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腱病主要是因为过度使用所导致的疲劳性损伤,明确重复负载下肌腱中分子反应不仅有利于理解腱病发展,而且有利于发现新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措施。本文综述了运动后和疲劳负载下,肌腱中胶原的合成和生长因子的作用,以探讨肌腱疲劳性损伤早期的分子机制、资料研究表明,不同运动和疲劳负载下肌睫中胶原亚型表达不同,并具有载荷剂量依赖性;在这些机械刺激下一些生长因子如生长因子(TGFβ-1)、胰岛生长因子(IGF-Ⅰ)、白介素-6(IL-6)等可能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 标签: 肌腱 疲劳性损伤 胶原
  • 简介:骰骨脱位(又称骰骨区小关节紊乱症,骰骨综合症),在体育运动损伤中,还是比较常见的伤病。伤后影响系统训练或竞赛、对提高运动成绩有较大的妨碍。近三年来,我曾收治26例骰骨脱位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均用自制的骰骨顶复位法治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26例骰骨脱位中:急性损伤24例,陈旧性损伤2例;男12例,女14例;左足10例,右足16例;旋前足2例,中立足24例;骰骨向背侧移位19例,向跖侧移位7例;年龄:13~18岁24例,33~39岁2例。

  • 标签: 骰骨 半脱位 侧移位 复位法 陈旧性损伤 小关节紊乱
  • 简介:诺贝尔化学奖和和平奖二次获得者利努斯·鲍林教授说过:“狗无须吃维生c,因为它能够花自己的体内制造。我们要是还有这种能力,每人每天就会制造10至18克维生索c,这样一来,我们就很少生病了。由于我们已丧失了这种能力,我们就必须以食物或药剂的形式摄取同样数最的维生索c。”

  • 标签: 努斯 诺贝尔化学奖 鲍林 致癌剂 仪体 解毒作用
  • 简介:本文研究目的是通过九名健康男性自愿受试者在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中从动脉注入肾上腺实验,了解肾上腺对肌肉糖代谢的影响。九名受试者平均年龄、身高、体重以及最大摄氧量四氟乙烯导管插在左脓动脉和左股动脉,另5名受试者插在

  • 标签: 糖代谢 最大摄氧量 纳摩尔 葡萄搪 等强度 股静脉
  • 简介:体育专业学生理论课综合成绩传统评估体系弊端重重,为此提出并阐述了与新的教学改革模式“目标一导式教学法”相配套的评估体系,其主要特点。为理论课学生综合成绩评价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提出新的思路。

  • 标签: 学校体育学 课程 理论课 综合成绩 评估体系
  • 简介:在“纽约1999友谊杯”90千米马拉松赛中,45名参加者被分成3组,每组15人。从赛前7天至赛后2天的lO天时间内,三组分别口服500mg/dVc、1500mg/dVc、安慰剂,并记录赛前、赛中、赛后的饮食摄入量,抽取赛前15~18h、赛后即刻、赛后24h、48h的血液样本各35ml。结果:赛前Vc-500组和Vc-1500组的血清Vc浓度分别为128±31umol/l和153±34umol/l,明显高于安慰剂组(83±39umol/1)。赛后即刻Vc-1500组的血清皮质醇、血浆肾上腺、IL-10、1L-lRa的浓度显著低于VcIL-iRa-500组和安慰剂组。研究显示,与每天服用Vc≤500mg相比,Vc-1500组可减少肾上腺激素和抗炎类多肽的浓度物质对运动的延时反应,但却是暂时的。在超长跑运动中补充Vc可减少皮质醇、肾上腺、白介素-10(IL-10)和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的浓度。

  • 标签: 维生素C 超长跑运动员 肾上腺类激素 应激效应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海拔交替训练对运动员促红细胞生成的影响;方法:将长期生活在平原的男子运动员分为两组:高原-平原组和高原-亚高原组。整个训练期间,每周采一次肘静脉血测试促红细胞生成指标。结论:经过运动负荷和低氧的双重刺激,两组的血液携氧能力都有所提升,但高原-亚高原组的效果比高原-平原组更好。

  • 标签: 高原 亚高原 交替训练 促红细胞生成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