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aneurysm,IA)是局部血管的异常改变而产生的病理性囊性膨出,常见于Willis环的动脉分叉处,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其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动脉瘤的发生、发展、破裂过程十分复杂,通常认为与遗传、年龄、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环境及血流力学改变等诸多因素有关。近年来,随着动物模型的建立,计算机流体动力及3D数字减影技术的应用,颅内动脉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力学研究 血流 WILLIS环 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重症患者有创血流力学监测的临床护理。方法:病例选取时间: 2019年 1月 -2019年 10月,筛选本科室 58例有创血流力学监测患者进行此次研究,选用电脑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分为 2组,对比组 29例,研究组 29例,对比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循证护理,分析两组的住院时间与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数据结果显示:研究组的住院时间小于对比组,研究组的显著有效率以一般有效率均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重症患者进行有创血流力学监测中进行循证护理,能够良好的减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临床护理效率,对中曾患者的康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在实际临床中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重症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肝脏疾病中血流力学因素对脾脏超声弹性成像结果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在建模后的第2周、4周、6周和8周分别进行脾脏的超声弹性检测、超声造影和门静脉压力测量,且在超声造影后分析时间-强度曲线获得脾组织的起始增强时间、增强达峰时间、峰值强度和下降斜率,分析超声造影参数、门静脉压力与脾脏硬度的相关性,并观察不同时间点脾脏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脾脏硬度与门静脉压力及增强达峰时间呈正相关(r=0.713,r=0.589;P〈0.001),与峰值强度及下降斜率呈负相关(r=-0.628,r=-0.563;P〈0.001)。在肝纤维化的S3期和S4期,脾脏病理切片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脾窦扩张和脾脏淤血。结论:在慢性肝脏疾病中,门静脉压力增加是引起脾脏硬度增加的起始因素;脾窦扩张淤血、脾脏超声造影的峰值强度降低与脾脏硬度增加直接相关。

  • 标签: 脾脏硬度 血流动力学 门静脉压力 超声造影
  • 简介:异丙酚(Propofol)是一种起效迅速、作用短暂的新型静脉镇静催眠药,可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但是静注异丙酚诱导可使动脉压下降15.7%~40%,2%患者有心动过缓。本文就有关异丙酚本身的心血管系统作用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异丙酚诱导 动力学影响 研究进展 麻醉诱导 心动过缓 心肌收缩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喉镜气管插管全麻时患者血流力学。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行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治疗的98例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喉镜分2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予普通喉镜,观察组患者予可视喉镜,比较组间血流力学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T2、T3时的HR、MAP、RPP指标值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T3、T5时的皮质醇含量(466.60±2.42)nmol/L、(429.30±2.91)nmol/L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8%比对照组16.33%低(P<0.05)。结论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应用可视喉镜可减少血流力学波动及插管并发症,并减轻应激反应,安全性高。

  • 标签: 气管插管全麻 可视喉镜 普通喉镜 血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丹参注射液对麻醉犬血流力学各项指标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健康杂种家犬麻醉开胸,用RM-6000型多导生理记录仪及MF-1100电磁血流量计分别测定或计算血流力学各项指标.结果:丹参注射液在8mg/kg剂量时,可降低舒张压(DAP)和平均动脉压(MAP),并可轻微增加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及心输出量(CO).结论:丹参注射液具有一定的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的作用.

  • 标签: 丹参注射液 血流动力学 实验研究
  • 简介:目的采用CT灌注成像(CTperfusion,CTP)研究脑出血患者血流力学的变化。方法选择经CT确诊的幕上脑出血患者41例,于发病5h~14d行双层脑CTP检查,按发病到检查时间将患者分为≤12h,〉12~24h,〉24~48h,〉48—72h,〉72h~2周。采用非去卷积模型斜率法计算血肿中心、血肿周围水肿带、水肿带外(距离水肿边缘1cm)以及远隔皮质区不同感兴趣区的脑血流量(cerebralboloodflow,CBF)、相对脑血容量(relativecerebralbloodvolume,rCBV)、达峰值时间(peaktime,PT)及各感兴趣区时间密度曲线(timedetlsitycurve,TDC)。以CBF≤20ml·100g^-1·min^-1为脑灌注损伤。结果①所有患者灌注参数图从血肿中心到正常区色差呈阶梯状分布;血肿中心、血肿周围水肿带、水肿带外及远隔皮质区的平均CBF[(2.5±1.9)、(19.8±10.1)、(42.2±9.2)、(54.8±8.8)ml·100g^-1·min^-1]、rCBV[(2.9±1.7)、(7.1±4.3)、(25.8±5.1)、(37.9±4.5)%]及PT[血肿中心无峰值,(9.0±1.7),(8.0±1.1),(8.0±1.3)s]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P=0.015)。②CTP灌注参数图所示的灌注损伤为(11±5)cm^2,CT平扫显示的平均血肿范围为(6±3)cm^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9,P=0.000)。③血肿≥10ml的患者26例,15例CBF≤20ml·100g^-1·min^-1;血肿〈10ml的患者14例,2例CBF≤20ml·100g^-1·min^-1。水肿带CBF与血肿体积呈直线相关(r=-0.501,P=0.001)。④血肿周围以上各区的CBF在不同时间段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⑤脑积水患者的CBF和rCBV明显降低,而PT明显延长。结论CTP能够很好地反映脑出血后脑组织的血流力学变化;血肿周边存在与血肿大小有关的缺血性损伤。

  • 标签: 脑出血 脑缺血 CT灌注成像 血液动力学过程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代谢异常型肥胖与脑血流力学指数(cerebrovascular hemodynamic index,CVHI)变化的关系。方法 由重庆市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随机选择年龄≥40岁的参与者,分为代谢异常型肥胖和对照组,进行CVHI检测,比较两组调查对象差异。结果MUO组与对照组比较,CVHI分数更低,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代谢异常型肥胖 血流动力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高原人员进入平原后出现疲劳、嗜睡、头痛、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现象,研究颈动脉血流力学变化对高原反应及其影响。 方法:对 34名来自海拔 4000米地区的疗养员,再疗养前后做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血管内径,最高血流速度、最低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阻力指数、搏动指数等数据,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在受检的 34名疗养员中入院初检查:颈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增高者 21人, 41条血管,其中颈内动脉条,椎动脉 22条; 23人 30条颈内动脉和 4人 4条椎动脉血流速度减低,有 2人的 2条颈内动脉血流速度增高;在院内疗养 30天后再次检查:颈动脉阻力增高有 8人 30条血管,其中 15条颈内动脉和 5条椎动脉。 结论:受检的疗养员中,血流速度异常的血管都伴有阻力指数增高,给临床提供了诊断依据 .

  • 标签: [ ]高原人员 疗养前后 颈动脉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老年患者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后产生血压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接受CAS治疗的80例颈动脉狭窄的老年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基础疾病史(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病、心功能不全等),用药史等。观察肌酐、血尿素氮(BUN)、尿量、出入量、白蛋白、血红蛋白、狭窄部位、狭窄程度等临床参数。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有关变量做单因素分析,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选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8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CAS术后有37例(46.25%)发生血压异常。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AS术后血压异常相关的因素包括身高、血小板计数、有溃疡斑块、术后第1个24 h液体入量;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溃疡斑块(OR=11.559,95%CI:1.232~108.495)、术后第1个24 h液体入量(OR=1.001,95%CI:1.000~1.001)是CAS术后血压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有溃疡斑块、术后第1个24 h液体入量多的患者CAS术后更易发生血压异常。

  • 标签: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血压异常 老年人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手术后血流力学的变化规律,找出影响其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对78例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手术治疗的症状性和非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脑血管造影检查评估支架置入手术前后对比剂在脑内的灌注变化,同时按照血流灌注积分表获得具体分值;经Logistic统计回归模型筛选、分析影响手术后脑血流循环灌注程度的相关因素,并对手术前后血流力学的改变进行半定量分析,从而确定重要相关因素.结果手术后,78例患者中58例(74.36%)对比剂灌注流速明显改善,其中血流灌注1级者46.15%(36/78),2级者20.51%(16/78),3级者7.69%(6/78).经直线回归分析显示,手术后脑血流灌注改善程度与手术侧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01),在所构建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中,对比剂灌注流速的改善程度分别与手术侧颈动脉狭窄程度(OR=2.1×1010,P<0.01)、患者年龄(OR=0.8791,P=0.017)以及对侧颈动脉狭窄程度(OR=0.0149,P=0.014)呈显著相关;而与手术后颈动脉狭窄改善程度无关.结论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可有效改善脑血流灌注;其血流力学得到改善的作用机制是解除狭窄后多因素的相互作用结果.

  • 标签: 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关因素分析 颈动脉支架 置入术后 Logistic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 简介: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频率快,不能平卧,时有躁动,加上咳嗽及体位经常变动,监测护理右心漂浮导管甚为困难.现将18例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血流力学监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动力学监测 合并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血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轻比重和重比重布比卡因对高龄患者血流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200例高龄下肢骨科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轻比重组和重比重组,各100例。轻比重组给予1.2mL布比卡因+1mL注射用水,重比重组给予1.2mL布比卡因+1mL10%葡萄糖,两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血流力学指标,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及心率等,观察并记录结果。结果重比重组麻醉后5分钟及10分钟,心率明显增快,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明显降低,变化幅度明显大于轻比重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轻比重布比卡因相比于重比重,对患者血流力学的影响较小,值得临床广泛推行。

  • 标签: 轻比重 重比重 高龄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在全麻中对血流力学影响。方法以我院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30例需要进行全髋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观察组使用舒芬太尼进行全麻,对照组使用芬太尼进行全麻。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血流力学指标。结果两组在进行气管插管的时候,HR、DBP以及SBP都出现了上升的情况;在气管插管时及1min后,观察组患者的HR、DBP以及SBP上升不明显,对照组有明显的上升变化,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插管以后的5min、10min,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与插管前没有明显差异,对照组各项指标高于麻醉前。结论在临床上使用舒芬太尼在全髋置换术中进行全麻处理,能够使血流力学稳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芬太尼 舒芬太尼 全麻 血流动力学
  • 简介:原发性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venousinsufficiency,CVI)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本研究以75例具有临床症状的原发性CVI患者的104条患肢为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肢血流力学改变进行评价,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静脉功能不全 彩色多普勒超声 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