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今年7月.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徐雁教授,先后应邀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图书馆长暑期研修班”和江、浙两省“中小学图书馆业务骨干培训班”作了关于“导读”的学术报告。徐教授的报告,以“求学求知是手段,得识增智是目的”为宗旨,结合钱钟书《围城》中的“方鸿渐悲剧”、王安忆《长恨歌》中的“王琦瑶悲剧”,以及台湾自传体小说《汪洋中的一条船》作者郑丰喜“身残志不残,求学终成材”的事迹,极具文学性和学术色彩地论证了“人生必须阅读,阅读积累知识,知识造就文化,文化塑造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的良性循环过程,认为百年人生的本质意义,不仅仅是一个自出生之日开始的“倒计时”游戏,其积极意义乃在于“奋斗和创造”。他指出,只有将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为“主观能动力”,把握“时间智商”。修炼“文化情商”,才会锻炼出一个人的“专业胆商”……。果真如此,则人也许就是可以运动并改变自己命运的,可以用人生的有限时间换取活动的无限空间,从而解构并整合了“知识改变命运”、“性格决定命运”两个著名命题。徐雁教授认为,“浅阅读”、“轻阅读”和“娱乐化阅读”,只能重蹈《围城》中“方鸿渐”求学失败的覆辙,使人生在青春年华就彻底地“泡沫化”。他指出人生苦短,要时刻警惕“娱乐化读物”、“功利性读物”和“稀知类读物”等市场化图书对个人学习时光的侵袭和分割,应重视经典名著、学科基础著述和专业辅助书籍,尤其是杰出人物传记的“深阅读”;“深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在于体验情境、获取学识、汲取智慧。“读书方恨知识浅,观海乃觉天地宽”。因此,借助“浅阅读”进入“深思考”,才能真正提升一个人的

  • 标签: 中小学图书馆 图书馆长 “导读” 研修班 图书馆工作 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