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1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传统的风水学理论为依据,解释了金字塔及金字塔形建筑所表现出的一系列奇异功效;提出应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金字塔效应的利弊。提醒人们旅游业的发展应立足于本土文化,而不要盲目引进异域风光

  • 标签: 旅游 环境 金字塔效应
  • 简介:<正>一、文献回顾旅游行为是指旅游者的行为。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至少可以包括旅游动机、旅游实现条件、旅游效果的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等内容。从研究方法上看,主要有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等多种方法。目前的文献也主要集中在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入手来研究旅游动机和制约旅游行为发生的主客观条件。如霍洛韦、梅奥和贾维斯、朗卡尔、以及国内较早从事这方面研究的李天元等学者的论著就是如此。

  • 标签: 旅游行为 经济学分析 人类行为 旅游动机 个人行为 社会学
  • 简介:全球智慧城市研究水平保持着逐渐上升的趋势,2013年出现爆发增长态势,目前仍处于成长期。中国研究实力在全球占据绝对优势,发文量占比高达45.48%。其中,中国研究机构的科研实力突出,中国科学院处于领跑地位。智慧城市研究相关热点关键词有:智能城市、智能电网、物联网、云计算、生态城市、数字城市、低碳城市等。从专利产出机构来看,专利族数量最多的机构是美国思科技术公司与韩国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 标签: 智慧城市 智能城市 科研实力 研究热点 专利
  • 简介:近年来,安倍政府全面介入南海事务,改变了日本长期持有的“名义上”不过分干涉南海岛礁主权争端的政策。在中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日之间关系恶化、美国希望日本配合介入南海以及东盟各国以美日等域外大国平衡中国影响等因素,是日本改变其南海政策的重要原因。当前,日本介入南海问题的重心已转向政治、军事安全领域。随着2015年日本通过安全保障关联法案,日本在南海海域行使集体自卫权成为可能,其未来动向值得关注。

  • 标签: 日本 南海问题 军事干涉
  • 简介:十三行作为进入商业文明社会的动力因素,促进了大清帝国广州城市的发展。国际贸易地带的十三夷馆区是一个城市的"增长极",西关、西城、西村、"河南"、黄埔古港等历史地段是发展新区。分析其正能量给力的成就,明确其他消极因素的制约,为广州新时期的商埠文化世界名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 标签: 广州 十三行 城市发展 动力分析
  • 简介:高铁快速建设背景下,高铁枢纽对于大城市社会经济、城镇建设的影响机制得到较深入的研究;但就高铁沿线小城市而言,特别是一些具有较强旅游吸引力的特色旅游城镇,高铁站点对其市域空间格局的变化会带来什么影响,相关的研究则明显不足。商杭高铁安吉站的建设以及相关规划工作是一次有益的探索。本研究试图分析商杭高铁对安吉市域旅游空间格局及城镇建设所产生的影响及其机制,在交通网络、空间格局、产业发展、旅游体系等方面,提出应对高铁机遇的发展对策

  • 标签: 高铁 旅游城镇 空间格局 安吉
  • 简介:自全域旅游的概念提出,不仅在旅游学界掀起了研究热潮,而且各级行政区域也在全力进行全域旅游实践,由此可见,理论界和实践界都已经将全域旅游看作是旅游研究和实践的灯塔。鉴于此本文对“全域旅游”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分析。该综述是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着手的,理论层面总结了全域旅游产生的原因、全域旅游的内涵以及如何实现全域旅游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实践层面分为两部分内容进行探讨,其一是全域旅游实践地的经验总结。其二是学者们在全域旅游理念的指导下对于旅游发展的探索,包括旅游地发展全域旅游的框架搭建及发展建议、全域旅游与旅游产品的讨论等内容。最后,总结了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并对研究趋势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全域旅游 理论研究 实证研究
  • 简介:本文利用大量数据,从时、空、类型等三个方面描述了唐代岭南文人的社会流动,即从不同时期岭南流动文人的数量分布来看,有唐一代岭南流动文人的数量一直处于小幅波动但持续平稳的增长之中,且后段的数量要大大高于前段;从不同时期岭南流动文人的地理分布来看,唐代流动文人在岭南的分布异常不均衡,主要集中于"五管"及以广州、桂州为轴线的各州,各期州数的多寡与人数的增减基本上呈正相关关系;从不同时期岭南流动文人的流动类型来看,向上的、水平的流动都是后期比前期的多,向下的流动则基本持平,表明岭南在唐代后期越来越富有吸引力,而文人大批量地到来,又会对岭南文学风习的涵养产生积极的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但这种改善非常缓慢。

  • 标签: 唐代 岭南 文人 社会流动
  • 简介:今年“十一”旅游黄金周.我省各级旅游质监机构坚持24小时值班.保证投诉渠道畅通.及时受理投诉.解答游客旅游咨询。“十一”黄金周全省共接到旅游咨询电话450余个.其中紧急救援电话1个,受理各类旅游投诉22件,与去年同期持平.并已全部得到妥善解决。

  • 标签: “十一”黄金周 旅游投诉 咨询电话 旅游黄金周 旅游咨询 投诉渠道
  • 简介:旅游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盈利质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本文从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这两个角度,对旅游上市公司利润质量差异、如何结合现金流量进行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利润质量的评价指标.

  • 标签: 利润质量 利润表 现金流量表
  • 简介:城市化、信息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群体化现象的大量涌现。使得以特大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经济联系及其复杂性成为当前地理学研究的前沿与中心。基于经济联系发展与空间结构演替的共轭关系,通过相关统计资料统计分析,从城市化、交通化、工业化、信息化、服务产业化五方面归纳了建国来武汉都市圈经济联系的发展历程:波动发展阶段(1949-1965年)、停滞不前阶段(1966-1978年)、快速发展阶段(1979-1989年)、全面发展阶段(1990年至今);从经济联系作用的交通扩展与功能集散角度分析了武汉都市圈地域结构形态演变特征,揭示出武汉都市圈经济联系空闻结构在城市扩展方向上呈现孤立—向心—离心—圈状—轴向变化。在空间形态上则表现为块状—星状—组群—圈状—带状演替,并对其未来高级形态——中部都市带发展提出空间组织构想。

  • 标签: 武汉都市圈 经济联系 时空演变 中部都市带
  • 简介:随着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以及经济的推动作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日益繁荣,与此同时,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群化特点日趋显著,产业由各自为政的分散发展模式,转变为集群发展的规模发展态势.产业集群是提高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竞争力、增强产业销售能力、形成稳定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经济交易成本以及提高产业对市场的灵敏度的强有力的产业组织形式,是产业经济高质量高效率发展的有效途径.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结合国内外发展经验的探究,将理论总结和实践相结合,总结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特征及形成机理,从而得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化启示(1)利用当地资源,重视文化资源开发;(2)人才建设先导,提升产业创新能力;(3)重视产业链优化,发挥产业联动优势;(4)重视协同合作,利用知识溢出资源;(5)完善政府主导,多主体参与的机制.

  • 标签: 文化创意产业 产业集群 发展路径 发展机制 优化启示
  • 简介:本文以苏州古典园林为案例,基于意象地图调查,探讨旅游者空间意象的基本要素构成、意象要素感知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1)古典园林旅游者空间意象中共包含五个基本要素,五要素在总体样本中出现的频率基本均衡,在不同园林的样本之间有一定差异;(2)五要素均具有较高的可识别性,其中节点与边界要素的可识别性及可意象性最高,是遗产保护的核心要素;(3)五要素的感知频率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从景区核心向周边逐渐衰减的规律性特征,即“核心一边缘”空间模式,该模式的形成是旅游者行为特征与园林空间格局共同作用的结果。

  • 标签: 苏州古典园林 空间意象 旅游者 意象地图
  • 简介:书法景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文化景观和文化符号,广泛应用于旅游景区而成为旅游景观的一种重要类型.本文以桂林旅游景区的书法景观为案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书法景观作为旅游景区的重要人文景观,旅游者总体上对其具有较高的认知和鉴赏兴趣;书法景观对旅游者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符号效应,具体表现在书法鉴赏、文化象征、审美引导3个方面,对应于外在行为、文化环境知觉、景观审美活动3个层次的行为效应.书法景观的符号效应在书法鉴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文化象征和审美引导方面无显著差异.书法景观符号效应研究对于揭示人们的地方感和环境行为与书法景观之间的关系、旅游景区书法景观的设计和景区文化氛围的营造等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书法景观 符号效应 地方感 桂林
  • 简介:由于多种因素:中国自然地理条件、社会历史文化、经济状况等的区域差异,使我国旅游业表现出地域差异.因此本文根据三大地区的划分,着重比较了各地区的供给与需求的差异,并分析了其差异性的根源.在旅游供给的地域不平衡部分,对旅游供给的四个部分:旅游资源及其开发阶段与趋势、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基础设施进行分析.在需求的地域不平衡部分,对国内旅游、海外旅游、出境旅游逐个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我国区域旅游业发展的策略.

  • 标签: 三大地区 地域不平衡 供给 需求 策略
  • 简介:<正>一、引言近年来,上海国际旅游业取得了瞩目的成绩,1997年上海全年共接待海外旅游者165.4万人次,国际旅游创汇13.17亿美元,达到历史最高点。国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国际旅游各产业部门的迅猛发展。反映在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上,据统计,截止到1996年,上海拥有各类旅行社229家(国际旅行社38家),各类旅游涉外饭店125家(其中星级饭店116家,客房达到30388间),旅游定点餐厅69家,旅游购物定点商场39家,文化娱乐场所15017家;从1988年到1996年,虹桥机场旅客吞吐量年平均增长16.87%,1996年达到历史最高点1328万人次。一连串的数字表明了上海国际旅游产业的长足进步,应该认识到当前,上海国际旅游产业正处于从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的调整时期。在这个时期,产业自身效益问题,特别是结构效益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

  • 标签: 国际旅游业 产业结构分量 旅游产业 效益分析 竞争优势 旅游外汇收入
  • 简介: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功能高度融合对首都发展产生了一定弊端。通过分析北京及京津冀区域发展现状、困境,说明新区建立已经迫在眉睫。同时通过在分析国内外疏散首都功能相关案例以及新区建设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表明雄安新区的设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此之后,从新区建设定位、新区发展力量依靠、新区发展目标以及新区建设关键所在4个方面对新区规划思路进行了分析

  • 标签: 雄安新区 北京 非首都功能 非首都功能承接地
  • 简介:本文从美术地理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中国山水画的地域差别,指出地理环境对山水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几方面:即对山水画作品面貌的影响,对山水画家创作灵感的影响,对作品风格和地域特色的影响,对山水画派和地域人才形成的影响。因而,地理环境是艺术家创作的对象和源泉,也是决定美术风格的关键因素,对山水画派和地域人才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 标签: 山水画 地理环境 地理差异
  • 简介:在总结和评价已有城市旅游分析思路和框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层次与等级的城市旅游供给分析框架。新的分析框架强调了旅游供给层次和旅游城市等级的重要性,特别给定了层次与等级之间的重要程度,适用于比较城市研究,具有良好的理论张力。本文以苏州、桂林和黄山为例,具体应用和检验了该分析框架,并解释了三市城市旅游发展方式的差异:苏州城市功能和地位的提升促进了城市旅游向结构性增长方式转变;黄山单一的城市功能结构严重制约城市旅游向新的发展方式转变;桂林拥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产业发展呈现多元化,具备城市旅游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条件,但仍需要在城市旅游核心要素和旅游形象上做相应的调整。发展方式的转变依赖于相应的基础条件,并不是所有旅游城市都具备。城市旅游的发展方式是多样化的,以旅游为单一核心产业的城市旅游发展方式也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基于层次和等级的城市旅游供给分析框架,能够解释城市旅游发展演变,比较不同城市旅游发展的差异,为城市旅游发展方式的研究提供帮助。

  • 标签: 城市旅游 分析框架 城市功能 苏州 桂林 黄山
  • 简介:全国中级导游员《汉语言文学知识》统考试题。其题型和分值与大纲要求完全一致:单选(4选1)44题(每题1分)、多选(5选2、3或4)20题(每题1分)、填空20题(每题1分),论述2题(每题8分)。

  • 标签: 文学知识 汉语言 导游员 试题分析 中级 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