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30例经病理证实的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多排螺旋CT表现特点,提高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搜集30例经病理证实的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多排螺旋CT检查及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加深对支气管肺泡癌认识,为临床治疗提供有重要价值的信息。

  • 标签: 细支气管肺泡癌 CT表现 病理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成人肠套叠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成人肠套叠,并对其CT平扫及7例增强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中均可见套叠头体部呈现分层鞘状软组织影,其中8例见“靶征”,2例见“腊肠征”,2例见“肾形”,1例见不规则肿块改变;7例增强扫描时可见肠壁的各种形态改变,诸如有无缺血水肿、坏死,并判定血管并发症的严重程度等征象。结论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成人肠套叠的定性及定位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肠套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增强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经CTA明确诊断的肺动脉栓塞(PE)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23例肺栓塞的患者,共累及动脉97支;其中累及肺动脉主干3支,左右分支8支,叶动脉29支,段动脉45支,累及亚段及以下肺动脉12支。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能清楚显示肺动脉栓塞程度、栓子的大小及分布,对于亚段及以下分支亦可部分显示,可完全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

  • 标签: 肺动脉栓塞 血管造影 64排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胃原发淋巴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来22例胃原发性淋巴瘤的CT图像信息,由两位主治以上医师进行诊断,其结果与胃镜下活检及术后病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1例CT术前诊断为淋巴瘤,1例CT术前误诊为胃癌;螺旋CT在胃原发淋巴瘤中诊断正确率约95.5%;22例胃原发淋巴瘤病理结果如下,其中12例为弥漫性B细胞性,5例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2例为T细胞性淋巴瘤,3例为滤泡性淋巴瘤。结论螺旋CT可准确诊断胃原发性淋巴瘤。

  • 标签: 螺旋CT 胃原发淋巴瘤 胃肿瘤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诊断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赞皇县医院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为阑尾周围脓肿的104例患者临床影像和超声诊断资料,比较术前B超(对照组)和多排螺旋CT(试验组)检查对阑尾周围脓肿诊断率和病因学诊断率。结果阑尾周围脓肿的B超、多排螺旋CT检查诊断率分别为91.7%、9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超、多排螺旋CT检查病因学诊断率分别为69.4%、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CT检查是诊断阑尾周围脓肿的重要方法,但在病因诊断方面CT明显优于B超,在老人、小儿等特殊病例诊断中CT具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阑尾周围脓肿 多排螺旋CT 超声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对气管性支气管的诊断及应用价值,认识先天性气管性支气管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5例气管性支气管(TB)患者的MSCT薄层图像及多平面重组(MPR)、最小密度投影(MinIP)、容积再现(VR)及支气管虚拟内镜(VB)等多种后处理图像。结果5例气管性支气管均为右肺上叶尖段支气管发生在气管及右主支气管的右侧壁或右后壁,经多种后处理,均能清晰地显示气管性支气管的起源部位,有无狭窄及其他合并症情况。结论MSCT无创、操作简单,可作为气管性支气管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先天畸形 气管性支气管 支气管镜检查 X线计算机 三维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小儿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3例1-12岁儿童阑尾炎CT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3例资料中,17例诊断为单纯性急性阑尾炎,21例化脓性阑尾炎伴阑尾周围炎,8例穿孔性阑尾炎,5例阑尾脓肿,2例阑尾阴性。结论多层螺旋CT在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特别适用一些急重的小儿急腹症的患者,可以作为怀疑急性阑尾炎而临床表现不典型的小儿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小儿 阑尾炎 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对腰椎滑脱并椎弓崩裂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诊断的55例腰椎滑脱并椎弓崩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多层螺旋CT在腰椎滑脱并椎弓崩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腰椎滑脱并椎弓崩裂患者中,椎弓崩裂主要位于椎弓根下部稍微偏后的地方,且呈现不规则走行状态。裂隙主要表现为边缘不齐、宽窄不等、低密度,周围可见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硬化。椎管前后径比之原先明显变长,横径明显变小。整个椎孔呈现出“三叶草”的形状。结论螺旋CT对腰椎滑脱并椎弓崩裂具有极高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可为有效治疗腰椎滑脱并椎弓崩裂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选择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8月期间确诊的椎动脉变异的患者148例,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观察椎动脉的变异情况,了解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椎动脉及其变异的诊断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椎动脉变异的临床诊断的意义,为临床确诊椎动脉变异提供有效方法。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术 椎动脉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应用于胃肠道穿孔患者的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65例经手术确诊为胃肠道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术前行X线检查的表现作为对照组,术前CT表现作为研究组,分析两组检查结果与诊断价值。结果CT扫描检查患者腹部游离气体检出率为98.46%(54/55)明显高于X线检查结果73.84%(48/5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T检查可直接显示游离气体主要分布情况。结论多层螺旋CT应用于胃肠道穿孔患者的表现及诊断价值较高,可作为临床初步诊断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胃肠道穿孔 螺旋CT X线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回盲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9例MSCT诊断回盲部肿瘤及非肿瘤性病变患者的CT、手术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例回盲部病变中,肿瘤性病变20例,其中恶性肿瘤16例,CT表现为回盲部不规则软组织肿块或囊实性肿块,肠管壁不均匀增厚,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肠周脂肪间隙模糊并多发淋巴结;良性肿瘤4例,CT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囊性或囊实性肿块,增强扫描无强化或轻度强化。感染性病变28例,CT表现为肠管壁水肿、增厚,管腔不同程度狭窄,部分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并见小淋巴结。1例为回肠末端异物合并肠套叠。结论多排螺旋CT对回盲部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螺旋CT 回盲部 影像学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Muti-slicespiralCTurgraphy,MSCTU)对医源性输尿管损伤(Iatrogenicureteralinjury)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例因妇科手术或输尿管手术损伤输尿管的患者进行MSCTU检查分析。结果右输尿管下段损伤5例,左输尿管下段及上段损伤分别为3例和1例,9例均可见损伤处对比剂溢出伴损伤侧输尿管扩张和肾积水,其中2例伴有左侧双肾盂双输尿管重复畸形。据输尿管探查、手术治疗所见,9例输尿管损伤患者中穿孔8例,离断1例,MSCTU检查对9例输尿管损伤患者的定位及定性准确率均为100%。结论MSCTU检查可以清楚显示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部位、范围且能评价肾积水程度,能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医源性输尿管损伤 多层螺旋CT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在颌面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螺旋CT扫描32例颌面部骨折的患者后进行三维重建。结果经螺旋CT扫描和MPR,MIP,VRT,SSD三维重建能够清楚的显示颌面部骨折的立体解剖图像和其周围结构的关系,它与二维CT影像和X线照相相比,可以更为清晰明了的显示骨折的类型、范围、位置、移位等,具有明显的优势。结论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能较清晰的显示颌面部空间结构,对复杂性颌面骨骨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颌面部 骨折 螺旋CT 三维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急性胰腺炎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64例患者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50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14例,合并感染6例;CT征象出现率高低依次为胰腺体积增大,胰周筋膜水肿增厚、胰周积液、胰腺坏死。结论16层螺旋CT检查能协助临床明确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评价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螺旋CT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的CT表现,全部病例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在工作站采用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reconstruction,MPR)技术,行横断、冠面、矢状面重建。结果单发子宫肌瘤28例,多发子宫肌瘤2例,30例患者共发现病灶45个,其中发生于浆膜下8个,肌壁间33个,黏膜下2个,阔韧带2个。CT表现为实质性肿块30个,囊实性肿块15个,增强扫描肌瘤均匀强化,强化程度低于子宫30个,不均匀性强化15个。结论多排螺旋CT扫描结合多平面重建技术对子宫肌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子宫 子宫肌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分析继发性胆脂瘤的多排螺旋CT的表现,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58例患耳CT诊断或高度怀疑继发性胆脂瘤,所有病例采用轴位颞骨螺旋扫描,进行轴位、冠状位重建,必要时加脑窗重建。结果鼓室、乳突内软组织影(58患耳,100%),骨质破坏(58患耳,100%),自然根治腔(4患耳,7%),骨质硬化(48患耳,83%),Prussak间隙增宽(13患耳,22%)。结论多排螺旋CT扫描可以清晰显示耳部内部结构,在继发性胆脂瘤方面能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指导治疗方案及术后复查。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胆脂瘤 中耳 Prussak间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水对比造影在胃癌螺旋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46例经手术治疗和病理分析已确诊的胃癌患者,再使用水对比剂行螺旋CT检查,分析总结所获得图像的结果。结果本组全部46例胃癌患者中,经CT检查确诊为早期胃癌的患者有1例,确诊为进展期胃癌的患者有45例。结论螺旋CT水对比造影用于胃癌诊断优势明显,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进展期胃癌的大体分型较敏感、准确度较高。能够清晰、准确、立体、全面观察胃癌的腔内形态、邻近组织的侵犯及周围淋巴结的转移情况,为患者手术治疗和制定具体手术方案有重要参考意义,值得临床加深研究和推广应用。

  • 标签: 螺旋CT 水对比造影 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16排螺旋CT在早期中心型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008年6月到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和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病理证实的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使用16排螺旋CT作早期诊断,将可疑的11例患者作增强扫描,获得的结果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可见支气管管腔内肿块19例;支气管管壁增厚、管壁狭窄和闭塞可见8例;管壁外肿块可见3例。其中发生于右肺上叶9例,中叶5例,下叶4例,左肺上叶8例,下叶4例。增强后密度比平扫时增加15-20Hu,部分呈现为內缘不规则的环状强化。结论采用16排螺旋CT对早期中心型肺癌进行诊断准确率高且无创,简便易行,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并且能为早期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建议在基层医院进行推广。

  • 标签: 16排螺旋CT 早期中心型肺癌 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70例肝血管介入患者的多排螺旋CT图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图像对比,了解多排螺旋CT对肝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0例肝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的多排螺旋CT图像与DSA造影图像对比,分析其血管解剖分型情况,病灶数量及强化程度符合性,由两名影像学主治医师进行评价,再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脏CT与DSA血管解剖及变异显示符合率为99%,病灶符合率为94%,经卡方(P=0.05)分析,两组数据无明显差异,两种检查高度相符。结论多排螺旋CT检查能清晰显示肝脏血管解剖及变异情况,并且能清晰显示病灶、癌栓情况,与DSA检查对比高度相符,因此对肝脏血管介入治疗有积极指导意义,能指导介入治疗,肝血管介入前应行多排螺旋CT检查进行评估。

  • 标签: 多排螺旋CT 肝脏血管介入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