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弘一大师曾四居金仙寺,其间值得一书的盛事,是大师在亦幻法师的护持下,于寺中聆听天台宗高僧静权法师宣讲《地菩萨本愿经》,为时月余。由此触发了大师追思忘母报恩尽孝之深情,亦引发了大师弘扬地法门的愿行,在大师的一生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可惜目前所见各家“弘一大师传”,在记述大师在金仙寺听讲《地藏经》大受感动时,不约而同地归结于静权法师善释经义,始终未谈到大师归敬地之由来。

  • 标签: 弘一大师 圣德 菩萨 法师 天台宗 高僧
  • 简介:对平井俊荣《关于法华文句成立的研究》中提出隋智额《法华文句》中的因缘释、约教释、本迹释、观心释的“四种释”,是依据吉《法华玄论》和《法华义疏》而成立的观点,提出反对意见并进行论证,认为《法华文句》的四种释并非完全脱胎于吉

  • 标签: 《法华文句》 《维摩经文疏》 智颉 吉藏 四种释 无生观
  • 简介:"乘"这一词,本义是运输工具,指车乘,在佛教经典中,用它来比喻能够运送众生到解脱果地的佛陀教法.以"乘"判教的源头在印度,佛典传译到中国之后,这个词又衍化出更为复杂的涵义.,是法的判教论著,也是法的佛学概论,其在讲说"同教"时,把佛陀一代说法,进行了分乘.我们把这些关于"乘"的名相,进行分析.

  • 标签: 华严 同教
  • 简介:残损、撕裂古写本的修复缀接是古代文献整理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以国家图书馆藏敦煌写本《佛名经》为中心,通过内容、行款、书风、书迹等不同角度的比较分析,从残损补缀例、脱误补缀例、缀接错乱例、缀接颠倒例四个方面探讨了前人的修复缀接工作以及与之相关的误缀现象,说明残损、撕裂古写本的修复缀接古已有之,古人的修复缀接也未必完全正确。

  • 标签: 修复缀接 佛名经 国图藏敦煌写卷 误缀
  • 简介:敦煌石窟中留存下来的文殊信仰资料极其丰富,这些资料包括文殊类经典、文学作品及绘画、彩塑等多种类型,时间多集中于晚唐五代宋初,即曹氏义军时期。通过对曹氏义军时期敦煌地区五台山文殊信仰盛行的原因及其特点进行分析,认为镇国与消复是这一时期该地区文殊信仰的基本内容。

  • 标签: 曹氏归义军 敦煌 五台山 文殊信仰
  • 简介:[9]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尊者告诸比丘。我说内触法。汝等为取不。时有异比丘从座起。整衣服。稽首礼足。合掌白佛言。世尊所说内触法。我已取也。时。彼比丘于佛前如是如是。自记说如是如是。世尊不悦。尔时。尊者阿难在佛后执扇扇佛。佛告阿难。如圣法律。内触法异于此比丘所说。阿难白佛。今正是时。唯愿世尊为诸比丘说贤圣法律内触法。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

  • 标签: 《杂阿含经》 藏本 选译 法律
  • 简介:阿王老是清代五台山第一任钦命总理番汉僧众大喇嘛,其法嗣老丹贝、老丹巴、顶增坚错、阿旺丹增、罗陈片相继主持法席,在五台山僧界占统治地位达70余年。在师承上,阿王老并非学界所认为的达赖派,而是大慈法王释迦也失第十四代法孙,与达赖系也有着特殊的关系。第一代大喇嘛的产生,采取的是"公举——皇帝钦命"的方式,其后五代均系父死子继、甲乙授受。阿王老及其法嗣建精蓝,兴道场,补经,修山志,设清规,供僧济贫,与清廷保持着良好的政教互动关系,对清代五台山佛教的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阿王老所开创的番汉兼弘、兼收并蓄,不分畛域、重视实修、不尚浮华的思想和学风,影响深远。

  • 标签: 五台山 阿王老藏 总理番汉大喇嘛 语录
  • 简介:6月18日,“峨眉山金顶十方普贤开光法会暨华寺恢复落成庆典”在海拔3079米的峨眉山之巅——金顶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高僧大德、诸山长老与名人信士云集峨眉山,按照佛教传统仪轨举行庄重、喜庆的开光大典。峨眉山金顶普贤菩萨塑像通高48米,总重达600多吨,通体镀金,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高的普贤菩萨塑像。

  • 标签: 峨眉山 金顶 庆典 法会 塑像 菩萨
  • 简介:本嵩《通玄记》是宋代有关《法界观门》的重要注疏,其影响曾波及宋、金、西夏和日韩,是华严思想史上的重要作品.该书未收入各种大藏经,自近代以来被视为佚书.日本立正大学发现并公布的明代刻本为研究该书提供了契机,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在全面开展有关该书的思想内容研究之前,本文进行了一些基础性研究,介绍了《通玄记》的版本和发现经过;重点考察了唐宋两代《法界观门》疏注家的行历和作品,以便分析《通玄记》的历史地位;通过序、跋和同时代人的相关记述,考察了著者本嵩的生平事迹.

  • 标签: 本嵩 通玄记 法界观门 华严 日藏佛教典籍
  • 简介:古印度僧人崛多为慧能嗣法弟子,于唐开元前曾游五台,所传禅法与慧能禅法完全相符,可知崛多是最早把慧能禅法传到五台山的高僧之一。关于崛多的资料,可填补五台山禅宗史的一处空白。

  • 标签: 崛多 慧能 坛经
  • 简介:曼荼罗,或称曼陀罗,梵文音译,旧译为“坛城”:新译为“轮圆具足或者聚集发生”。早期的曼荼罗是古代印度的密教修行为防止魔众入侵.在修法场地所筑的圆形或方形土台。后世密教认为曼荼罗为诸佛、菩萨、圣者的居住之处。

  • 标签: 曼荼罗 博物院 唐卡 三昧 金刚 四川
  • 简介:2006年6月18日上午,四川省佛教协会、峨眉山佛教协会隆重举行峨眉山金顶华寺恢复落成暨十方普贤铜像开光大型法会。

  • 标签: 峨眉山 法会 金顶 佛像 道场 佛教协会
  • 简介: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并称为中国佛教五大名山的闽东宁德市支提山山上的华寺,经过该寺住持妙果老法师的多年努力,如今这座全国佛教重点寺院已重建一新,并已初具规模,成了海内外信众朝圣之地。为此,记者日前专程登上支提山访问了妙果老法师。

  • 标签: 佛教 福建 宁德市 支提山 华藏寺 妙果法师
  • 简介: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八年(1271)在大都兴建释迦舍利灵通塔、大圣寿万安寺,与元成宗铁穆尔元贞元年(1295)在五台山修建万圣祐国寺、大德五年(1301)修建释迦大塔的内在关联与政治、宗教意涵向来被研究者所忽略。忽必烈在大都的塔寺兴建,与成宗铁穆尔在五台山的塔寺兴建实际是元初构建'—汉'佛教体制意识形态的重要实践之一。'—汉'佛教整合的跨地域、跨种族、跨(民族)文化的佛法体制与多元民族统一的王权系统互相依赖与支持,'—汉'佛教体制为多元民族统一国家的世俗统治者提供其统治神圣性和合法化的理论解释和支撑,多元统一的世俗王权又进一步推动这种'—汉'佛教体制的整合与发展,这无疑是中古以来王权与佛法关系模式的进一步演进。

  • 标签: “藏—汉”佛教体制 政治权威 意识形态 五台山
  • 简介:2017年5月26日,由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主办,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协办的"汉佛学交流交融与中华文化"学术会议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内召开。与会嘉宾围绕汉佛教交流互动相融的必要性和现代意义、汉佛教交融的历史经验、汉佛教交融的可行性、汉佛教交融与中华文化的关系等问题深入研讨,会议取得重要成果。

  • 标签: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