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病历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盆底肌电刺激治疗失禁型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尿失禁患者36例,除针刺外加用盆底肌电刺激治疗。10天一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经统计36例患者治愈8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66.7%.结论中西医疗法相结合,操作简单,疗效肯定,适宜开展与推广应用。

  • 标签: 针刺 直肠电刺激 尿失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在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整理收集137例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在护理过程采用舒适护理模式。结果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生理、心理、社会舒适方面均得到改善,获得较高舒适感,满意度调查为94.9%。结论舒适护理在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中的应用意义重大,体现了人性化护理,推动了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同时改善了患者治疗过程的舒适度,提高的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舒适护理 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护理
  • 作者: 杨柳周丽芳谭艳妮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          (河池市妇幼保健院 妇女保健科  广西河池  547000)  【摘  要】目的:探讨使用低频电刺激疗法结合中医的推揉、按摩、振动等手法按摩通乳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产后乳汁淤积的产妇作为实验组,采用低频电刺激疗法结合中医手法按摩通乳;同时随机抽取56例同期在产科采用局部热敷加传统的挤奶方法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乳腺管通畅情况、通畅时间、疼痛指数、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进行总结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显效时间短(P<0.05)、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疼痛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 论:低频电刺激疗法结合新法手法按摩治疗产后乳汁淤积具有很好的疗效,其操作方法简单、安全,具有可重复性,产妇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为日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170例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随机的方法,将17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定义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85例。在护理方面,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满意42例(49.4%),一般41例(48.2%),不满意2例(2.4%),满意度为97.6%;对照组患者满意31例(36.5%),一般35例(41.2%),不满意19例(22.3%),满意度为77.7%,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是临床上的常见病,治疗手段比较多。但是,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需要接受有效的护理,才可以更好的稳定病情,减少对身体的伤害。在临床护理中,建议对患者使用优质护理,结合患者方方面面的情况,开展护理工作,提高患者的积极态度,与患者加强沟通,帮助患者取得更好的康复成果。

  • 标签: 卵巢 刺激 综合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治疗老年人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从2014年1月到2015年6月我院老年科诊断为睡眠障碍的126例老年患者中按入院编号随机选取63例设为观察组,采用低频电刺激联合药物治疗,将另外6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IS、PSQI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小,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地西泮片,艾司唑仑片,氯硝西泮片,阿普唑仑片使用剂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少,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低频电刺激治疗老年人睡眠障碍能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减少药物使用量,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低频电刺激 老年人 睡眠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临床上精神障碍疾病的治疗探究脑补电刺激疗法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符合各项诊断标准后背确诊为精神障碍--焦虑障碍症状的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性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则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脑部电刺激疗法。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更是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给予患有焦虑精神障碍的患者治疗时药物治疗结合脑部电刺激疗法,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脑部电刺激 精神障碍 焦虑障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肌肉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 我院 201 6 年 2月至 201 8 年 1月就诊脑卒中存在吞咽障碍患者中选取 83例,随机分为 2组, 对照组 40例指导患者给予吞咽功能训练, 实验组 43例给予 肌肉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吞咽功能、营养指标及疗效情况。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吞咽功 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 结论 给予脑卒中患者 肌肉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安全可靠,并能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

    【关键词】吞咽功能;脑卒中; 肌肉刺激 “脑卒中”( cerebral stroke)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 cerebralvascular accident, CVA)。是因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引起的疾病 [1] 。而吞咽障碍 (dysphagia after stroke, DAS)是导致营养不良、误吸及肺炎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及死亡的重要因素,目前临床无根治药物,以往,简单的常规康复训练效果不佳 [2] 。近年来,神经肌肉电刺激 (LAMES)治疗吞咽障碍受到国内外关注。 对我 科 83例脑卒中患者采用肌肉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预 后效果较好,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历资料 从我院 2016 年 2月至 2018 年 1月就诊于神经内科患者中选取 83例脑卒中存在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 2组,对照组患者 40例,其中 24例为男性, 16例为女性,年龄在 42-87岁,平均年龄( 53.8±4.5)岁,吞咽障碍病程 10~34天,平均( 14.6±3.9)天, 25例脑卒中首次发病, 10例脑卒中 2次发病, 5例脑卒中发病 3次以上;实验组患者 43例,其中 26例为男性, 17例为女性,年龄在 43~85岁,平均年龄( 54.1±4.4)岁,吞咽障碍病程 11~35天,平均( 15.2±4.1)天, 26例脑卒中首次发病, 11例脑卒中 2次发病, 6例脑 卒中发病 3 次以上。纳入标准: ①患者均颅脑 CT、核磁共振及临床症状确诊为脑卒中,并符合 2010 年脑卒中指南 诊断存在吞咽障碍; ② 年龄均在 40岁以上,不超过 88岁; ③患者均无精神或意识障碍,可与人进行正常 沟通; ④ 患者均清楚本次研究目的,自愿参与并积极配合 。排除标准: ① 存在严重心脏、肝脏、肾脏等疾病; ②近一个月内进行过咽喉部手术,影响本次研究结果。两组患者 病历资料无显著差异( P >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实验 组 患者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 神经肌肉电刺激 将电极贴于咽缩肌、环咽肌及舌肌,波宽 700 ms,电刺激强度 6~21 mV,边刺激边做空吞咽,根据患者表现逐步改进食物的质地和增加数量。每次治疗 30 min,每天 2次,连续治疗 10天。 吞咽功能训练 根据吞咽功能评价结果,选择直接或间接吞咽功能训练方法。直接训练: ① 食物的选择,可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选择易于咀嚼,不易在粘膜上滞留,柔软、密度和性状均一,且不易松散的营养食物。 ② 体位,开始可尝试 30° 仰卧、颈部前倾的体位,随着吞咽功能的改善,逐渐抬高角度。偏瘫患者应将患侧的肩部垫高,从健侧喂食。 ③ 一口量,一般从 1-4ml 开始,逐步加量。一口量过少,难于促发吞咽反射;一口量过多,容易从口中漏食或咽部滞留,增加误吸的风险。 ④咽部滞留食物去除法:指导患者固体食物或流质食物交替食用,或每次吞咽后饮少量的水,每次吞咽食物后再反复做几次空吞咽,使食物全部咽下,并在吞咽时头转向功能较差的一侧以利关闭患侧梨状隐窝,避免呛咳。间接训练: ① 改善面部肌群的功能, 每日指导患者 进行空咀嚼、鼓腮、吹气、张颌、闭颌等动作10次以上,每天反复训练 1~3次。② 锻炼舌的功能,指导患者向前或两侧尽力伸舌,伸舌不充分者可轻轻被动牵拉,并嘱患者用力回缩,以促进舌的前后运动能力;以舌尖添口唇周围,练习舌的灵活性;用压舌板压舌根,练习舌根抬高。 ③ 用冰冻棉棒对患者软腭、舌根及咽后壁进行刺激,同时指导患者空吞咽,反复刺激训练可提高患者吞咽速度及敏感度。 1.2.2 对照 组患者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吞咽功能训练,具体操作同观察组吞咽功能训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实施护理服务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治疗的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的患者均实施循证护理,回顾性的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探讨。结果参加本次的患者共有86例,没有任何患者发生并发症,患者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的有53例,满意的有30例,不满意的有3例,满意率为96.5%,患者在身心方面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具有较少的护理效果。结论在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循证护理的运用可以提高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身心情况,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护理满意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和肌肉刺激理疗仪治疗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收集我院106例吞咽障碍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针灸治疗,在常规针灸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使用神经和肌肉刺激理疗仪治疗,对比两组研究对象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1%,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吞咽障碍患者治疗中神经和肌肉刺激理疗仪的应用效果显著,临床推广价值高。

  • 标签: 吞咽障碍 神经和肌肉刺激理疗仪 针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生物电刺激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所有患儿均接受bobath技术、推拿、改善脑循环治疗。治疗组在以上基础上应用生物电刺激对双下肢进行肌电触发的生物反馈刺激。在疗程开始与结束时,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量量表(GMFM)中D、E功能区进行站立和行走的功能评定,应用日常生活评分(ADL),同时应用肌电图对肌张力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并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电刺激治疗能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下肢肌张力,明显提高下肢运动功能。

  • 标签: 生物电刺激 肌电图 痉挛型脑瘫 下肢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中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来自我院生殖中心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2例发生卵巢刺激综合征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心理护理、皮肤护理、一般护理和并发症护理,并于护理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实施护理的患者皆痊愈,实施护理干预后的(SCL-90)评分明显低于实施干预前的评分(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DHSS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明显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

  • 标签: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慢性疼痛经皮电热神经刺激祛痛治疗及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2016年12月接收治疗的慢性疼痛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一组为观察组(30例),均在经皮电热神经刺激祛痛治疗的同时给予康复护理;一组为对照组(30例),均在经皮电热神经刺激祛痛治疗的同时给予常规护理;监测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1d后、治疗3d后、治疗7d后、治疗12d后的VAS评分,观察比较两组在治疗一个疗程后的最终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在治疗前的VAS评分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1d后、治疗3d后、治疗7d后、治疗12d后观察组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80.0%)(P<0.05)。结论通过对慢性疼痛患者行经皮电热神经刺激祛痛治疗及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取得明显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疼痛 经皮电热神经刺激祛痛治疗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应用护理沟通在生长激素分泌功能药物刺激实验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方法是利用我们所学的各种沟通知识与17例患儿及家属在检查前、实验中、以及各种操作的前后进行耐心细致讲解及沟通。结果通过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娴熟的穿刺技能及病情观察,成功的完成了实验,取得满意的效果。结论有效的沟通,熟练的操作技术,严密的观察病情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为患儿提供安全、温馨、舒适、满意的优质服务。

  • 标签: 沟通 护理 护理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早期干预高危儿中多感官刺激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于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选取 6月龄高危儿 60例,根据其就诊单双号分组,单号 30例为控制组,双号 30例为试验组。控制组应用常规康复训练,基于此试验组应用多感官刺激疗法。比较两个组别 Gesell发育商评分变化。结果:两个组别治疗后 Gesell发育商各项评分对比发现试验组均优于控制组( P<0.05)。有统计学价值。结论:在早期干预高危儿中多感官刺激疗法的效果显著,即可对患儿 Gesell发育商予以显著改善,值得推广研究。

  • 标签: 高危儿 早期干预 多感官刺激疗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外周神经刺激器在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麻醉的4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外周神经刺激器进行引导给予外周神经阻滞的麻醉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外周神经组织的麻醉方法。分别对两组患者的麻醉后产生的并发症和恢复程度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对麻醉效果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对麻醉的满意率,且麻醉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也明显小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结论采用外周神经刺激器引导的外周神经阻滞麻醉在临床的手术中有较好的效果,带给患者的痛苦小,可靠安全有效的减少了其它并发症的产生,值得在临床手术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外周神经刺激器 外围神经阻滞 麻醉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为分析研究盆底电刺激在治疗人工流产中阴道出血的效果,将试验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只是做常规预防药物消炎处理,试验组采用盆底电刺激进行治疗。最终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中患者在阴道出血量和出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该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性。从而证明,盆底电刺激治疗人工流产术后的阴道出血具有更好的效果。

  • 标签: 盆底电刺激 阴道出血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后面瘫患者引用低频电刺激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我科室2017年4月至9月治疗的脑卒中后面瘫患者90例,参考全国脑血管病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经CT或MRI检查确定为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给予药物进行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低频电刺激治疗,患者均治疗20天.两组患者治疗后进行洼田试验,根据患者吞咽功能进行疗效评价;在患者治疗前后应用HBN评价量表对患者面部神经功能进行评分.结果:在治疗20天后,观察组的面部神经功能评分和洼田试验等级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上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面部神经功能评分和洼田试验等级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45例患者治愈25例,无效6例,总有效39例,对照组45例患者治愈15例,无效15例,总有效30例,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66.7%,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卒中后面瘫患者应用低频电刺激疗法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洼田试验等级和患者面部神经功能评分,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可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低频电刺激疗法 脑卒中 面瘫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