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法,作为社会控制的一种制度,须兼顾各方的利益,最终目标就是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合理化。为实现这一目标,可从立法和司法两个方面着手。在立法中,须考虑到法律的实际效用问题,即制定出来的法律能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人们的遵守。在司法中,冲突的双方权利是相互的,所以得掂量双方权利孰轻孰重,保护重要权利,趋利避害从而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

  • 标签: 法律经济学 效益 最大化
  • 简介:民众性诉讼情绪是专业性质的民意,民意是政治的,诉讼情绪是法律的,在民众性诉讼情绪面前,邓玉娇案迅速落下法槌,完成了民众对司法的一次监督。本文结合多个案例,提出了民众性诉讼情绪这一概念,论述了其特征,剖析了其价值,重点是其与司法的冲突关系和正确疏导。

  • 标签: 民众性诉讼情绪 价值剖析 程序正义 立法 听证
  • 简介:根据帕累托的最优化原则,在审判知识产权侵权争议案件过程中,一旦法庭认定一方侵权,那么侵权一方就必须停止侵权;侵权人向被侵权人公开赔礼道歉;并且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通过对帕累托的最优化原则即道德—效益论和卡尔多—希克斯的社会总值效益论的比较研究,对四种主要的侵权行为进行了法经济学的比较和分析,如果侵权(再创)一方比被侵权(原创)一方能够带来更大的社会总值并足够弥补被侵权人受损的利益部分,法律(或法院)支持这种侵权行为,从而更快速增大社会总值,并更快更大范围地推动知识产权在我国的普及和运用。这个新思想新方法为我国未来法院审判再创与原创之间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时,提出了一种完全区别于传统审判思维的崭新思路。

  • 标签: 侵权责任 帕累托优化论 社会总值效益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