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输血技术的快速发展,输血治疗已经成为临床医疗救护中不可缺少的手段。近年来,输血医学事业快速的发展,决定了现有的血液保障体的职能巳不止是满足临床用血的需求,而是提出了如何在非正常状态下,尤其是在突发性自然灾害、战争等应急状态下,保障血液的紧急供应及输血安全,并建立完备的血液应急预案和反应机制等具体问题。现结合“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卫生行政部门和采供血机构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对应急状态下的紧急血液保障和血液安全作如下阐述。

  • 标签: 应激状态﹔紧急输血﹔血液安全﹔
  • 简介:血液作为拯救生命的特殊物质,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血液只能来自人体,再生需要一定时间,一定时间内血液数量是有限的。血站在制定全年计划时,必须对以往血量和影响趋势的因素有一个科学的评估~([1])。红细胞是临床最常用的血液成分,其有效期根据添加液的不同而不同,国内红细胞的保存期多为35d。面对临床大量血液需求和红细胞的时效,决定了采供血机构既要保持一定量的红细胞库存而又不能大量采集制备。

  • 标签: 供血计划 数据分析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术前超选择栓塞治疗富脑膜瘤的临床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富脑膜瘤患者2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联合脑血管造影术以及传统的显微技术进行栓塞,观察并记录术中出血量、肿瘤切除情况以及住院时间。术后随访,记录患者死亡率、并发症以及复发率等。结果和传统方法相比,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联合脑血管造影术,对富脑膜瘤进行术前选择栓塞,可显著降低术中出血量(P<0.01);缩短患者术后住院天数(P<0.05);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0.01)、术后并发症以(P<0.01)及3年复发率(P<0.05)。结论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联合脑血管造影术,对富脑膜瘤进行术前选择栓塞,能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术后并发症。

  • 标签: 超选择性栓塞 术前 富血供脑膜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老年动脉硬化性眩晕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动脉硬化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两组患者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及眩晕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老年动脉硬化性眩晕症疗效显著,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可以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老年脑动脉硬化性眩晕 中医辨证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眩晕评定分级在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在本院住院的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患者68例,随机分2组。实验组34例,给予手法复位,并且在复位前后根据眩晕评定分级进行针对护理,对照组34例,予手法复位前后常规护理,观察2组所需手法首次复位成功率及平均住院日。结果实验组患者中经过首次手法复位后症状消失的有31例,平均住院日为3日;对照组患者中一次手法复位症状消失的21例,平均住院日为7日。2组比较首次复位有效率及平均住院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眩晕评定分级对阵发性位置眩晕患者的护理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眩晕分级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BPPV)多发在40岁~60岁成人,其中三分之二的患者是由于耳石导致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1在治疗上,BPPV手法复位法和三维滚轮耳石复位系统在治疗BPPV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耳石 BPPV 三维滚轮耳石复位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麝香保心丸和心可舒改善心肌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4例心脏疾病患者平均分成研究组和观察组,给予研究组患者心可舒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麝香保心丸治疗。结果治疗周期结束后,两组患者的心肌血情况均得到了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者的血脂情况明显优于观察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心可舒治疗心脏疾病患者,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肌状况,还可有效控制患者血脂状况,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麝香保心丸 心可舒 心肌供血 心脏疾病
  • 简介:摘要鼻部血管位于浅层软组织和鼻软骨之间,分布广泛,为鼻部各部位提供营养,并具有对空气加温加湿的生理作用。近些年来美容整形手术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人都想通过手术来弥补鼻部缺陷,但鼻部解剖结构复杂,结构变异较大,并且手术还要保证鼻部功能维持正常,这便给临床手术带来了难题。为了更好地了解鼻部解剖结构,并为鼻部整形手术提供可靠的解剖学依据和相应建议。本文就近年来鼻血的应用解剖学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血供 解剖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成形术(Vertebral-basilararterystenosisstentangioplasty)对后循环障碍治疗的安全、有效及评价其治疗价值。方法对于诊断明确的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60名,随机分为血管内支架置入成形术治疗组及内科药物治疗组,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结果支架置入成形术是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内科治疗可发生TIA、后循环梗死等并发症。结论椎-基底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成形术安全可靠,可明显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能给后循环障碍患者带来更好远期预后,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 标签: 后循环供血障碍 椎-基底动脉支架置入成形术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目的:评价旋提手法配合中药治疗颈眩晕的疗效及安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共纳入颈眩晕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旋提手法加口服中药,对照组采用牵引疗法加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将2组患者治疗前后即初诊首日和治疗后第14天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ousScale,VAS)评分、SF-36评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彩色多普勒检测的椎动脉相关数据等进行比较。治疗前后所做血常规、肝肾功能检验结果作为安全观测统计资料。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85.37%,而对照组为65.8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组在改善眩晕程度、颈肩痛、LVA及BA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而2组在SF-36评分这一项上,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本研究中82名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旋提手法配合中药治疗颈眩晕是安全、有效的,能够有效改善眩晕程度、颈肩痛及椎动脉状况。

  • 标签: 颈性眩晕 眩晕 旋提手法 中药 牵引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宝鸡地区缺血性猝中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症(HHcy)之间的相关。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宝鸡市三家三甲医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50例为缺血性脑卒中组(病例组)和在同期三所相同医院体检中心查体的自然人群350例为对照组。通过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比较两组病例HHcy暴露率,研究HHcy与缺血性猝中发病关系。结果病例组HHcy暴露率为59.7%)明显高于对照组(24.9%),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宝鸡地区缺血性猝中与HHcy有相关

  • 标签: 脑猝中 缺血性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灸对颈头痛眩晕的效果,并根据效果进行改善。方法选取一定的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试验中,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从而获得良好的实验结果。结果在实验中,可以观察到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头颈部的针灸牵引并推拿治疗,较单纯推拿治疗在改善颈头痛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方面疗效更好。

  • 标签: 针灸 颈性头痛眩晕 观察效果及辅助措施
  • 简介:眩晕与平衡障碍是老年人(〉60岁)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是指由于前庭、视觉及本体感觉系统三者功能障碍引起的自我重力方向感觉异常[1]。据美国人口调查报道,72岁以上老年人眩晕患病率约为24%[2],眩晕的患病率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报道称85岁以上的老年人眩晕患病率将超过50%[3]。75~80岁老年眩晕中男性占1/3,女性为2/3[4]。由于眩晕发作期老年人面临较高的致死性跌倒风险,且跌倒也是老年人急诊和死亡的首要因素,因此老年眩晕与平衡障碍问题愈发受到社会的关注。

  • 标签: 老年性眩晕 平衡障碍 诊疗 老年人 患病率 感觉异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运用手法复位治疗良性位置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3年1月-2014年6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80例良性位置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止晕、镇静等对症疗法,观察组患者运用手法复位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78%。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更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手法复位治疗良性位置眩晕,不但操作简便,而且安全高,费用低,临床疗效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法复位 眩晕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