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特点与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7 年4月-2019 年4月发生职业暴露的医护人员154 例,对发生职业暴露医务人员的性别、年龄、职业、受伤部位、职业暴露情况,处置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医护人员中护士约占所发生职业暴露工种的74%;医护人员工龄,小于1年占比44%,2年~5年占比24%。血源性疾病成为主要的职业暴露源,乙肝最多。职业暴露类型主要是皮肤黏膜受轻度损伤。受伤部位主要是手掌部和手指部。暴露方式:静脉拔针占比31%,收集锐器占比17%。暴露器材:头皮针占比65%,注射器针头占比26%。科室分布:神内二科14%、关节外科9%、手术室9%、创伤骨科9%、手外二科8%、急诊科5%、肝胆外科5%、呼吸内科5%。结论: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主要是不良的工作习惯,注射和拔针等操作不规范引起的针刺伤,手术中锐器的传递和收集不规范引起锐器。护士是职业暴露发生的高危人群,尤其是工龄小于一年的。职业暴露发生例数较多的科室神内二科、关节外科、手术室、创伤骨科、手外二科、急诊科、肝胆外科、呼吸内科,需有针对性的进行科室内部培训和演练。医护人员在发生暴露后伤口都及时的进行了处理,按时间点0、1、6个月跟踪检查。在工作中要规范操作,定期进行职业暴露的培训和宣教,增强防护意识;尤其加强对新入职人员和实习生入职培训以及实习前培训。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特点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制适用于我国制造业工人和医务人员职业紧张测量核心量表(COSS)得分常模。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制造业高度聚集区域7个省会市20家制造业企业和全国东、中、西部地区4个省会市19家医院分别抽取制造业工人(10 316名)和医务人员(5 031名)作为常模样本。通过问卷收集职业紧张相关信息,并建立不同人口学特征对象的均数常模、百分位常模、T分值常模,同时采用正态分布法,以COSS总分的x¯+0.5s、x¯+s、x¯+1.5s作为职业紧张程度划分标准。结果制造业工人、医务人员COSS总分分别为(45.48±8.16)、(45.71±8.46)分,P50对应的总分均为46,T分常模范围分别为(15~92)、(16~91)分。当制造业工人COSS总分<50、50~53、54~57、>57分时,医务人员COSS总分<50、50~54、55~58、>58分时,分别判定为无职业紧张和轻度、中度、重度职业紧张水平。结论本常模符合我国国情及心理学测量要求,操作简便、易行,为制造业工人和医务人员心理健康促进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 标签: 应激,心理学 职业医学 常模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临床医务人员针刺伤现状,分析其有效防护措施。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对全员医务人员进行现况调查,收集有关污染锐器处理情况、针刺伤发生率、与针刺伤有关的操作、针刺伤意外后的处理及心理反应。结果护士、医生是锐器发生的高危群体,大部分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认识不足。结论临床医务人员中护士针刺伤发生率高,污染锐器处理不安全。医院管理部门应加强医护人员职业防护培训,规范医疗废物的处理等方面减低医护人员针刺伤,保障职业安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放射科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的职业紧张与工作满意度的联系。方法:本次研究基于多所医院放射科124例工作人员为调研样本,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完成调研数据收集,其中调研结果满意者录入满意组,调研结果不满意者录入不满组,分析JCQ、ERI相关数据。结果:两组样本JCQ、ERI评分分析,JCQ评分中:满意组工作需求较之不满组更低(P<0.05);自主评分、社会支持分值较之不满组更高,组间数据分析存在意义(P<0.05);ERI评分中:满意组工作需求、自主评分、社会支持分值较之不满组更高,组间数据分析存在意义(P<0.05);分析得知,满意度与工作需求呈负相关、与自主评分、社会支持、付出、回报、投入等均呈正相关(P<0.05)。讨论:放射科医务人员职业紧张程度方面较高、患者工作满意度较低、应该针对于职业环境与氛围进行改善,提升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更好的促进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与工作满意度。

  • 标签: 放射科 医务人员 职业紧张 工作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务人员HIV/AIDS一般知识和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知晓度,提高防护意识。方法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05名医务人员进行HIV/AIDS一般知识和职业暴露相关知识认知状况调查。结果医护人员对HIV/AIDS的病原体、传播途径、预防职业暴露的方法和暴露后的紧急创口处理知晓度高,对HIV的特性和暴露后相关危险因素的评估及早期预防用药不了解。结论需要加强医务人员对HIV/AIDS职业暴露的安全教育和规范化管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 标签: 医务人员 HIV/AIDS 防护
  • 简介:摘要医务人员由于职业的特殊性,被其服务对象的感染性体液、血液、排泄物和飞沫等感染的机率很大,急诊科是急诊工作的一线地段,危险因素多、未知隐患多。本论文从感染控制视觉讨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性,加强对各医疗机构内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的培训,强化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意识与防护措施,普及职业防护相关知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推广和强化标准预防等防范措施,其目的是为了降低医院感染及医务人员感染风险。

  • 标签: 医务人员 医院感染 职业防护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面临的危险因素和感染机率、分布情况的调查分析,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医务人员发生锐器职业暴露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期间,有58例次职业暴露发生者.结论增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加强教育与培训,采取有效合理措施,是预防伤害事件发生、确保职业安全的关键.关键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与控制Abstractobjectivethroughthemedicalstaffoccupationalexposurearefacedwiththeriskfactorsandtheinfection,theinvestigationandanalysisofthedistriGbution,thepreventionandcontrolmeasuresofoccupationalexposuretothemedicalpersonnelwerediscussed.MethodsinourhospitalduringJanuary2012-DecemGber2014,themedicalstafftosharpinjuryandoccupationalexposureconditionswereinvestigated.Resultsduringtheperiod,58casesofoccupationalexposureocGcurred.Conclusionenhancingthemedicalstaffoccupationalprotectionconsciousness,strengtheneducationandtraining,takeeffectivemeasures,reasonableistopreGventharmincident,thekeytoensureoccupationalsafety.KeywordsMedicalpersonnel;Occupationalexposure;Preventionandcontrol中图分类号R18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885-01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和实施医务人员职业感染防护知识,提高医务人员职业感染防护能力,保障医务人员的健康。方法我们自己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并对600名医务工作者进行了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和防护措施的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医务人员职业感染防护知识掌握率最高,为58.3%,标准预防知识掌握率最低,为31.7%。防护措施的正确实施率为破安瓿为0,二是在血液中佩戴防护镜,体液飞溅,占1.7%。双手分七步洗手,占9.7%,脱下手套后及时洗手,占12%。影响医务人员实施防护措施的主要因素是职业感染知识的知识不全面,自我保护意识不够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防护设施不足,监督机制不完善。结论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人身保护意识,完善监督机制,保护设备,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素质,促进职业感染保护的实现。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感染 防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医务人员职业防护问题日愈受到重视今天,如何做好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工作(特别是县级医院),是我们医院管理者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作者通过介绍该院在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方面的具体做法,从制定职业安全防护相关管理制度;更新各类职业防护用具,提高护理用具的安全性;熟练应用防护技术,做好标准预防;感控部门加强防护措施应用的监督力度;完善职业暴露监测系统等方面着手。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而导致的职业感染。

  • 标签: 县级医院 医务人员 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有效干预措施,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12月发生职业暴露的40名医务人员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职业暴露主要以30岁以下、工龄小于4年的医务人员为主,其中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最高,占87.5%,医生居第二位占10.0%;职业暴露地点以病房为主,占85.0%;暴露方式主要以针刺伤为主,占77.5%;职业暴露的主要环节以输液拔针处理针头最多见,占45.0%;暴露源病原体以HBV为主,占47.5%;暴露后均能正确处理伤口,经随访均未出现医务人员感染现象。结论制定严格的职业安全防护制度,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培训及操作技术培训,提高职业防护意识,执行标准预防,规范操作行为,能有效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医务人员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在工作过程中被患者的感染性的体液、血液、排泄物等感染的几率很大,其职业安全问题必须加以重视,加强对各医疗机构内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培训,强化他们的职业安全意识与防护措施,推广和强化标准预防,并在此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规范医务人员的操作,是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有效途径。

  • 标签: 医院感染 职业防护 标准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消化内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状况,分析发生原因,探讨防范对策。方法通过查询登记资料的方式,分析2005年~2014年消化内科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方式、暴露后的处理措施及预防对策。结果共发生职业暴露86人次,其中护士45人次(52.33%)、医师33人次(38.37%)、保洁员8人次(9.30%)。2005年到2014年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呈降低趋势。2005年职业暴露医务人员5人次,2014年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3人次。其中20人次(30.77%)为针头复帽、20人次(30.77%)为抽腹水时,16人次(24.62%)为处理使用后锐器,15人次(23.08%)为处理医疗垃圾。45人次护士发生职业暴露时能按照正确的职业暴露处理防护方法进行现场局部处理的占100.00%,33人次医师发生职业暴露时能按照正确的职业暴露处理防护方法进行现场局部挤血处理占96.97%职业暴露者目前尚无一人被感染。结论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血液传染性疾病危害性的认识及医院感染管理科标准预防知识的宣教,医护人员普遍提高了职业安全意识及有效处理职业暴露的能力。

  • 标签: 消化内科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现状。方法选择咸阳市某医院260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倦怠问卷评测其职业倦怠现状。结果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发生率为92.95%,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分别占39.73%、41.96%和18.30%。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职称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岗位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718,P=0.028<0.05)。结论咸阳市医务人员职业倦怠较严重,需进一步探究其影响因素,为降低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程度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倦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运用在HIV职业暴露后医务人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1年3月期间我院的HIV职业暴露后医务人员5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心理干预,对其干预前后的SDS和SA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4周干预后,医务人员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

  • 标签: 医务人员 HIV职业暴露 心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与防护措施。方法通过对193名医务人员随机进行问卷调查,包括是否发生过职业暴露及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情况;自我防护情况等。结果医务人员发生过职业暴露者146名(75.6%);62名(32.1%)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没有进行有效的局部紧急处理,27名(14.0%)医务人员对被血液、体液污染持无所谓态度,96名(49.7%)医务人员不了解标准预防的内容,能做到I级防护的只占7.8%。结论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概率较高,普遍缺乏对职业暴露风险的认识,对标准预防的内容不够了解。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预防和控制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医院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现状,探讨有效防护对策。方法 调查分析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发生职业暴露的31例工作人员相关情况。结果 职业暴露人群以工作年限0-5年的低年资医务人员发生率最高;暴露源主要为乙型肝炎病毒;暴露方式以锐器占首位;暴露部位主要是手部;暴露场所主要是手术室;暴露环节主要是术中操作时;发生暴露医务人员均接受相应的干预措施,无1例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结论 关注职业暴露的重点人群和重点环节,加强培训和督查,规范操作流程,落实标准预防,做好医疗废物分类和管理,强化防护意识,是保证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减少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的有效对策。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防护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