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2 个结果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女,70岁。主因无症状外阴红斑2个月,于2015年6月9日就诊。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右侧大阴唇上方出现红斑,直径约2cm,无自觉不适。半个月前就诊于我科门诊,按湿疹给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外用10余天,皮损无好转。

  • 标签: Paget's病 乳房外 女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斑马导丝引导下应用S形尿道扩张器治疗后尿道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在斑马导丝引导下应用S形尿道扩张器+药物灌注治疗后尿道狭窄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排尿通畅,无并发症出现。5例因狭窄段较长置入斑马导丝后置入扩张器阻力过大无法通过改为择期腔内手术。结论在斑马导丝引导下应用S形尿道扩张器+尿道药物灌注治疗后尿道狭窄的方法具有损伤小、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适用于狭窄段较短(<1cm)的尿道狭窄的治疗。

  • 标签: 斑马导丝 S形扩张器 尿道狭窄
  • 简介:文章通过分析医院建筑工程施工现状,阐述了6S管理法在医院基建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即从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6个方面改善施工环境,并使工程质量与安全得到有效的管理控制。

  • 标签: 6S管理 基建工程 工程管理 医院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N端脑钠肽(NT-ProBNP)诊断伴肾功能不全心衰的准确性。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6年3月进行治疗的90例肾功能不全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肌酐清除率(eGFR)值将其分成三组,各组30例,研究Ⅰ组为eGFR值为60~90ml/min,研究Ⅱ组为eGFR值为30~60ml/min,研究Ⅲ组为eGFR值为小于30ml/min,选择同期30例无心力衰竭、肾功能正常的志愿者为对照组,分别对各组进行检测NT-ProBNP水平,通过ROC曲线下面积,评价不同程度的肾功能不全患者在通过NT-ProBNP诊断心力衰竭的准确性。结果研究Ⅰ组患者ROC曲线下面积为0.882,研究Ⅱ组患者ROC曲线下面积为0.841,研究Ⅲ组患者ROC曲线下面积为0.802,组间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端脑钠肽诊断伴肾功能不全心衰具有准确性,通过eGFR值分组可以提高准确性。

  • 标签: N端脑钠肽 肾功能不全 心衰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降低N1级护士静脉采血失败率。方法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找出N1级护士静脉采血失败率高的原因,利用品管工具,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N1级护士静脉采血失败率由品管圈活动前的41.7%降至20.9%。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采取有效措施,能够显著降低N1级护士静脉采血的失败率。

  • 标签: QCC 降低 N1级护士 静脉采血 失败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高风险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稳定期高风险COPD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前者行舒利迭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后者在前者基础上加服NAC,比较2组治疗1年后的肺功能、CCQ问卷结果、急诊或住院次数等指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肺功能、CCQ量表评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提示NAC疗效较为理想(P<0.05);经随访1年发现,研究组肺功能、CCQ量表评分恶化情况并不明显(P>0.05),对照组肺功能、CCQ量表评分较治疗结束后显著改变(P<0.05)。结论NAC联合噻托溴铵等药物治疗稳定期高风险COPD,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肺功能,改善其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减少住院及急诊次数,效果显著。

  • 标签: N-乙酰半胱氨酸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肺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患者在安全管理中采用6S管理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安全管理工作中采用6S管理模式,评估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实施6S管理后,护理人员、机械设备、护理方法、治疗环境、医疗物品各项安全管理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U患者在安全管理期间采用6S管理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消除安全隐患、改善管理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ICU 安全管理 6S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患者检测前s1抗原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2月~2015年7月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277例,收集所有患者的血清,检测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前s1抗原,观察前s1抗原阳性与HBeAg和抗HBe之间的关系。结果经检测结果可知,277例乙型肝炎患者中,HBeAg阳性64例,阳性率为23.1%,HBeAg阴性213例,阴性率为76.9%;抗-HBe阳性156例,阳性率为56.3%,抗-HBe阴性121例,阴性率为43.7%。HBeAg阳性患者前s1抗炎阳性率高于HBeAg阴性患者;抗-HBe阳性患者前s1抗炎阳性率低于抗-HBe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诊断中,可将前s1抗原检测结果作为判断机体状况的有效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乙型肝炎 前s1抗原 乙肝病毒e抗体 乙肝病毒e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为规范护理管理模式,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将“5S”管理运用于ICU病房管理中,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来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方法对我院ICU实施5S管理,制定明确要求及措施,要求人人按规定行事,养成良好的习惯。结果ICU病房管理应用5S管理模式后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效率,保障了医疗安全,同时提高了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结论通过科学的管理,创新的护理服务理念,“5S”管理理论的持久应用,可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

  • 标签: 5S管理 ICU护理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检测在不同程度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到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不同程度的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脓毒症组(40例)和一般感染组(40例),另选取4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对其N端前体脑钠肽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观察各组的水平差异。结果脓毒症组患者NT-proBNP明显高于一般感染组及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一般感染组和对照组NT-pro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休克组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非严重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休克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端前体脑钠肽水平能够准确预测脓毒症的发生情况和反映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为临床预后提供诊断的价值。

  • 标签: N端前体脑钠肽 脓毒症 检测 预后
  • 简介:背景:除了日常血压和心率波动外,N末端B型钠尿肽也是预测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将日常血压和心率波动计算为个体血压和心率变异标准差,并在本横断面研究中提出假说“个体血压和心率变异标准差和体内升高的N末端B型钠尿肽相关”。方法:本研究从普通日本人群中纳入了664例没有心脏病史的参与者(平均年龄61.9岁,女性为70.5%)。

  • 标签: B型钠尿肽 心率改变 N末端 血压 普通人群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在甲型H1N1流感确诊患者当中,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早期干预治疗,以期能够缩短患者症状持续时间,减轻症状严重程度,降低危重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选择确诊甲流感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共计75人,随机分入A、B两组,A组应用标准西医治疗方法,B组于疾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早期即加用中医药干预治疗。结果B组相对A组患者,临床症状,肝肾功能受损程度,胸部CT示肺炎发生率及严重程度B组均低于A组,住院时间B组少于A组。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早期干预治疗,能够缩短患者症状持续时间,减轻症状严重程度,降低危重症及并发症发生率。对于有效防治甲型H1N1流感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甲型H1N1流感 早期干预 中西医结合
  • 简介:目的观察黄连降脂合剂对AS大鼠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调控的影响,并探讨黄连降脂合剂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大剂量维生素D3腹腔注射复制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连降脂合剂组、氟伐他汀组。12周以后酶法检测血脂,HE染色观察腹主动脉病理变化情况,采用去蛋白法检测H2S含量。结果正常组几乎无表达,中药组和氟伐他汀组组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中药组与氟伐他汀组比较,H2S水平升高明显(P〈0.05)。结论黄连降脂合剂可能通过上调H2S的水平,从而防治AS形成。

  • 标签: 黄连降脂合剂 动脉粥样硬化 硫化氢 气体信号分子
  • 简介:目的测试新型L5/S1前路钢板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8具人尸腰骶椎为标本,分完整脊柱节段、单纯椎间植骨和椎间植骨加前路钢板内固定器3组,应用电子万能实验机分别进行生物力学测试;计算机收集数据,分析各方向的位移变化及角度变化。结果椎间植骨加前路钢板内固定器组的脊柱试件,压缩刚度(864.225±5.236)N/mm、弯曲刚度(94.825±2.025)N/mm、扭转刚度8.3N·mm/deg,均显著高于完整组和单纯椎间植骨组的试件,有统计学处理差异(P〈0.01)。结论L_5/S_1前路钢板内固定系统用于腰骶椎椎间融合术,能增强手术后的即刻稳定性,满足国人腰骶椎的生物力学要求。

  • 标签: 腰骶椎 前入路手术 L5/S1前路钢板 生物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