后凸成形术治疗多发性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能短时间内有效缓解腰背部疼痛。

  • 标签: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多发性 椎体压缩性骨折
  • 简介:<正>时常有个想法:煲锅汤,爱家人,终老生,无怨无悔。这种想法来源于幼时外婆的耳濡目染。外婆不善言语,对人和蔼可亲,不咄咄逼人,她辈子做的最多的事情便是煲汤。体弱多病的她不能出去干活,只好窝在煤火边上做厨房里面的事情。煲汤是她祖上传下来的手艺,据说外婆煲的汤能强身健体。那时候医药奇缺,所以外婆成了村里的名人,俨然成为镇上的"名医"。

  • 标签: 亲戚们 物欲横流 撒手人寰 云卷云舒 汤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金属烤瓷修复后修复颈缘牙龈的情况。方法对55例患者制作65个单位金属烤瓷修复,冠边缘位置分别在龈上方(21例)、齐牙龈(21例)和牙龈下(23例)。修复完成后进行2年随访,戴冠前后指标牙龈指数颈缘退缩及颈缘适合性。结果龈上和齐龈肩台组反映轻,分别有2例和3例龈下肩台龈炎有6例,龈上肩台与齐龈肩台牙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龈上或齐龈肩台设计能较好地避免牙龈炎。

  • 标签: 金属烤瓷 龈边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微创治疗策略。方法2008年12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单球囊双侧扩张经皮椎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共186例,累计254椎。其中男44例62椎,女142例192椎,年龄52岁至90岁,平均66.5岁。其中单椎132例,双椎46例,三椎8例。导致骨折的原因为摔伤或无明显外伤史,患者因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就诊。体检除伤椎叩击痛外,无神经系统的阳性体征。X线及CT检查示椎压缩呈楔形变,脊髓无受压像。本组所有病人术前行骨密度检查提示患者均存在中度或是重度骨质疏松。实验室检查及其他仪器检查无明确手术禁忌症。术后采用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伤椎体高度测定及胸腰椎后凸角度评估经皮椎后凸成形术的疗效,同时对患者进行规范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及必要的院外康复指导。结果手术时间20~45分钟/椎,平均32分钟/椎。出血量20~35毫升/椎,平均26.5毫升/椎。骨水泥灌注量为2.2~5.7毫升/椎。186例术后患者均得到3个月~5年随访,平均3.2年。本组所有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术前VAS评分8.26±0.98分,术后1天降低到1.63±0.83分,末次随访时2.08±1.22分(P<0.01)。术后X线检查,压缩骨折的椎体高度恢复满意,术前椎前、中部高度分别为19.4±2.22mm及19.19±2.06mm,术后1天明显改善到24.47±2.04及24.38±1.93,末次随访为23.88±2.25mm及23.57±2.12mm(P<0.01)。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反复检查血中D二聚的变化,在产后出血患者中及早发现DIC倾向的病人,及早诊断羊水栓塞,及早使用肝素和救治,阻断DIC的发展,使羊水栓塞引起的产后出血患者的死亡率降低。方法在自然分娩后或剖宫产术后,发现子宫迟缓出血。即反复检查患者血液中的血D二聚,血小板,PT,APTT,FIB的变化。结果在有DIC倾向的患者中,D二聚持续明显增高,随后FIB降低,血小板,PT,APTT才逐渐出现异常。结论D二聚在产后出血的患者中普遍高于正常,但是,在羊水栓塞,DIC的患者中,血中D二聚体高于4倍或持续明显增高,是DIC患者最早出现异常的指标,随后FIB,血小板,PT,APTT出现异常,这样可以及早发现产后出血的患者已出现DIC。及时应用低分子肝素可以阻断早期DIC,及早就救治羊水栓塞的患者,使羊水栓塞引起的产后出血的死亡率降低。

  • 标签: 产后出血 羊水栓塞 DIC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头针针并用结合药物治疗眼运动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88例眼运动神经损伤患者分为针刺组56例,药物组58例,针药组74例。针刺组取头针的颅底带前1/3、颅底带中1/3、额中带、额顶带后1/3、顶枕带下1/3,针取太阳、四白、攒竹、足三里等穴;药物组用甲钴胺注射液0.5mg、甲硫氨酸4ml肌肉注射,红花注射液30-40ml静滴;针药组采取针刺组和药物组相结合的治法。治疗30天统计疗效。结果药物组有效率为53.4%,针刺组有效率为62.5%,针药组有效率为89.2%,经统计学分析,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针针并用配合药物治疗眼运动神经损伤疗效确切,疗效优于单纯药物及针刺治疗。

  • 标签: 眼运动神经损伤 头针/体针 药物疗法/针灸疗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在胎儿胼胝发育不全中的重要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13例胎儿胼胝发育不全的超声声像图的分析。结果13例胎儿胼胝发育异常超声声像图均表现为透明隔腔消失,侧脑室增宽呈“泪滴状”,第三脑室可增大,且向上移位或未见明显改变。结论由于胎儿胼胝发育不全在超声声像图上具有比较特异的超声表现,因而产前超声在胼胝发育不全上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胼胝体发育异常 产前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在扁桃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慢性扁桃炎手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为等离子组和传统手术组,各48例。等离子组采用等离子手术系统扁桃切除,传统手术组行传统扁桃剥离术。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扁桃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安全有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慢性扁桃体炎 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 扁桃体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扁桃周围脓肿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26例患者分成3组。A组28例,为脓肿期手术患者;B组23例,为择期手术患者;C组75例,为保守治疗患者。对三组患者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A组术中单侧平均出血量12ml,术后出血发生率3.8%,平均住院日7d;B组术中单侧平均出血量23ml,术后出血率8.9%,平均住院日15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者术后创面感染率及全身感染率均为0。A组患者术后体温、张口受限及血象于2d后恢复正常,C组治疗后体温、张口受限及血象于6d左右恢复正常。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有4例复发,复发率为5.0%。结论患者机体状况允许,无手术禁忌症,为避免复发,脓肿期扁桃切除术是治疗扁桃周围脓肿较为适宜的方法。

  • 标签: 扁桃体周围脓肿 扁桃体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