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研究一个民族的生死观为何,对观察其社会思想与精神层次有着重大意义。阿拉伯民族蒙昧时代的文学作品,也时常流露出对死亡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看法,这可以作为当时阿拉伯民族思维的一个折影,虽然历史上这个民族当时还没有将生死作为哲学问题而系统考虑。

  • 标签: 蒙昧时代 悬诗 生死观
  • 简介:恐怖主义,尤其是9·11事件给各国民众带来了恐惧和创伤,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猜忌,进而引发了关于恐怖主义的思考。当代美国印第安作家谢尔曼·阿莱克西在其短篇小说《我能找证人吗?》、《飞逸范式》及长篇小说《飞逸》中先借用了主流媒体的刻板思维,继而以族裔视角,对恐怖主义进行了"语境化"、"亲历性"处理,使作品中的人物对恐怖主义本身以及与之相关的关爱、友谊、信任、背叛等进行了深度思考,使他们获得人生的顿悟,意识到恐惧和制造恐怖事件都是不可取的行为,仇恨和狭隘的民族主义不能解决民族矛盾,只有爱心和宽容才是正道,从而使人物趋向理解、和谐与融合的成长方向,实现了心智的成长。

  • 标签: 谢尔曼·阿莱克西 恐怖主义 语境化 亲历性
  • 简介:<正>最近我写了一本小书,题名《美国现代小说的风格:1900—1945》。那本书考察了九位小说家的实验,着重在艺术风格、表现形式和文体特色等方面。写完之后,我发现除了他们各自存在的不同特点之外,还有一些综合性的问题值得归纳,一些相似或相反的倾向值得比较和研究。这些问题虽不敢说个个都涉及到有关创作的规律,但作为一个时代的

  • 标签: 美国现代小说 海明威 德莱塞 斯坦贝克 菲茨杰拉尔德 福克纳
  • 简介:自90年代初以来,英美主流媒体隔三差五发表一些反思文学现状的文章,要么声称"文学正在死亡",要么声称"文学已死"。在20世纪最后不到10年的时间内,耶鲁大学出版社就推出了三位文学研究大家以"文学之死"为主题的专著,三部书名所示的内容一目了然:

  • 标签: 文学反思 电信时代 全球化 对话 学思 大学出版社
  • 简介:留学英国前后,傅斯年在致蔡元培、胡适的几封书信及其他文章中,对北京大学哲学学科的设置进行了批评,表达了对中国学术、中国哲学的认识。傅斯年认为,哲学不应与文学、史学并置列入文科,哲学课程设置当要传授学生一般水平线以上的自然科学知识,尤其要具备较高程度的数学、逻辑知识。中国学术缺乏科学意识,严格来说中国并无哲学。

  • 标签: 北京大学 哲学学科 中国哲学 傅斯年
  • 简介:1948年,刘以鬯从上海来到香港,与众多从中国内地来到香港的作家一样,本视香港为暂居之地,不意一住多年。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之交,南来香港的作家徐訏、赵滋蕃、林适存、力匡、徐速等人都把乡愁和对香港的抗拒写入作品中,刘以鬯同样有怀乡书写,但其作品与其他同时代的南来作家颇为不同之处,在于他对南来者文化处境的矛盾特别敏感,写出香港与上海在都市化上的类近而呈现于作者心中的矛盾。可能由于刘以鬯本人1948年来港,在《香港时报》工作数年后,至1952年往新加坡报界任职,再于1957年返港,他把这两次来港的经历,部分反映在小说中。

  • 标签: 《过去的日子》 刘以鬯 《酒徒》 1948年 中国内地 五十年代
  • 简介:当人大出版社要我为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最新中文版写个简要书评的时候,我便在电话中欣然接受了这一富有挑战性的写作任务。这并非为了某些特殊的奢求,也绝非为了要与这位名声显赫的诺奖经济学家沾上点边,只是为了图报数年前阅读斯氏第一版《经济学》时的那种淋漓尽致的快感。这些年来,很难再读到当时读书时的那种自我陶醉的意境了。因此,此时的图味变成无穷的激扬。

  • 标签: 《经济学》 斯蒂格利茨 经济学家 写作任务 中文版 出版社
  • 简介:苏轼过海后,指的是他被贬官海南之后的一段生活历程。将他在这段历程的诗歌创作,和杜甫出峡时的诗歌创作相提并论,是由韩驹开始的。韩驹说:

  • 标签: 诗歌创作 人文思考 海南 苏轼 生活历程 韩驹
  • 简介:本文以庞德与中国文化关系的讨论为出发点,针对国内庞德研究中出现的过激甚至错误的观点--有的文化批评者对庞德与中国的关系采取敌视的态度,并给庞德冠以法西斯集权主义者和肆意篡改与背叛中国文化的文化霸权主义者等名称--试图通过例证,以答疑的方式,以庞德的诗学和译学原则为基础,以译者的特殊翻译情态为前提,来阐明:文化批评必须注重批评的客观性,批评者应尽量避免运用不适当的理论基础和采取不适当的批评视角对一种特殊文化现象做主观臆测,从而导致不应有的文本误读,甚或中伤批评对象.同时,本文还试图从中外文化交流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即借鉴原则和批评原则两方面,启发探讨国际文化交流的规律和准则.

  • 标签: 庞德 中国文化 借鉴原则 批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