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延续护理是在围出院期开展的促进健康照护连续性和协调性的一系列活动。本文将PDCA循环应用于出院患者延续护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延续护理 PDCA循环
  • 简介:摘要烟雾病(MoyamoyadiseaseMMD)又称脑底异常血管网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颅底动脉进行性狭窄、闭塞及颅底出现异常血管网为特点的慢性脑血管疾病。随烟雾病患者越来越多的被发现,烟雾病合并后循环病变这一现象也变得不那么罕见,本文对烟雾病合并后循环病变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 标签: 脑底异常血管网 后循环 狭窄 动脉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这一时间段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32例纳入本次研究,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并将同期接收的另外31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设为研究组,实施中医辨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复发率相比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中实施中医辨证护理,能够在提升预后效果的同时,避免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观察护理配合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心脏手术患者76例作为样本,将其随机分为配合组与对照组2个组别。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配合组加强围术期护理配合。结果配合组患者转机时间(82.65±12.12)min、主动脉阻断时间(47.99±4.78)min、治愈率94.87%、死亡率5.13%,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应加强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的护理配合,缩短转机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提高疾病治愈率,有效挽救患者生命。

  • 标签: 体外循环 心脏手术 转机时间 主动脉阻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PDCA循环在病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2016年我科实习同学采用PDCA循环进行教学管理。结论经过一年的PDCA循环管理,通过对学生、教师的考核,我科的实习同学的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 标签: PDCA循环 病理实践 教学
  • 简介:对烧伤浸浴缸配套使用的担架进行改进,在担架体的左侧分别设有1个可翻转的背靠架和1个与该背靠架配合支撑设计的支撑架,该背靠架与支撑架通过一插销装置固定连接,使背靠架可以实现180°地翻转并且固定牢固,达到针对患者烧伤情况摆放体位的目的。并且可将担架的背靠架翻转叠合,缩短该担架的长度和高度,减少了担架的所占空间,在浸泡消毒时减少了消毒液的使用量。此担架的翻转叠合结构简单,易操作,实用性强,并且节约医疗耗费,适用于烧伤浸浴缸配套使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烧伤浸浴缸 配套使用 改进型担架床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及坠等不安全事件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6月-12月期间,开展品管圈活动,成立品管圈小组,以此对住院的老年患者其跌倒坠发生概率进行分析,评定跌倒以及坠等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对开展前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2016年6月-12月期间,其患者跌倒及坠发生概率显著低于2016年1月-5月期间的发生概率。结论在对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及坠不安全的预防中,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其中,不仅仅能够降低其不安全事件发生概率,同时能够对患者安全进行保证,这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老年住院患者 跌倒坠床 降低几率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护理过程中的新生儿旁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的160例产妇,将她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利用新生儿旁护理的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新生儿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及其家属对新生儿的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在抚触、脐部护理、臀部护理、沐浴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免疫计划、辅食添加剂、早期教育、保暖方法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旁护理既能提高新生儿的护理质量,还帮助产妇早日康复,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 标签: 产科护理 新生儿床旁护理 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婴旁护理模式关键流程在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12日~2017年12月7日期间于我院产科分娩的92例产妇分为两组,接受常规护理的46例产妇为对照组;接受母婴旁护理模式的46例产妇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对母婴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掌握母婴理论、新生儿沐浴、新生儿抚触以及脐部护理知识的产妇分别为44例(95.6%)、43例(93.5%)、45例(97.8%)、46例(100%);对照组中掌握母婴理论、新生儿沐浴、新生儿抚触以及脐部护理知识的产妇分别为37例(80.4%)、31例(67.4%)、29例(63.0%)、39例(84.8%)(P<0.05)。观察组有36例产妇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10例基本满意,护理满意度100%;对照组有15例产妇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24例基本满意、7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84.8%(P<0.05)。结论母婴旁护理模式是产后护理中的关键流程,有助于帮助产妇掌握新生儿护理知识,深受广大产妇的认可,值得推广。

  • 标签: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 产后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是指机体的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1]。压疮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加重病情,而且延长住院日,增加医疗费用和护理难度,严重时可因激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2。美国学者Miehan统计过褥疮的流行率在148家急诊护理机构中达9.2,其发生率在专科医院和福利性医院达到23%~27.5%,在综合性医院达22~35%3-4。因此压疮预防和护理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重点,而在临床实践中,多项研究表明,使用气垫并配合合理翻身在高危压疮患者的压疮防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5-9},然而,在临床实际使用气垫过程中也发现不少困惑,如影响了患者卧床的舒适度;充气程度选择对预防压疮的影响;容易被汗渍、大小便等污染,有疾病传播隐患;护理人员铺床效果不理想等14。研究表明,气垫的不当使用会影响预防压疮的效果7-9,15。现就如何正确有效使用气垫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和压疮预防提供借鉴与参考。

  • 标签: 气垫床 压疮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婴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分娩的120对母婴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分别采用母婴旁护理和常规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母婴健康知识掌握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6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08,P=0.001);观察组新生儿护理技能操作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12,P=0.002)。结论母婴旁护理能显著提高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促进产妇的康复,促进产妇及家属对产后营养和新生儿喂养等相关知识的掌握。

  • 标签: 母婴 床旁护理 产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婴旁护理模式的应用对于提高产科护理效果的影响。选取我院产科2015年7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2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母婴旁护理模式的应用前后,将其分为观察组(母婴旁护理模式)63例和对照组(传统护理模式)61例,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获得了更为满意的护理体验,其护理满意率(93.7%)高于对照组(78.7%)。观察组产妇对于育婴知识和护理技巧的掌握程度相对更高,其优良率(96.8%)高于对照组(82.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基础护理、护理态度、护理技术、健康教育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产科护理质量,其对于促进产妇产后恢复和新生儿成长发育有着积极的影响。

  • 标签: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 产科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母婴旁护果理模式在初产妇中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初产妇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操作,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母婴旁护理,对比两组初产妇护理满意度及两组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初产妇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初产妇实施母婴旁护理是能够有效提高产妇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母婴床旁护理 初产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肾功能衰竭疾病患者在连续性旁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实施针对性安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以往在我院接受连续性旁血液净化治疗的肾功能衰竭疾病患者82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血液净化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安全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仅出现2例不良事件,少于对照组的8例;对连续性旁血液净化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2.7%,高于对照组的75.6%。结论对肾功能衰竭疾病患者在连续性旁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实施针对性安全护理干预,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

  • 标签: 肾功能衰竭 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 针对性安全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总结部分拔甲加部分甲清除术治疗趾(指)甲沟炎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部分拔甲并同时部分甲清除术对56例趾(指)甲沟炎患者施行治疗,随访3~6个月。结果总有效率为100%,其中治愈占96.43%,好转占3.57%。结论部分拔甲加甲清除术能有效治愈趾(指)甲沟炎,换药次数少,治疗时间短,费用少,能彻底消除病灶,不易复发,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甲沟炎 部分拔甲 部分甲床清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母婴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母婴旁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及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母婴旁护理模式应用到产科病房中,提升了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提升了产妇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 产科病房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方位护理干预实施在紧急旁临时心脏起搏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心脏起搏患者68例,依据奇偶数的原则,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34)和对照组(n=34)两组。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的患者为实验组,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护理后,对护理后的综合情况以及总护理满意率进行综合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护理后,总护理满意率分别为,实验组97.05%,对照组79.41%,同时实验组心脏起搏时间、负面心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时心脏起搏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后,有效改善了患者身体恢复情况。

  • 标签: 全方位护理干预 心脏起搏 临时心脏起搏