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60 个结果
  • 简介:马克思在经济问题的研究中建构了科学的劳动实践观。从科学的劳动实践观出发,紧扣劳动力成为商品的特殊经济本质特征,马克思对以价值和剩余价值为聚焦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剥削的形式与本质、资本主义私有制雇佣劳动条件下的劳动异化和劳动解放出路等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剖析与批判。因此,劳动实践观既是马克思经济的基本逻辑线索,也是马克思经济的根本理论基础。

  • 标签: 马克思经济学 劳动实践 理论基础
  • 简介:本文认为,西方新经济社会即“经济生活的新社会”是在回应经济帝国主义的挑战,尤其是在将社会网络分析的观点和技术运用于经济生活的研究中逐步建立起来的。虽然格兰诺雏特发现可能将这类研究纳入经济社会的范畴,并且极力为这类新研究寻求其基本的思想和方法论基础,但是其借用并发挥的社会“嵌入性”观念及其延展的社会结构视角和网络分析,仍然包含了束缚其“经济生活的新社会”进一步发展的若干严重限制。

  • 标签: 经济生活 新经济社会学 经济学帝国主义 发展 挑战 方法论基础
  • 简介:<正>今天我们应当从两个方面看西方经济,一方面注意其中的糟粕,一方面注意其中可以为我所用的有益成分。对西方经济学家应当实事求是地作出评价,是其所是而非其所非,这是对待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正确态度,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在这方面,马克思为我们作出了榜样。在《资本论》中,他就大量地引用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文献,对它们进行了条分缕析的考察和批判,并由此而建立起自己的学说。马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正确态度 文明成果 资产阶级经济学 当代西方经济学 资本主义经济
  • 简介:作为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家,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终极理论抱负,就是要建立一整套具有很大包容性的阐释体系,即他所说的马克思主义阐释。"历史化"是他要实现这一理论抱负的重要策略之一。在剖析传统历史主义的困境的基础上,詹姆逊提出了三个依次增大的同心框架说,彰显了马克思主义阐释体系的包容性、灵活性。这对于我们把握詹姆逊的思想轨迹,认识、评价其思想特点,乃至他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中所处的位置,对于我们建立和完善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体系,对于我们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和价值,都具有深刻的启示。

  • 标签: 詹姆逊 马克思主义阐释学 历史化 历史主义的困境 同心框架说
  • 简介:<正>历史迈进了21世纪。21世纪是中国建设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五大已确立了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设想。现代化不仅仅意味着物质的极大丰富、政治的高度民主,同时也意味着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正如美国学者考尔伯特·罗兹曼在谈到现

  • 标签: 现代人格 文艺学 现代性 现代化建设 人格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简介:<正>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李达已经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之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哲学的传播及普及作出了重要贡献。通过翻译,李达不仅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则更广泛地介绍给共产党员及其支持者,而且,他的《现代社会》一书是中国第一批涵盖了大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问题的重要著作之一。虽然这部著作中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部分很简短,但是它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是"革命阶级"的哲学以及

  • 标签: 毛泽东哲学思想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现代社会学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李达 辩证法
  • 简介:<正>马克思主义文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已经绵延了将近一个世纪,并且基本上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进程共同着轨迹。马克思主义文艺在与中国文艺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一方面使得其基本的理论原则实现了东方穿越,另一方面又在吸纳东方艺术智慧的过程中形

  • 标签: 文艺实践 原典 现代性 思维成果 古典文学作品 现实主义创作
  • 简介:本文从亚洲妇女兴起的背景和基本概念——亚洲、亚洲妇女和亚洲妇女各家观点的梳理开始,叙述评论了亚洲妇女15年来的发端、发展与最新进展,尤其重点评述了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实际运作亚洲妇女的做法、历程、成就和影响,也从中国参与者的立场检省了我们的作用,并对亚洲妇女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建议。

  • 标签: 亚洲 亚洲妇女 亚洲妇女学 女性主义知识社区
  • 简介:从知识社会的视角看,社会科学的价值问题不是一个纯粹的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知识建制,社会科学的价值无涉或价值中立不仅是非历史的,而且是不可能的。价值问题关系到如何看待社会事实这一社会科学的根本问题,体现出理论对自身使命与责任的定位。对价值问题的任何回避或拒斥,都只能使社会科学自身陷入困境。

  • 标签: 社会科学 实证主义 价值中立 解放
  • 简介:<正>一、一种片面的理解——无视马克思主义文艺中的主体心理内涵马克思主义文艺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一门社会科学,它包含着丰富的文艺社会的内容,也包含着深刻的文艺心理学的内容。但在文艺研究领域,长期以来存在着一种偏颇和失误,把马克思主义文艺

  • 标签: 文艺心理学 文艺研究 美学理论 心理学派 审美客体 物态化
  • 简介:在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异化消费理论被作为重要的中间桥梁和分析工具,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与其基本经济、政治制度联结起来。因而,他们强调资本主义危机概念,认为这样的危机从生产领域转移到了消费领域,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已经被生态危机取而代之,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最主要的矛盾,进而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们又以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批判为基础,逐渐深入到了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判的层面上来。

  • 标签: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异化消费 生态危机
  • 简介:关于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关系,应该说是西方马克思研究中长久不衰的老话题,至今仍然不断有新观点出现。

  • 标签: 马克思 黑格尔 西方
  • 简介:《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简称《手稿》)是马克思思想走向成熟过程中的重要著作,其中蕴含强烈的立场性与理论建构的诉求。《手稿》展现的是马克思对不同理论的选用与扬弃,反映的是马克思力求建构一种工人人学理论的努力过程。马克思出于其工人立场的需要,引入异化劳动理论,否定了国民经济的私欲逻辑。《手稿》中的人本主义价值体系并非“价值悬设”,而是因引入异化劳动理论带来的、必须完成的“价值建设”。对思辨哲学进行批判,否定精神的主体性地位,代之以感性实践性的人的主体地位,同样是出于建构工人人学的立场性需要。

  • 标签: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工人立场 人学
  • 简介:政治经济批判彻底瓦解了以往一切政治经济的形而上学,奠定了真正的实证科学和历史科学.作为发现社会事实本质和真理路径的政治经济批判,开启了一门综合的社会历史科学,理应成为普遍的社会科学世界观.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的批判并非意味着纠正这门学科某些不确切之处,也不是弥补空缺,而是意味着提出一个同古典政治经济相对立的新的总问题和新的对象,即以'劳动的政治经济'对抗'资本的政治经济'.政治经济批判超越了古典政治经济和思辨哲学对社会历史事件的经验主义和抽象思辨式把握,破除了以上两种思维方式在思考社会问题上的'非批判的实证主义'和'徒有其表的批判主义',并把纷繁复杂的社会整体作为反思和研究的对象.

  • 标签: 政治经济学批判 资本 劳动 理论特质 方法论功能
  • 简介:本文认为,应该从对象和主体角度认识西方“马克思”。西方“马克思”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国外非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出现向西方“马克思”合流趋势。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和“两个马克思”论是西方“马克思”的核心观点。应该发展中国的“马克思”,并把西方“马克思”研究纳入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

  • 标签: 西方“马克思学” 实质 基本问题 学科建设
  • 简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的出版,使我们得以观瞻马克思在1857—1883年为《资本论》撰写的全部手稿,从而为研究《资本论》的创作过程提供了坚实的文献基础,使手稿与《资本论》的关系逐渐明朗化。同时,'《资本论》研究中的马克思恩格斯问题'也开始以新的文献资料为基础而呈现研究方式的日趋科学化。MEGA2的出版,意味着关于马克思经济手稿与《资本论》关系问题的研究将有一个新的开始。

  • 标签: 马克思 恩格斯 MEGA2 《资本论》
  • 简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也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根本理论。近年来,受世界金融危机等因素和我国国民经济内在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速有所放缓。新形势下,一些质疑我国经济发展道路、诋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的言论和观点开始出现,在社会上造成了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

  • 标签: 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 哲学社会科学理论 话语体系 基本原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简介: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哲学界、逻辑界关于逻辑问题的讨论是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一次重要学术盛事。这场讨论对我国逻辑的发展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肯定了形式逻辑,提出并使学术界深入思考了诸多问题,达到了学术讨论的目的。这场大讨论涉及形式逻辑的对象、客观基础、真假与对错关系以及形式逻辑与辩证法的关系等问题。

  • 标签: 学术界 中国 客观基础 逻辑问题 逻辑学 学术价值
  • 简介:为了寻求重构共同体的条件,黑格尔着重考察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他不仅发现了商品拜物教的秘密,触及政治经济的形而上学本质,而且揭露了政治经济所遮蔽的现实对抗。但在马克思看来,黑格尔仍'站在现代国民经济学家的立场上':一方面,他没有看到劳动的消极方面,即排斥人、敌视人的异化劳动;另一方面,他把物化的人扬弃为观念,观念变成主体。换言之,'抽象统治'使黑格尔和古典政治经济结成'神圣同盟',他只是以'最抽象'的形式表达了人类'最现实'的生存状况——'个人现在受抽象统治'。

  • 标签: 马克思 黑格尔 古典政治经济学 形而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